最頂級的交易員一定是外匯市場的交易員。比如,索羅斯於1992年狙擊英鎊、1997年的泰铢之戰等,每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都發生在外匯市場。外匯是貨幣與貨幣之間的交易,當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交易時,兼具貨幣和商品兩種屬性,需要交易員在金融領域具備非常專業的知識和能力。
外匯衍生品助力企業規避風險
隨著匯率市場的波動和規避風險的需要,未來我國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將會進一步增加。外匯衍生產品也將逐漸成為企業管理匯率風險的有效手段和便捷途徑。
在國内,金融機構、企業是外匯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參與者。比如外貿進出口企業會參與遠期的結售匯,人民幣升值越快,企業的損失會越大。企業可以通過外匯衍生產品,以當前的價格來鎖定6個月,或1年後交易的價格水平,從而規避風險。但目前的困難在於,人民幣匯率波動的複雜性增強了,企業不能單一地按照人民幣升值或貶值的套路來鎖定匯率。
個人外匯交易市場依然封閉
目前國内外匯市場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為交易平台的現貨交易市場,其交易成員僅限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少部分國企,目前個人無法直接參與交易;二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也僅限於以銀行為主要參與者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交易產品以遠期、期貨為主。
目前個人投資者合法的外匯交易渠道只有商業銀行,比如國有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和部分地方商業銀行,各大商業銀行的實盤買賣,只能進行現貨交易,由於沒有槓桿,交易量較小。
對未來個人外匯交易市場的猜想
從可參與的平台來看,在當前國内的政治體制和經濟制度下,未來外匯局很有可能將權限下放給有外匯交易資質的商業銀行,讓客戶通過商業銀行來交易。
此外,“哪些地區的個人投資者更適合參與外匯交易,對於外匯局是一個政策上的考驗,很可能會先行試點或設置門檻。畢竟不同地區的投資者的理念、水平均有不同,對外匯交易的接受程度也不同。”
對於之前呼聲較高的QDII2(合格境内個人投資者),至今尚未公佈具體的實施細則,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風險難以控制:一是對國家資本項目管理風險的控制,即資金流入流出的管理,存在一定難度;二是投資者能承受多大的投資風險?盡管國家不承擔投資者的風險,卻肩負教育、保護個人投資者的責任。
向成熟的市場取經
在完善國内外匯市場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向國外發達的外匯衍生產品市場借鑒經驗。2015年9月2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和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共同致力於離岸人民幣產品的發展與創新,並推動雙方產品的互聯互通。同年10月29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在德國建立合資公司。
中國的監管機構有意通過合資的方式來探讨如何更好地與國際市場接軌,並向CME或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學習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經驗、制度建立、平台搭建、交易規則等。但是中國不會完全照搬西方模式,中國會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中國外匯交易市場一定是建立在國有平台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像其他國家放權給任何一家私有企業。”
投資者須謹慎對待外匯交易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名震京城的“特別特”服裝城的大老闆李成儒,就因爆炒日元研判失誤導致爆倉,一夜間傾家蕩產,之後重新踏進演藝圈,從配角演員做起。他曾對媒體說:“外匯或者是投資生意,一定離不開政治,如果不懂得政治,你就不是一個好商人。”
李成儒炒匯失利的例子,恰好說明了外匯交易市場具有很大的風險,投資者所要考量的市場因素盤根錯節、極為複雜。未來,國内外匯交易市場對個人交易者開放了,投資者一定要好好學習,熟悉全球外匯市場的特性,不能盲目聽風就是雨。
結語
匯商提醒投資者一定要研究所要投資的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和監管政策,提前為自己的投資風險做好準備。國際金融市場比國内複雜得多,有一定投資實力和投資能力的人,可以進入到全球金融市場投資;反之,則應遠離這一市場。盡管金融市場是全球的,但法律是有地域性的。不同國家的法律不同,對投資者的約束和保護也是不一樣。“投資者不要以為在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的平台上投資,都能享受與中國一樣的投資監管和保護,對此,投資者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