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國内股票市場行情的低迷讓衆多的投資者轉向其他類型的投資方式,由於國内的投資渠道相對比較狹窄,期貨和外匯投資是國内投資者選擇比較多的金融投資方式。由於國内的期貨投資尚未與國際市場接軌,投資品種也相對比較少,仍處於規範發展階段;而是很多投資者選擇了與國際市場緊密聯系的外匯投資,外匯投資是除了股票和期貨投資外的另外一種重要的投資方式。
與股票交易相比,國内外匯交易是否更加規範?國内的匯民朋友是否在外匯市場更容易賺錢?國内的銀行是否為匯民提供了先進的交易系統和優質專業的服務呢?國内外匯交易的現狀又如何呢?筆者將在本文中作個初步的探讨。
國内外匯交易現狀
外匯市場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資本投機市場的歷史要比股票、黃金、期貨、利息市場短得多,然而,它卻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發展。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額已接近2萬億美元,其規模已遠遠超過股票、期貨等其他金融商品市場,已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單一金融市場和投機市場。但是國内銀行開辦外匯交易的時間並不長。從1993年中國銀行率先推出個人外匯買賣實盤交易以來,目前為止,除個別銀行外,全國各大商業銀行均開通了此項業務。隨著我國居民個人外匯存款的大幅增長,新交易方式的引進和投資環境的變化,個人外匯買賣業務迅速發展,目前已成為我國除股票以外最大的投資市場。個人外匯交易,又稱外匯寶,是指個人委托銀行,參照國際外匯市場實時匯率,把一種外幣買賣成另一種外幣的交易行為。由於投資者必須持有足額的要賣出外幣,才能進行交易,較國際上流行的外匯保證金交易缺少保證金交易的賣空機制和融資槓桿機制,因此也被成為實盤交易。國内的投資者,憑手中的外匯,到任何一家開通外匯買賣業務的銀行辦理開戶手續,存入資金,即可透過互聯網、電話或櫃台方式進行外匯買賣。交易金額方面銀行通常都會要求客戶存入一筆最低金額的外幣存款,才能開展外匯買賣,比如工商銀行是 50 美元或等值外幣,招商銀行是 100 美元或等值外幣,而民生銀行甚至不作要求,各不相同。交易幣種方面,大部分銀行提供常見的六大直盤貨幣對交易,即歐元/美元、英鎊/美元、澳元/美元、美元/日元、美元/瑞郎、美元/加元。此外,還會提供部分交叉盤的交易,比如歐元/日元、歐元/瑞郎、澳元/日元等等。在點差方面,大部分銀行對直盤規定的點差是 30 點,交叉盤的點差通常要大於直盤
炒匯其實也不輕松
匯市中流傳著這樣一個經典的故事。傳說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住著一個好吃懶做卻精於算計的農民,別人都“汗流浃背”種地維持生計,他卻另辟蹊徑,僅靠自己的10美元積蓄便能享受小康生活。早晨,他在美國的酒店花1美元買一杯啤酒和一盤牛排享用後,攜9美元到墨西哥,在銀行按1∶3的匯率將9美元換成27比索,然後拿出3比索,在當地飯店繼續喝一杯啤酒,吃一盤牛排為下午餐。晚上他攜剩餘的24比索回到美國,再按美國1:2.4的匯率,換成10美元。這樣一天下來,他等於白白享用了啤酒和牛排。實際上,這位農民就是依靠炒匯享用了“免費午餐”。國内的炒匯一族雖然現在不用像這位農民一樣奔波於兩個國家之間了,只要在銀行營業大廳或坐在家裡即可靜觀世界匯率的變幻,通過網絡或者利用電話的方式進行下單交易,就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炒外匯看起來簡單,但是真的買賣起來並不輕松。炒匯除要具有基本的金融知識,對全球外匯市場基本情況要有所了解,如外匯形成、參與者的動機、匯率報價形成等。要了解影響匯價變動的基本因素,比如基本經濟因素、政治和傳媒因素、各國央行的政策因素、心理及市場預測因素、突發事件因素等。這些基礎知識和市場分析就好比是一場比賽前的訓練和戰略部署,但是真正的比賽進行的時候則需要一個公平的競争環境,但是國内銀行所提供到的外匯交易買賣服務存在比較大的差異,而且總體服務水平並不能跟上外匯交易這一國際化投資方式的需求。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銀行的四大弱點影響炒匯,
1. 交易系統和交易技術相對落後
去年由於歐元等非美貨幣單邊上漲,國内進行實盤外匯交易的投資者普遍都賺錢,銀行外匯買賣業務也因此特別火暴,特別是在美國公佈重要經濟數據的時候,很多的投資者進場交易,在那個時候很多銀行的交易系統無法交易或者出現癱瘓,使得投資者錯失這些重要的關鍵時機。2000年5月至6月,夏某在某銀行北京分行西單支行,利用銀行電話交易系統的漏洞進行外匯買賣交易獲取暴利,共獲利47.79萬美元。但是銀行方面宣稱無效,從於引發糾紛。2004年8月,國内某知名銀行北京分行在某個交易日的晚上,美國非農數據出來後整個交易系統無法交易,造成幾百個客戶無法交易,打電話到服務中心也無人受理的情況。雖然現在不少銀行推出了網上交易業務,但是由於都是網頁式的交易,速度慢並且交易不穩定。甚至因為交易系統不穩定帶來的報價問題(滑點),本來應該賺的錢最後可能會變成虧損。還有下單指令國内銀行也不太健全,比如止損指令有的銀行規定是不能過夜,這和國際上普遍的規則不相適應。
2、點差居高不下
隨著各大銀行均開辦外匯交易業務,為了拓展更大的市場份額,各銀行打起了價格戰。外匯交易的主要成本是交易點差,國内在1993年剛開辦外匯實盤買賣業務時的點差為200到300點,投資者交易的成本很高。而此後點差不斷下降,到1997年最終降到40點水平。但是該水平與國際上普遍不超過10的點差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而是一些銀行對一些資金量上一定規模的客戶進行點差優惠,一些新開辦的外匯買賣業務的銀行為了吸引顧客也以降低點差的方式招攬客戶,結果一時間點差大戰硝煙四起,甚至要銀行公會來出面協調。
國内居民進行炒匯的傳統銀行是中國銀行,因為中行是我國最早開辦外匯買賣業務的銀行,並且是傳統的外匯結算銀行。但是最近幾年,國内新銳銀行的崛起,雖然在傳統業務上競争不過四大行,但是就外匯交易這一塊業務因為相對門檻比較低,並能提供差異化服務和靈活的交易方法,吸引很多國内的匯民。比如招商銀行率先推出的網上外匯交易業務和優惠的點差便吸引了許多的匯民。除了招商銀行外,民生銀行深圳分行最近推出的2000美金以上的客戶單邊優惠點差只要7-10個點,也就是說只要外匯行情波動20點以上就有賺錢的機會,而一般外匯行情一天的波動都有一百點左右,該銀行還提供到24小時的交易服務。
3、業務不重視 人員素質跟不上
雖然很多銀行都意識到了在傳統金融業務的市場份額正呈現下降趨勢時,外匯業務作為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各行競争的焦點。同時,本外幣一體化經營化的呼聲中,外匯業務也成為各家銀行參與市場競争的功能型產品而備受關註。但是在實際的外匯經營過程中,仍存在比較大的問題。由於沒有充分認識到外匯業務的有效發展是金融企業日益競争的需要,是完善服務功能的需要。客觀上存在著本幣業務任務重,壓力大。年度業績考核沒有將外匯業務列入統一考核指標中或所占的比重小。很多銀行從事外匯業務的一線員工對外匯知識比較欠缺,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使得不能滿足客戶的許多需求。甚至某銀行的一線咨詢人員連什麼是銀行點差都不清楚。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