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商品交易市場出現動蕩,黃金、石油等重要產品都出現大幅下跌,菲利普兄弟公司受到相當打擊,僅實現3.07億美元收入,而所羅門公司卻實現4.63億美元收入,所羅門公司的原班人馬開始要求更大的權利。於是在新公司的董事會上發生了古弗蘭與菲利普兄弟公司原主席譚德樂(Tendler)争奪權力的角逐,最終古弗蘭大獲全勝,譚德樂辭職,古弗蘭成為唯一首席執政官,公司名稱也由菲利普—所羅門重新更改為所羅門公司。經過此次資本運作,不論它的是是非非,所羅門公司實力得到很大的充實。
1985年所羅門公司稅前利潤達到7.6億美元(63億元人民幣),1987年所羅門公司資本金達到34億美元(281億元人民幣),擁有6000名雇員,在全球的主要金融中心都有分支機構。經過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所羅門兄弟公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成為華爾街的巨人,金融世界的帝國。
盛極必衰,似乎沒有誰能夠逃脫這個命運,所羅門公司在經歷著王者的輝煌的同時,一些負面的東西也開始暗流湧動。
自1980年代以來,所羅門公司規模開始快速擴大,但是所羅門公司為這種擴大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所羅門公司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重視債券交易,所羅門企業文化中也向來有喜愛挑戰風險的進取精神,但是隨著公司的輝煌和規模迅速膨脹,這種精神異化為一種過度個人英雄主義,或者所謂的“傑出人類”思想(elitism),所羅門公司的職員們對公司逐漸淡化了歸屬感,特別是所羅門公司每年大量新招募的MBA學生們。一個所羅門的内情者曾說:“沒有什麼能夠栓住這些新職員們,只有金錢以及世界上沒有其他什麼工作值得做的奇特信念。他們對所羅門公司沒有什麼深厚感情。”與“傑出人類”思想同時產生的是部門之間的“區域主義”(territorialism),所羅門公司的兩個核心部門—“阿博”部門和房地產證券部門—表現的最為明顯。“阿博”部門的職員認為他們對公司貢獻巨大卻受公司牽制,他們經常抱怨公司浪費資源、決策滞後、管理不佳,但是“阿博”部門的職員們由於其高層次、高技術的原因又往往是所羅門公司内部升遷最快的,這自然引起其他部門的不滿。房地產證券化部門與公司其它部門的隔閡則很深,特別是與公司另外的核心部門國債部與公司債部,結果是房地產證券化部門俨然成為一個所羅門的子公司,一切需要其它部門協作的工作都在本部門完成。房地產證券化部門的座右銘也變成“我們不是為所羅門工作,我們為房地產證券化部門工作”。
--------------------------------------------------------------------------------
[i]作為本文叙述的主體,所羅門兄弟公司已是一個歷史名詞。1997年所羅門公司與Travelers集團的SmithBarneyInc.合並,組成SalomonSmith-Barney公司,1998年Travelers集團與花旗銀行合並組成花旗集團,2003年,花旗集團將所羅門字頭從SalomonSmith-Barney中去掉。本文所指的所羅門兄弟公司與花旗集團下屬的SmithBarney公司沒有任何直接聯系。
[ii]1985年美國BusinessWeek雜志稱所羅門兄弟公司為KingofWallStreet,這一稱呼後來逐漸演變成JohnGutfreund的稱謂。
[iii]下圖為1953年至2001年美國1年期國債月平均收益率走勢圖,從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美國利率市場在70、80年代的劇烈波動。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