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倒不是諱言,文言文中“走”就是逃,反而是現代人忌諱這字眼,什麼轉移呀,撤退呀,總要粉飾一番。唉,也是人之常情,逃終究是狼狽的,什麼落荒而逃、東逃西竄,莫不如此。但兵法既然如此說,該逃的時候還是要逃的,否則哪來的死裡逃生、逃之夭夭、逃出生天、溜之大吉?
如此,又如何解釋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在劫難逃、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先不去管它。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b倚碧鴛”想來很多朋友都通讀過,金先生書中的絕頂神功確是匪夷所思,但主要是打人用的!因為所書所寫多為英雄豪傑,這是塑造人物形象所必須。但幸而先生未曾忘記除了“出手”的,還有“收受”的,為了保證書生氣的段譽和流氓氣的小寶能在江湖行走中保得性命,二人由此習得了另類武功,從中可引申出先生對“逃”字的見解。
最早被先生授之以“逃”的不是別人,竟是郭靖,這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不過,此一節中傳授的並非“逃”的功夫,而是“逃”的道理。
話說“江南七怪”[其實當時已只剩得“六怪”了]將各自技藝大致傳授給郭靖後,放手將他送上江湖路,因為必須的閱歷是“任何師父所不能傳授的”,只能親身經歷方能真正領悟。行前,師傅們照例進行了“告別演說”,如下:南希仁便和往常一般,逢到輪流說話,總是排在最後,當下說了四個字:“打不過,逃!”他深知郭靖生性倔強,甯死不屈,要是遇上高手,動手時一味蠻鬥狠拚,非送命不可,是以教了他這意味深長的四字訣。朱聰道:“武學無底,山外有山,人上有人。恁你多大的本事,也不能天下無敵。大丈夫能屈能伸,當真遇上了危難,須得忍一時之氣,這叫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卻不是膽小怕死。倘若對手人多,衆寡不敵,更不能徒逞血氣之勇。四師父這句話,你要記住了!”
小說後面還有交代,意指郭靖比較“憨”,内心裡有六個字倒是本能反映:“打不過,加把勁”!總算他是老實人,還常常記住師傅教誨,打不過多半還是要逃的,不過由於腦筋太直,“打”是必定要打的[否則怎麼知道“打不過”呢?],幸好總有陰差陽錯,保住了性命。
從這一段可知金先生的逃之訣:“打不過,逃!”
大理段公子所學是“淩波微步”,山洞中磕1000個響頭得來的,帛卷的最後一行寫道:“猝遇強敵,以此保身,更積内力,再取敵命。”
段公子是為了逃脫練武而離家出行,卻為了“神仙姊姊”苦練本領,可見金先生筆下的人物,無論“上流下流”,都有“愛美”之天性。此話不提,就說段公子練那女子的步法,差點就“中風”了,用書中的原話是“走火入魔”。因為這步法是上乘武功,而段譽毫無内力,於是弄得氣血翻騰,全身麻痹。待到後來吸飽了別人的内力後,走起路來當真是“飄飄欲仙”了,甚至可掠蕭峰之鋒芒,用蕭峰的話來說:“在十數裡内勝過他並不為難,一比到三四十裡,勝敗之數就難說得很,比到六十裡之外,自己非輸不可。”
這一段,金先生的逃之訣是:“猝遇強敵,以此保身,更積内力,再取敵命。”但這裡還點了點逃只是策略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更積内力,再取敵命”。
但若要說練出“逃”之法門登峰造極者,恐怕如金先生筆下之上乘武功,難分高下,但令到先生贊不絕口的,卻只有受寵的小寶一人可得。
話說獨臂尼九難收了韋小寶為徒,回京的路上授他以武功,也不必多說了,小寶不玩這個!九難無可奈何之下,給他“蓋棺定論”:“你我雖有師徒之名,但瞧你性子,實不是學武的材料。”不過九難倒也頗有師德,沒有棄之若履,反是苦思苦想之後,教了套小寶“學得會的本事”。大家註意,即使同為“逃”術,但還是多了一番解釋,以示“此人非彼人,此術非彼術”[和公子比],且看九難的說法:我鐵劍門中有一項“神行百變”功夫,是我恩師木桑道人所創,乃是天下輕功之首。這項輕功須以高深内功為根基,諒你也不能領會。你沒一門傍身之技,日後遇到危難,如何得了?我只好教你一些逃跑的法門。
不過小寶倒不在乎這個,立馬總結了一下:“腳底能抹油,打架不用愁。”並對此功夫大感興趣,終究學有所成,令九難也大出意外。金先生借九難之口“贊道”:“看來你天生是個逃之夭夭的胚子。”
由於韋小寶天生滑頭,有事沒事都溜得快,要被逼到用神行百變的絕路很少,總共就用了六次,真正稱得上兇險的,是和神龍教主死前的一場打鬥。這一節金先生再次加了個註腳:這“神行百變”是鐵劍門絕技,再加上木桑當年另創新變,實是精奇奧秘之至。韋小寶“神行”是決計說不上,那“百變”兩字和他天性相近,倒也學得了三四成。因此雖非武功高手,卻也算得是當世武林中數一數二逃命的“高腳”。
這一節金先生未再對“逃跑的法門”進行評述,但字裡行間還可看出些意思:首先,這是一門防身術;其次,要練到高深處,還得有内力和天賦;即使“擒拿格鬥”嫌苦嫌累不肯學,學點“防身術”也挺有用的。
或許先生書中還有其他述及“逃術”的妙論,也不再列舉了。僅此三例,已可參詳出不少東西。
第一,逃是為了保全實力。
這裡又要提“三覺”了。先知先覺的,如韋小寶,聞到了危險的味道就逃得遠遠的,
自然逃得從容,甚至有閑情扔只鞋到另一條道上,甚至可趕著牛馬拉著樹枝塵土飛揚,甚至可倒挂羊於戰鼓之上等等,這是逃之上乘功夫;後知後覺的是段公子了,此君多情如父,一生只識女人香,每每大難臨頭才有所醒悟[弟兄們還記得馬夫人那場戲嗎?],不過幸好是不亂方寸,還想得出應急之策,因此受的多是皮肉之苦,此為逃之中乘功夫;最後就是不知不覺了,以郭靖對師傅訓導的理解,是要打過了才有分教的,為什麼呢?“不打怎麼知道打不過呢?!”可是,打到“打不過”的時候,又怎麼能全身而退呢?所以常常遭受重創。若沒有個冰雪聰敏的黃蓉,死一萬次也不多。
雞蛋和石頭較量時有三種選擇:逃吧,哪怕是“滾”呢!將來變成小雞再來啄你!此其一;撞一下試試?撞不過再跑嘛!此其二;甯為玉碎,不為瓦全,拼了!
好在散戶在證券市場上沒什麼原則立場問題,不必上升到大是大非的高度,嘿嘿,所以“騎牆派”賺得最多。
當然,這對於英雄人物不適用,男兒膝下有黃金,所以項羽會站著死,所以韓信能跪著生。這裡要說高不高明,恐怕就玷污了英雄氣概,不作評述了。
但是,無論哪個年代,無論哪個國家,星星之火是受不了暴風驟雨的!要想燎原,就必須懂得生存。
第二,逃是為了東山再起。
逃是不得已,本身並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