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理論 約瑟夫·熊彼特

詳細說明:熊彼特,美籍奧地利人,西方現代著名經濟學家,資產階級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
  《經濟發展理論》一書是熊彼特早期成名作。在書中,他以“創新理論”解釋了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從而聞名於資產階級經濟學界,影響頗大。
  熊彼特的其他著作有《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從馬克思到凱恩斯的十大經濟學家》、《經濟分析史》等。  目錄
寫在《經典通讀》第二輯前面
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靈魂
——《經濟發展理論》導讀
第一章 由一定環境所制約的經濟生活的循環流轉
 第一節 經濟研究的範疇
 第二節 人類經濟行為最抽象的描述
 第三節 最基本的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和土地服務
 第四節 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價值決定
 第五節 時間因素及經濟體制的穩定性
 第六節 在交換經濟中研究人們的經濟行為
 第七節 交換經濟中貨幣價值及價格的決定
第二章 經濟發展的根本現象
 第一節 社會環境下的經濟發展
 第二節 創新、新組合與經濟發展
 第三節 信貸在經濟體系中的作用
 第四節 新組合的實現與企業家的職能
 第五節 在現有經濟體系中創新的困難
 第六節 企業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 信貸與資本信貸的性質及其作用
 第一節 購買與信貸
 第二節 信貸的本質
 第三節 信貸的作用
 第四節 資本的本質
 第五節 貨幣市場存在的價值
第四章 企業家利潤
 第一節 企業家利潤產生的一般形式
 第二節 企業家利潤產生的多種途徑
 第三節 在非交換經濟中利潤的產生
 第四節 非交換經濟中利潤的歸屬
第五章 資本的利息
 第一節 利息的本質
 第二節 利息的兩難困境
 第三節 利息與剩餘價值
 第四節 利息的分類與企業家利潤
 第五節 利息的貨幣形式
 第六節 購買力對利息的影響
 第七節 利息的形成與貨幣市場
 第八節 利息與貨幣供給
 第九節 利息與永久性收入
 小結
第六章 經濟週期的初步論述
 第一節 對經濟週期的基本看法
 第二節 經濟系統的發展過程
 第三節 論經濟週期對企業家產生的影響
 第四節 企業家對經濟繁榮的促進作用
 第五節 經濟蕭條產生的原因
 第六節 經濟蕭條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影響
 第七節 對經濟危機治療方式的探讨 
 書摘
第一章 由一定環境所制約的經濟生活的循環流轉
  第一節 經濟研究的範疇
  社會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由經濟、政治等諸多方面的事實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經濟學家們研究的經濟問題,只不過是運用抽象的方法,從繁雜的社會過程中找到其中的經濟事實而已。這種抽象是我們在心理上對現實的技術條件所進行的模擬。可以說,經濟學研究的每一個問題都不是純粹的經濟事實,它還包括其他方面,有時這些方面甚至更為重要。
社會事實是人類行為的結果,經濟事實則是經濟行為的結果。我們這樣定義經濟行為:它是以獲得物品為目的的行為。在這種意義上,經濟事實的領域也就被經濟行為的概念所限定了。在此領域中,每個人都必須有(至少有一部分)經濟方面的行為,要麼是一個“經濟主體”,要麼依附於一個“經濟主體”。其實,根據對經濟事實領域的限定,我們可以把社會中的人分為兩大類,一類人的主要活動是經濟行為或商業行為;而對另一類人來說,經濟行為並非他們活動的主要方面。此時,經濟生活就可以由第一類人組成的集團來代表——盡管其他社會成員也有經濟方面的行為。於是我們說,這個集團的活動構成了經濟生活。這裡需要再次強調,我們要研究的是那些目的在於通過交換或生產取得物品的經濟行為,以及由此限定的領域,而暫不涉及經濟動機和社會經濟力量等較為寬泛的領域。
  本書的目的在於說明經濟的發展。在提出論點以前,我們將在本章完成一些準備工作:提出一些原則,設計一些概念,同時提供一些便於掌握公理的方法。這些準備工作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我們的論點。在本章我將不使用“註釋”的方法,同時提醒大家註意,盡管本章所論述的的確是經濟理論的一部分,但並不需要讀者具備特殊的知識對其進行論證。另外,本章中我將盡量不使用專業術語,而是盡可能採用簡單的表達方式,因為我們的論證的確很少涉及理論上的結論。總之,本章將遵守這樣的原則:凡是在專業術語對論述沒有更好的幫助之時,都將使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法,盡管這樣可能會在準確性上做出犧牲。
  經濟學和其他科學一樣,都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對未知問題的解答。盡管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所不同,但是我們研究經濟事實的態度同樣是嚴謹的。經濟學家們同樣會把研究客體看做“未知的事物”加以研究,追根溯源,直到相對來說使它變成“已知的事物”。經濟學研究的範疇到底有多大呢?當我們找到’所研究的經濟事實的原因,並且論證這些起“原因”作用的現象是非經濟現象,那麼我們的問題就解決了,以後就讓其他學科來對這些非經濟現象進行研究。而此時我們已經到達了經濟學領域的邊界。例如,如果我能說,地租是由於土地質量不同所引起的.那麼我們就已經完成了在經濟學上對它的解釋。同樣,如果我能對某種價格運動追溯到商業的政府管制,那麼作為經濟學家的任務就完成了,因為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並不是以通過交換或生產獲得物品為直接目的,從而它並不屬於純粹經濟事實的範疇。經濟實踐有其自身的邏輯,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準確地表達這一邏輯。這時,為了簡便起見我們會設定一個孤立的社會,我們從中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而這種本質就是本書所要研究的。
  第二節 人類經濟行為最抽象的描述
  在此,我們首先假設這樣一個國家:在商業上組織得井井有條,其中,私人財產、分工和自由競争占據主導地位。然後,我們以這樣一個國家為基礎展開論述。在這個經濟體制中,會出現這樣一個經濟事實:農民種植的谷物被運送到遙遠的城市,以供面包師制作面包,但這個農民根本不知道他的谷物被運送到哪裡以及被誰消費。對於那些對經濟體系毫不了解的人來說,這一切猶如天方夜譚,尤其是當他進一步發現谷物通過一些人之手到達最終的消費者那裡,而這些人也不知道這個最終的消費者是誰時。但是,那些了解這個經濟體系的人能夠很容易地解答這些疑問,這一切都是緣於長期積累的經驗。對於農民來說,長期的經驗使他懂得應當考慮需求的大小和強度,並告訴他生產多少能使他的利益達到最大化。同時,他會盡可能維持這個數量,除非市場環境變化,這個數量才有可能改變。
  除了以上的例子,農民在其他的經濟活動中也會採用同樣的核算方法。在這個經濟體系中,他會像企業家那樣自覺地、完全地核算他的經濟活動,也會半自覺地在習慣的影響下進行核算。在智商、知識能夠達到的範圍内,根據長期的經驗,農民通常能夠確定他所需的生產資料的數量和價格,他也知道自己需要付出多少勞動(他可能是按照純粹的經濟學原理來估算自己的勞動價值,也可能是用不同於其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勞動),同時他還能夠選擇最適合的耕作方法。同理,與農民有交易關系的人也會根據長期積累的經驗來判斷市場和需求。由於我們假設的經濟體系不存在失效的情況,所以經濟週期的循環流轉會進行得比較迅速,並且在每個經濟時期都會發生相同的情況,因此我們所描述的各種交易都是精確的。我們也由此可以下個結論:個人的經濟活動由過去的經濟週期決定——這不僅僅因為經濟週期支配著個人的行為,還因為農民的生活或者依靠前一時期的物質產品,或者依靠用這種產品的收入去獲得的東西。到此為止,我們已經向讀者描繪了一個社會和經濟的關系網,每個人的經濟活動都被涵蓋在這張網中,沒有人能夠輕易擺脫,而這張網正是由長期的經驗結成的。在這張網裡每個經濟人都可以找到所需的生產資料和生產方法。此刻,最重要的是我們建立了這樣一個假設:在每一個經濟時期,每一個人都是靠前一時期生產的物品來生活。
  在我們描述的經濟體系中,農民的例子並非特例,這裡我們對其加以推廣。我們假定:每個人都能夠把自己生產的全部產品售出,而且當他消費自己的產品時,他也是顧客,這種個人消費也同樣由市場價格決定。這時,所有其他的經濟主體(例如商人、工人等)就和上述農民的情況一樣了——他們在同一時期既是買主又是賣主。我們先以商人為例,他們根據長期積累的經驗生產產品和尋找買主。此時,這些商人的產品在沒有幹擾的情況下(但由於存在著各種原因,很可能有幹擾)必將完全賣出,因為這些經驗的確是準確和有效的。對此,我們作進一步的說明:屠戶出售多少肉要由他的顧客——比如裁縫——將要購買多少肉並按什麼價格購買來決定。可是這又取決於裁縫的營業收入,而裁縫的收入又取決於他的顧客,比如制鞋匠的需要和購買力,而制鞋匠的購買力又取決於他所為之生產的人們的需要和購耍力;如此循環,直到最後我們遇到那些收入來自將自己的物品售與屠夫的人。在這張經濟之網裡,所有的數量上的相互依存關系我們可以隨處見到。
上述的稻谷、面包等都是被消費者習慣了的商品,而人們卻很難習慣於把自己看做是土地服務、勞動服務的消費者。但是,如果我們把自己看做是這些商品的消費者,那麼的確能使我們所描述的圖景更加全面,因為這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各種物品循環流轉的過程。顯然,在不同的經濟時期,每一類商品的每一單位並非經過同一條道路到達同一個消費者。但是,在此我們做出一個假設:不同經濟時期生產商品的目的在於到達同一個消費者。這必須以不改變任何實質性的東西為基礎。因此,在經濟體系的某一處。每一項需求都在等待一項供給,而且在這個體系中,必然存在著一種商品的補充品,而這一補充品恰好是人們手中的其他商品。人們根據由經驗確定的條件,用補充品來交換這種商品。這時根據所有商品都能找到市場的事實,我們說經濟生活的循環流轉結束了。
在這樣一個國家裡,所有的經濟主體都是根據來自經驗的數據和方式做出各種決定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們的經濟行為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人們賴以做出決定的數據並非完全不變。例如,外界環境的變化導致供求數據發生變化,從而人們也會立即改變行為來與之相適應。盡管如此,每個人還是更願意選擇自己已經習慣的經濟方法,除非來自外界的壓力過於強大。正因如此,經濟體系才不會隨意變化,任何時候都與以前存在的狀態相聯系。這可以被我們稱為“威澤爾的繼續性原則”。在此,如果我們描述一個完全沒有變化的制度,那麼這的確是一種抽象的過程,但是其目的只是為了闡述實際發生的事情的本質。
其實,通過另一種方法,同樣可以更清楚地證明上述結論。我們首先假設:在一個經濟週期終結之時,所有的經濟主體都把本期生產的產品堆放在一個倉庫裡,然後按照某種原則進行分配。那麼,是否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某些做出貢獻的人分配不到物品,或者分配不到想要的數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這裡,長期的經驗同樣起著作用。根據這些經驗,人們能夠清楚地知道為了獲得理想的物品,他們需要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貢獻(他們已經想到了每一份物品都包含一定量的勞動)。如果我們把整個社會看做一個倉庫,把社會總產品看做倉庫中的物品,那麼情況也是一樣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所有的數量關系都是根據經驗獲得的,那麼在經濟週期終結之時,所有的貢獻與所有的需求份額必然相互抵消。
以上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圖景還是過於複雜,為了更好地展現經濟體系運行的本質,我們做出以下簡化:假設在沒有任何關於交換的知識和經驗的情況下,同一民族的人在文化品位、技術知識以及消費品、生產物品的最初存量方面都是相同的。這時,他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辦法,才能達到最大可能的經濟福利目標。在此,我們只是為了突出經濟行為的基本原理,想要對經濟體制或組織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的運轉情況進行分析。
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動機可能很多,但它的意義總是在於滿足需求,因此,我們從需要這個事實得出的概念和命題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效用的概念,以及由它引出的邊際效用,或者說是“選擇系數”。進而我們提出了某些原理,即關於資源在被使用的各種範圍内的分配原理,物品間的補充性和競争性原理,我們還可以合乎邏輯地引申出交換比率、價格以及古老的源於經驗的“供求法則”,最後是我們達到價值體系及其均衡條件的初始思想。
在需求之後我們需要讨論一下生產。生產到底是什麼呢?約翰•雷從自然事實的領域將其解釋為:它是一個觀察自然過程的結果,並將其充分利用的問題。但是,這種解釋能夠運用於經濟學領域嗎?自然事實與經濟學到底有多少聯系呢?恐怕沒有人能夠一言以蔽之。因此,像收益遞減規律這樣的理論對於具體的經濟結果是否有意義,意義到底有多大都是難以判定的。說得更直接,人類福利的重要性和在經濟理論中的重要性之間並元聯系。
  探究完生產的物質和社會方面,我們就要進入更深的層次,即生產行為的具體目的。經濟人在生產時所追求的目的,對生產的方法和數量印下了清楚的烙印,也必然會在給定的生產資料和客觀需求的結構内決定著生產“什麼”和“為什麼”生產。在非交換經濟内,生產目的同樣決定著整個經濟過程。在這裡,人們都是為了直接消費而生產,而這種需要的性質和強度,在實際可能的限度内起著決定性作用。此時,給定的外部條件和個人的需要共同決定著經濟過程。而對於交換經濟來說,對一些細節加以修正,也可以得到上述結論。
我們可以看到,生產的“社會方面”使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經濟問題,這必須同生產的物質方面,即純粹技術問題區別開來。它們之間是相互對立的。例如,工程師建議採用一種新工藝,而商人則以這樣做不會獲利為由加以拒絕。工程師和商人都可能會這樣解釋: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他們都是根據恰當的知識做出該決定的,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每個人對恰當性的認識互有差異。商人所說的恰當性是商業利益,在他看來,生產過程的改變只有增加需要的滿足才是恰當的。因此,如果工程師提出的新工藝不能達到上述要求,那麼在商人看來只不過是資源的浪費而沒有任何經濟意義。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看到,當技術因素同經濟因素發生沖突時,技術因素總是屈服於經濟因素。但這並不能否定生產技術的獨立存在及其意義,以及工程師觀點的恰當性。在此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予以說明:假定一台蒸汽機的所有部件都符合經濟上的恰當性,因此,蒸汽機能夠被充分地利用。如果通過用更多的燃料,讓更多有經驗的人操作它,對它加以改善等方法,使它能夠更充分地被利用,但是假如這麼做沒有什麼好處的話,那麼這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需要考慮的是,在什麼條件下機器能做更多的工作,能多做多少,利用現有的知識可以怎樣改進它等等,這些還是很有意義的。因為一旦這些改進變得具有恰當性,便可以立刻付諸實施。經常把理想同實際進行比較,以便使被放棄的可能性選擇不是由於無知,而是由考慮成熟的經濟原理決定的,這樣做也是有好處的。總之,在一定時期使用的每一種生產方法,都要服從經濟上的恰當性。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存在一種誤解:生產創造財富,因此生產自然具有創造性。其實,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來看,生產都沒有在物質的意義上創造出什麼新東西。在物質方面和社會方面,生產所做的只是影響或控制事物及其過程。這種影響和控制力就是一種“力量”,它包含了不同的利用物品和處理物品的方法,包括各種位置上的、機械的、化學的和其他的過程中的變化。在經濟學意義上,所有這些力量的作用是相同的:改變生產資料和各種力量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到新的生產方法來改變人們所需要的現存狀態。可能有些新的方法在技術上也是完美的,但是在現實中大多數情況並非如此,許多時候技術的完美要讓位於經濟利益。
每一種生產方法都是各種力量和生產資料的特定組合,但是需要註意的是,我們所處的角度不同,這種組合也必然有差異。但是以技術完美為目的的組合與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組合必然不同,前者涉及現有的需要和手段,後者則涉及方法的基本思想。如果非要找出經濟上的最佳和技術上的完善背道而馳的原因,那只能是由於人們缺乏知識,以及懶惰造成的,或者是由於先進的技術不能適應給定的經濟條件。

[本地下載]

  • 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壓本站軟件。
  • 下載本站資源,如果服務器暫不能下載請過一段時間重試!如果這個軟件總是不能下載請聯系我們。
  •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業軟件是供學習研究之用,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購買正版;若用於交易,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