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2014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參會工作筆記

2014-06-18 14:38:42

2014年伯克希爾公司的年會,從全球各地趕到奧馬哈參會的人數再創新高,據估計接近四萬人,對於一個只有三四十萬人口的中部城市來說,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規模了。已經84歲高齡的巴菲特和90歲高齡的芒格,從上午8點半到下午3點半,一直精神抖擻、邏輯清晰、直指要害地回答來自全球投資者的提問,回答完提問之後還繼續參加股東大會的投票議程。看來,巴菲特這一輩子最出色的投資,是對自己的投資,能夠在84歲還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平和開放樂觀的心態、邏輯嚴密和反應敏捷的思考和應對,是需要長期的對自己的投資的,這既包括各種身體鍛煉,也包括在長期的投資和思考中所形成的投資價值觀和良好的心態,並且這種心態和價值觀的不斷完善也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
與多位從不同地方來參會的投資者讨論過對巴菲特投資理念核心的理解,這應當說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有已經連續七八年參會的投資者總結說,巴菲特投資理念的核心主要是三個:安全邊際、競争優勢和能力邊界;也有多次到辦公室拜訪巴菲特的投資者認為,在具體的管理公司的過程中,巴菲特最值得關註的特長是他化繁為簡的能力,伯克希爾公司投資的企業橫跨許多產業,有30多萬名員工,三四千億美元的市值,但是總部只有20名左右的員工,他把複雜的管理過程簡單化程序化,不僅降低了成本,也使得這些管理過程清晰可控。有多次見過巴菲特的投資者說,他奇怪地看到,投資了這麼多公司的一家公司,巴菲特每天似乎顯得並沒有那麼多繁雜的事情要做,無非就是在辦公室看看年報和相關的資料。
芒格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插話更少,要言不煩,與滔滔不絕的巴菲特形成良好的互補。他說,伯克希爾公司這種低成本的發展模式目前看來很少有公司在複制,估計主要是因為見效慢。對照包括中國在内的資產管理公司,往往商業模式趨同,大都紮堆在繁華而且成本高的中央商務區,員工動辄數百,成本居高不下,這樣更顯示出伯克希爾公司取得的成功是有原因的。
一 股東反對伯克希爾公司派發股息
在業績介紹階段,巴菲特介紹說,有股東建議,應當考慮每年支付給股東一定數量的股息,但是6.6億B股股東投票反對了這項提案。實際上從1967年以來,雖然伯克希爾公司的現金充沛,但是一直沒有分派過股息。巴菲特此前在股東大會上也多次介紹說,投資者與其拿回現金,不如將欠交給他繼續投資回報大,看來大多數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認同他的這個看法。
點評:是否派發股息,派發多少,在市場條件下,應當是股東說了算,而不是由外部的監管機構來確定。不同的上市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派息政策自然也有不同。在當前的市況下,伯克希爾的股東選擇的是不派息。
二 巴菲特為什麼對可口可樂公司為高管發新股棄權?
巴菲特認為,他投票棄權的可口可樂公司高管薪酬計劃太大了,而且計算也並不準確。雖然實際上是持反對意見,但是作為最大股東的伯克希爾公司最後還是投了棄權票,因為並不打算與可口可樂公司“發生戰争”。
點評:平衡高管與股東的利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觀察者評估一個董事是否盡責,常常容易片面強調投了多少次反對票,實際上在具體的公司治理活動中,無論是股東董事還是獨立董事,首先是董事,首先應當將整個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許多時候,事前的溝通更為重要,最好是使不合乎公司治理規範的提案不能提交到董事會讨論,真正等到需要在董事會上投票反對時,也說明前期的溝通成效可能並不高。
巴菲特在會議上也強調,董事如何在董事會上行事,有些象一個婚姻,一個人如果在董事會上一看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就大叫大喊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而是要學會如何恰當地行動。
巴菲特在介紹業績時也強調,伯克希爾公司在投資中的一個重要經驗時,迅速把公司在一個投資中獲得的經驗應用到另外一個投資中,例如公司在投資SEE糖果公司時發現了品牌在消費品公司中的巨大作用,這一理念直接促成了公司對可口可樂的投資。
三 伯克希爾公司以購買整個公司著稱,通常來說對其他公司收購之後往往有破壞性的整合,例如會使得部分雇員丢掉工作。你們買公司的時候如何保障員工的利益?
巴菲特強調,伯克希爾收購的公司的某些業務持續虧損,在整合過程中並不承諾不減員,但是會承諾不減業務;因為裁員有時候不可避免,但是伯克希爾公司可以承諾不出賣他們的業務。巴菲特說他們常常在收購之後依然保留一些業務,包括商學院教科書中認為要砍掉的那部分業務。巴菲特強調,要讓被收購的公司的管理者知道伯克希爾公司是可靠的,讓他們知道伯克希爾公司是言出必行的。雖然業務可能比較讓人失望,但伯克希爾公司依然可以承諾不出賣業務,比如伯克希爾有之前的案例是紡織廠,該廠收購後的管理者繼續留任,持續了四年。但是一個追求短期收益的私募基金可能完全不在乎這些東西,但是伯克希爾公司會想想那些幾代人都在公司工作的員工,他們並不一定願意把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只要表現好,伯克希爾公司就可以保留這些業務。
點評:並購不容易,並購之後的整合更不容易,整合而比較平穩並且還能夠改進股東價值就更不容易。巴菲特強調的平穩整合的看法,盡可能考慮了員工的利益和感情,這也許是因為巴菲特一直強調的是象經營企業一樣地去投資企業,因此更多的是從企業實體運行的角度去把握並購之後的整合,而不僅僅是關註短期的市場價格的波動。這與巴菲特一貫提倡的投資理念是一致的。
四 如何解釋過去5年伯克希爾公司的表現不及標普指數?
巴菲特指出,伯克希爾公司在大市非常強勁的時候表現會差一些,但在標普500指數表現不好的年份會相對更好、更穩健一些。芒格補充道,伯克希爾的回報計算是稅後的,而標普500指數不是。因此,戰勝該指數是一個很高難度的事情,在某些年份表現不及標普指數並不意味著投資失敗。
點評:即使是巴菲特和芒格這樣的投資大師,要持續戰勝市場也並不容易,這也印證了巴菲特所一直強調的能力邊界。具體到投資角度說,同一個風格的產品,不太現實的一點是指望投資在經濟繁榮和衰退期都能獲得較高的收益。在經濟繁榮時期獲得較高收益,同時在經濟衰退期避免慘重的損失,就可以算得上較為出色的投資。
五 巴菲特對於奧巴馬和美聯儲經濟政策的看法
巴菲特認為,美國經濟目前運行得不錯,正走在複蘇的正確道路上,而且公司的稅率也不是太高,奧巴馬的經濟政策目前看起來是沒有問題的。另一方面,美聯儲制定的零利率政策在振興經濟方面做的很好,目前並沒有所謂明顯的泡沫經濟的出現。巴菲特認為伯南克在應對危機方面是個英雄,他很聰明,對於政策處理得很妥當。巴菲特強調,要想在政治問題上說服對方是很難的一件事,“巴菲特不想說服您,您也不要說服巴菲特。”
點評:不少價值投資者對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持十分嚴厲的批評態度,巴菲特的肯定態度顯得獨樹一幟,如果深入研究這種差異,可能那些持批評意見的價值投資者更多關註的二級市場,量化寬松推動了二級市場的價格,使得這些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進行價值投資的難度加大,因此他們可能會對量化寬松持批評態度;而巴菲特通常強調的是從實體經濟、從企業經營的層面來考察投資,通過並購整個企業等來推動投資,因此更為關註量化寬松對緩解實體經濟壓力上發揮的積極作用。
巴菲特認為,如果象提問者說的讓他擔任美聯儲主席,他要做的與伯南克也差不多,從美聯儲的會議紀要看,在有許多争議和分歧時,伯南克堅定地行動,目前的問題是,目前這種量化寬松投資者以前幾乎都沒有見到過,未來這種狀況如何收場,目前還難以逆料。
形成對比的是,芒格對量化寬松持批評態度,芒格說,政客們沒有休止地大量印鈔票,總會達到極限的,不要忘記德國魏瑪共和國的惡性通脹是怎麼來的。
另外,與此前的態度一致的是,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會回避政治事務,在商言商,求同存異,只是聚焦在投資決策上。
六:巴菲特如何為股東釋放價值?是否會讓子公司IPO上市?
巴菲特認為,幾乎沒有其他任何一家公司像伯克希爾這樣如此多地探讨内在價值,他說他和芒格對公司的内在價值的估計相差預期不會超過5%;公司會繼續努力地為股東傳遞信息,告訴他們公司的業務和真正的價值在哪裡。對伯克希爾的股票來說,内在價值達到賬面價值的1.2倍意味著公司的價值被低估,如果這一比例超過1.2,公司將回購股票。公司的目標是讓内在價值不斷升高,而不是通過發行股票來稀釋價值,長期公司的内在價值一定會上升。
點評:對内在價值的定義是,一家企業在其未來剩餘的壽命中能夠產生的現金流量的折現值。對一個公司内在價值的估算是巴菲特價值投資哲學中的關鍵概念之一,一旦内在價值與股票價值存在較大差異,就可以通過買賣行為獲得投資收益。
七:巴菲特為何向太太囑咐信托基金要買短期政府債券,而不是購買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認為,對於巴菲特夫人而言,她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要使收益最大化,而是要在不用花太多精力的同時還能獲得穩定的收益,投資的安全性是她需要考慮的更重要的因素。因此,購買短期政府債券更適合她的投資目標。當然,至少在巴菲特死後的10多年裡,根據巴菲特的要求,巴菲特的5個信托基金的掌管人都不會選擇賣掉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權來套現。
點評:“安全邊際”也是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的關鍵概念之一,每個人的風險偏好都不一樣,因此適合每個人的投資方式也各不相同。如同通常所說,並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單一的投資方案,一個合適的投資,應當是適應不同的風險收益偏好、進而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獲得投資風險的。
八、巴菲特談公司高管薪酬的披露程度
巴菲特和芒格目前的薪酬一樣,都是象徵性地在公司領取一年10萬美元薪酬,他認為,其他高管付出的努力完全配得上他們的薪酬。伯克希爾公司會按照美國證交會(SEC)的要求來披露薪酬計劃,但是把薪酬計劃完全透明化其實對公司股東有害無益。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了他們週圍人的工資情況,他們會相互攀比,進而產生嫉妒情緒而影響工作。巴菲特強調,所羅門公司每個人的收入都很高,但是到後來他們都很不滿,因為他們看到了週圍有人拿到更高的工資。
點評: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有利於增強市場約束,但是並不是披露的信息都是越多越好;如果說信息披露也是公司治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話,那麼信息披露也應當有利於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而不是起到相反的作用。
九:巴菲特談公司留存現金的重要性。
巴菲特稱伯克希爾公司主要不靠銀行貸款,因為在真正需要現金的時候可能很難獲得銀行貸款,伯克希爾公司將永遠在手頭留出200億美元現金,公司必須靠自己。現金和信貸額度就像氧氣一樣極度珍貴,可能在99.9%的時間裡它都是充足的,但是往往在最需要它的時候,你卻發現已經沒有了。
點評:只有經歷過慘烈的市場洗禮的投資者,才會深刻理解“現金為王”的涵義,市場上最缺乏現金的時候往往也是投資最需要現金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哪家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哪家公司就可以把握良好的投資機會。巴菲特在回答關於為什麼能源公司始終保持較高現金時,也強調是為了潛在的收購的需要。
十:巴菲特談危機時期的投資機會
回溯歷史,巴菲特說有人時候可能會認為自己在金融危機期間“過早”花費了大量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閑置現金,同時更應該將投資重點放在股票上而不是投資企業。從現在所知來看,也有人認為巴菲特可能遠不如將所有資金保留到金融危機真正見底時。巴菲特認為,時機預測或許能顯著改善投資,關鍵的問題在於巴菲特認為自己從來不知道如何確定市場何時見底。巴菲特觀察說,往往在衰退期價值跌幅最慘的公司,往往反彈的力度也最大,投資能獲得更多回報。
點評:世界上的一些偉大的投資家的最為偉大的投資,往往是在經濟金融危機時期做出的。巴菲特強調自己不能擇時也不用擇時,雖然巴菲特在許多場合反複強調這一點,現在依然也值得再關註。巴菲特在會議上也強調,現金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不用它,它就沒有什麼價值。
十一:一個投資者如何知道事情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内,如何計算出自己的能力圈或者說界定自己的能力邊界?
巴菲特認為,每個人都有必要意識到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和知識,其邊界和範圍。人首先要認清現實,然後要認清自己。以巴菲特為例,巴菲特認為自己很清楚地知道零售業是超出自身分析能力的行業,例如巴菲特早期投資的巴爾的摩的HK百貨公司最終就以失敗而告終。你需要知道的是現在進行的是一個什麼樣的遊戲,自己該如何在遊戲中取勝。
點評: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邊界是巴菲特投資哲學的重要一點。投資者的經歷、知識、能力不同,能力圈範圍的大小也不一樣,但是重要的是確定自己的能力圈邊界在哪裡。
巴菲特在會議上強調,只要你持續不斷地學習,不斷滿足你自己對知識的好奇心,日積月累,必然會有所感悟。這也應當就是不斷拓展能力邊界的過程。
十二、巴菲特談理想的並購企業標準和投資標的的調研
對於公司未來的並購目標,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要買有好的生意並且足夠大的公司。他特別強調,公司的管理層非常重要。他介紹說,伯克希爾有自己的經濟性原則,公司管理者在出售他們的公司時知道能信任伯克希爾。巴菲特說他會盡力支持管理者自己去管理公司,伯克希爾並不自己去做,巴菲特說自己努力堅持這項原則已經幾十年。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很多在短期經營業績壓力推動下的私募基金並不關心公司的日常運營,而很多公司的管理者經營公司20至30年,很關心自己的公司,對公司有很深的感情,往往並不希望同別人共同經營。
點評:從巴菲特的介紹看,伯克希爾比較傾向的並購標準就是:好生意、好的公司治理和管理層。規模相對較大的公司。在收購企業之後,巴菲特能夠信任公司的原有管理者,並不會過多幹涉公司的運營管理。
巴菲特在會議上還強調,一旦巴菲特準備要進入某個特定的行業,他會拜訪這個行業的10位CEO,然後詢問他們兩個問題:1如果要你把全部財富都投資到這個行業中的一個企業,你準備投哪一個? 2 你認為這個行業中最差勁的競争者是哪一個?在這樣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巴菲特再決定是否繼續採取下一步的行動。
十三、為什麼不在美國以外進行更多收購?是否美國比其他市場更具吸引力?將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否可能收購非美國公司?
巴菲特認為,伯克希爾從來沒有因為某家公司在海外就放棄機會。伯克希爾公司只是運氣不太好,沒有關註到太多的美國以外企業。伯克希爾公司目前更多的重心還是在美國市場,因為幾乎美國所有想出售公司的創始人和家族都知道伯克希爾,而其中許多人傾向於賣給伯克希爾,而外國公司沒有如此近地接洽。或者說,巴菲特在美國市場上巨大的聲譽,為其進行並購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巴菲特對伯克希爾公司在美國之外的地方沒有如此好運氣感到有些失望,但伯克希爾公司將繼續致力於海外的機會。
點評:將業務控制在自己的能力邊界範圍内,控制在自己具有信息優勢的範圍内,是投資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四、如何看待資本市場上激進投資者的興起?
巴菲特表示,他從來不碰衍生品,也沒有用衍生品工具購買過可口可樂股份等。巴菲特還對激進投資者作了評價:在華爾街上,任何事物只要能吸引到資金流似乎就被看做成功,然後市場會不斷跟進,讓這個遊戲持續,這種狀況往往要發展到這個一度時髦的商業模式失效為止。
點評:對複雜的金融產品始終保持謹慎的態度。
十五、巴菲特談自己節儉的生活習慣
巴菲特認為,生活質量和生活成本是兩個概念,沒有直接關系。目前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花更多錢就變得更快樂。一旦財富超越了某個極限,消費得更多可能與幸福負相關。
點評:應當讓財富為生活服務,而不是生活為財富所累。芒格也點評巴菲特的觀點時說,巴菲特這個人很奇怪的,生前就決定在死後把自己的財富都捐掉,自己生活卻十分節儉,與巴菲特這樣的人共事很好,可以獲得更好的社會聲譽。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