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手重倉被套,走投無路中想起了平素人緣極好的妻子,遂假意透露操盤計劃讓妻子放風出去,信以為真的妻子四處通知親朋好友,操盤手得以順利出貨脫身,只是妻子傻
了眼……這並不是虛構的故事,面對這個充滿巨大利益的複雜鬥場,什麼是對的?什麼是該貶斥的?判斷標準又應該是什麼?
他說:“股市,這位一絲不挂、渾身鮮活的新生兒,桀骜不馴、毫不客氣;虛懷若谷又熱情湧動……”
他因此就成了我最感興趣的一位職業操盤手。
在他近8年的操盤生涯中,兩次做莊操盤的經歷,其孤獨又寂寞的近千個日日夜夜,雖然相應地縮小了他賴以生存的現實空間,但卻極大地豐富了他内心的世界。正因為如此,這位操盤手就總是自覺不自覺地透露一種欲說還休的職業氣質。據我所知,他交往的人不多,而交往中能長時間相談的人更是少而甚少。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他。
在此以前,由於職業因素便耳聞他的一些“傳說”,而對傳說中的真真假假,我從來的態度就是不屑一顧。就在認識他的第一次,我從他的沉默寡言中,看出他其實是渴望“傾訴”,一種無需任何承諾,無需任何設防的“傾訴”。
股市結束了一天又一天的緊張,我終於挂通他的電話。電話中的他,一反往常的少言寡語,口若懸河的講起股市中的種種傳奇,特別是他對自己操盤中時常轉瞬即逝的操盤手法剖析得相當的淋漓盡致……
“你不怕我洩露秘密?”多次的交談之後,我第一次這樣問他。
“早就知道你對股票毫無興趣,盡管你一直活躍在股市中心。
“那你豈不是找錯了聽故事的對象?”
“不,此言差矣。很多人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你恰恰是有識股市真面目,只因不在股票中,所以你是再好不過的傾訴對象……”
不知不覺,電話裡就交談了兩小時。
他向我講述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操盤運作。
起因是這樣的:一向格守操盤職業紀律的他,因平日很難向任何人透露半點蛛絲馬迹,因而在圈内享有“一言頂千斤”的美譽之稱。但那一次,真不知是鬼使神差,還是一種天意,他居然主動向一位朋友說到“XX股票”,而這只股票正是他當時加緊動作的一個莊股。不到一星期,他意想不到地遭到了“圍追堵截”,眼看就要“全軍覆沒”。緊要關頭,他破例地向妻子主動講起那只“XX股票”的一些核心機密,而一向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的妻
子短短幾分鐘内便把此消息告訴給了無數次向她打探内部絕密消息的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果不其然,不到10分鐘他便轉危為安,並很快就借機而“逃”。
然而,他的妻子卻傻眼了……
當他向我講完這個故事,突然又對我說出這樣一句話:“其實我很卑鄙,我利用了妻子。”
“但你也很勇敢,你還能剖析自己。”
電話裡,他莫名其妙地沉默了足足五分鐘。
就這樣,我們成了能一直交談的朋友。
是的,股市就是這樣: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幻想,也充滿了變數,想生存的人盡力去適應它,不適應它的人生存得越來越困惑。(證券導報明君/文)
掀起蓋頭---操盤手生存現狀掃描
操盤手,你覺得他們神秘嗎?其實這也只是一個職業選擇;你覺得他們富有嗎?他每月的工資可能還沒有你高;你覺得他們威風嗎?很多所謂操盤手可能只是個下單員;你覺
得他們幸福嗎?人性在利益中的掙紮使他們更渴望真誠:你覺得他們可敬嗎?這只是一個自視過高缺乏人文厚重的脆弱群體。你覺得......
而正是這樣一批人,把握著金融的脈搏,執守著專業的精神,心懷著巴菲特價值投資的理想,在推動和塑造著股市。操盤手們,究竟是何種生存狀態?
證券市場的職業操盤手,俗稱“操盤手”、“炒手”。他們的職業特點就是操作巨額資金在證券市場買賣股票,為出資者牟取利潤。他們的服務對象既有各種企業,也有民間資金,但更多的是券商自營業務的具體執行者。職業操盤手的業績成為券商的主要利潤來源。
操盤手的神秘性與他們職業的保密性和生活的低調方式是統一的。一位證券業内的資深人士說:“那種在傳媒上頻頻露面、四處亮相的活躍分子中沒有大操盤手”。他的話也許過於絕對,但確實觸及到操盤手這個職業的内在底蘊。守口如瓶,被許多職業操盤手當作行規中的第一信條。
在聯絡過的職業操盤手中,只有不足半數的人真正意義地接受了訪談,而其中又只有一位願意公開自己的姓名。據了解,該人士可能在為一筆私募資金操盤。即便如此,他最終也沒有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也拒不透露他的委托方的有關資料。
操盤手們被稱為“白領中的白領”,他們個人資產的迅速增長被傳為證券市場的“神話”。即便在一般的證券從業人員眼中,這些職業操盤手也是被羨慕的對象。在他們所屬的公司内部,他們往往是受老總直接領導的“一小撮”精英人物,正是他們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利潤。
強烈的優越感也養成了個別操盤手“恃才(財)傲物”的性格,躊躇滿志、目中無人。把自己局限在所謂的“某種階層”内,人為地縮小生活圈子。記得有幾位散戶問一位操盤手有何業餘愛好時,該操盤手冷冷地說道:“我只愛打高爾夫球。”一句話便拒人千裡之外。他們也許對宏觀經濟理論方面的知識有深切的了解,但可能缺少更多的對真實人生的體驗。
阮先生今年27歲,本科讀的是數學,名校金融碩士畢業。畢業後來到一家投資公司,不久就被選為操盤手。由於工作勤奮,業績出色,深得老闆賞識,現在已升為部門經理,管理著這個只有3個人的小群體。據他所言,1996年公司給他們下的利潤指標是資金增值50%,他們輕松地完成了任務並順利拿到了20%的獎勵。1997年任務也完成得不錯,但獎金現在尚未兌現。但他認為拿到這筆獎金沒有問題。對於與激勵機制相配套的約束機制,阮先生坦言尚未建立。就目前而言,操盤手對公司基本上都是包贏不包虧,區別主要在於獎勵比例的大小,對操盤手最大的懲罰就是辭退。因此,這個職業更換的頻率是相當快的。阮先生稱,僅在他工作的兩年間,該公司就換了兩三茬人,五六個操盤手或辭或退。除非這些人口碑、業績極佳,一般很難再找到一份同樣的工作。同學朋友間早已傳言阮先生個人資產超過7位數,對此他哈哈一笑:“無稽之談。”但他不否認生活很優裕:“可能是同學中最富有的。”他承認自己是個幸運兒。
楊先生是位資歷較老的操盤手,他現在就職於一家地方券商。最近剛“跑公司”(到上市公司做實地考察)回來,很有收獲。他說,時時刻刻都看盤的並不是一個好的操盤手,將軍決戰豈止在疆場,操盤手的成敗往往在盤外。對上市公司的分析,對宏觀經濟的研判,也是操盤手的重要工作之一。問起他的收入,說“自然比同事們要好得多”。至於獎勵,雖有提成允諾,但因關涉到有關財務規定真正能拿到的不多。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