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學裡有一群靠賺課時費謀生的人,因有限的幾個工資不夠糊口,於是只能靠耍嘴皮子四處兼課來補貼家用。作為公立大學的衍生物,現在各類"野雞"學院很多。那些人不論自己學的什麼專業,反正是什麼課都敢講,學獸醫的講國際貿易不算稀奇。講到過瘾的時候,他會說,中國加入WTO碰到的最大挑戰是瘋牛病和蹄疫。
此情此景使我想到凱恩斯爵士。1908-1914年間,他也是什麼課都講,經濟學原理、貨幣理論、公司金融和證券投資等。他因此獲得的評價是,"一架按小時出售經濟學的機器。"不過凱恩斯賺課時費的動機似乎比我們見到的那群賺課時費的人的動機要高尚一點,他是為了日後能自由而專註地從事學術研究免受金錢的困擾,如陶淵明所謂不為五鬥米折腰。然而,僅靠賺課時費是講到吐血也積攢不了幾個錢的。凱恩斯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1919年8月他借了幾千英鎊幹遠期外匯投機去了。僅四個月時間,他就純賺一萬多英鎊,在當時相當於他講課十年的收入。
投機客往往有這樣的經歷:開始那一跳往往有驚無險,錢就這樣莫名其妙進了自己的腰包,飄飄然之際倏忽掉進了萬丈深淵。三個月之後,凱恩斯連本帶利虧了個精光。賭徒往往有這樣的心理,要從賭桌上把輸掉的贏回來。七個月之後,凱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貨交易,狂賭一通大獲成功。受此刺激,他把期貨品種做了個遍。還嫌不過瘾,就去炒股票。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他不僅賺得盆滿缽滿,到1937年他因病金盆洗手的時候已經積攢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額財富。
而且,與一般賭徒不同,他給後人留下了極富解釋力的。
我猜測凱恩斯參加過報紙選美有獎投票,否則,他不可能用這麼一個例子:從100張照片中選擇你認為最漂亮的臉蛋,選中有獎。當然最終是由最高票數來決定哪張臉蛋最漂亮。你應該怎樣投票呢?正確的做法不是選自己真的認為漂亮的那張臉蛋,而是猜多數人會選誰就投她一票,哪怕她醜得像時下出沒於各種搞笑場合令人晚上做惡夢的娛樂明星。這就是說投機行為建立在對大衆心理的猜測之上。期貨和證券賭博也是這個道理。比如說,你不知道某個股票的真實價值,但為什麼你花20塊錢一股去買呢?因為你預期有人會花更高的價錢從你那兒把它買走。
我以為對中外歷史上不斷上演的投機狂潮最有解釋力的就是這最大笨蛋理論。1593年,一位維也納的植物學教授到荷蘭的萊頓任教,他帶來了在土耳其栽培的一種荷蘭人此前沒有見過植物---郁金香。沒想到荷蘭人對它如癡如醉,於是教授認定可以大賺一筆,他的售價高到令荷蘭人只有去偷。一天深夜,一個竊賊破門而入,偷走了教授帶來的全部郁金香球莖,並以比教授的售價低得多的價格很快把球莖賣光了,偷來的東西快點賣完以免擔驚受吓。就這樣郁金香被種在了千家萬戶荷蘭人的花園裡。後來,郁金香受到花葉病的侵襲,病毒使花瓣生出一些反襯的彩色條或"火焰"。富有戲劇性的是病郁金香成了珍品,以致於一個郁金香球莖越古怪價格越高。於是有人開始囤積病郁金香,又有更多的人出高價從囤積者那兒買入並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一個快速致富的神話開始流傳,貴族、農民、機修工、海員、男仆、女仆、煙窗清掃工和洗衣老婦先後卷了進來,每一個被卷進來的人都相信會有更大的笨蛋願出更高的價格從他(或她)那兒買走郁金香。
1638年最大的笨蛋出現了,持續了五年之久的郁金香狂熱迎來了最悲慘的一幕,很快郁金香球莖的售價跌到了一只洋蔥頭的售價。始於1720年的英國股票投機狂潮有這樣一個插曲:一個無名氏創建了一家莫須有的公司---"經營某一獲利豐厚行業的公司"。
自始至終無人知道這是什麼公司,但認購時近千名投資者争先恐後把大門擠倒。沒有多少人相信它真正獲利豐厚,而是預期更大笨蛋會出現,價格會上漲,自己要賺錢。饒有意味的是,牛頓參與了這場投機,並且不幸成了最大笨蛋。他因此感歎:"我能計算出天體運行,但人們的瘋狂實在難以估計"。
不要把投機瘋狂看作是幾百年以前的人們的愚蠢,這世界的人們其實是瘋狂不斷:1924年美國佛羅裡達不動產投機狂熱,1928年3月到1929年9月華爾街股票投機狂熱,上個世紀60年代的電子狂潮、聯合企業狂潮和概念股氣泡,還有剛剛落幕的納斯達克鬧劇。怎麼解釋這類瘋狂呢?馬爾基爾說,凱恩斯一定會在經濟學家死後必去的地方竊笑。夜深人靜之時,這種說法令人膽寒。還有,我也有幾個餘錢買了幾手股票,我會是最大的笨蛋嗎?如果你同我有一樣的憂慮,那麼去讀(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0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