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柳宗元
千 山 鳥 飛 絕 萬 徑 人 蹤 滅
孤 舟 蓑 笠 翁 獨 釣 寒 江 雪
趨勢有著自我的運行規律。
這個世界,因為時間的流動而記錄了世間的一切發生,從過去、現在、直到未來,從而形成了事務自身發展的軌迹、過程和波動,遵循了從初生及死亡的轉化歷程。
而造成“時間”這個現象發生的,卻是以“太陽、月亮、地球”三者關系的運轉角度來形成和體現,也就是說,因為“物質”的自我發展規律,緣聚緣散的緣起現象,而導致了“時間”概念的產生。
在時間之下,個體形成了運動軌迹、波動發展,已造成感觀上的區別,借用“空間”,加以區分和對比,分辨和冠名。
如果假設,時間本來是不存在的,空間也是由緣起現象來顯現的,這樣——時間中有空間,空間中有時間,時空本是一體,無分彼此。
那麼,如果時空一體,那這個一體又是什麼東東呢?
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在外面,也就是說再去探索外在的“時空”形成的本質,將陷入永無休止的糾纏中。。。。。。
我們人類的文化是效仿天地自然而形成的,這是我們人類擁有的思想本能之一,我們借助於“思想認知、語言表達、耳朵聽聞、身體觸之、感受冷暖和喜怒哀樂”等等方式,繼承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流傳了人類的文明。
這些的前提是對我們現在的時空人類來說,是“被動接受和傳承的”。我們是過程,雖然我們在努力的創新發展,但似乎越來越遠離了最初人類文明的初衷。
換個角度,人類是以自我所能認知和探索的能力、範圍、深淺,來制定某些“定理、公式、邏輯及所謂的法則(人類文化法則)的”。這個現象尤其已現在的時代為明顯,因為現在的人類探索重點是求“外”,而古人是通過“内證”來與外在相互驗證的發展。
這裡無意批判誰對誰非,只是借以說明兩種不同方向下的“文明”發展特性,以便清晰的做個了解,是我們現在的自我能給予自我定位,方便學習和深入。
我們華夏文明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成語叫做“無中生有”。這個“無”就是“時間空間本一體”的那個“體性”;但是這個“體”由於是古人内證而得來的,這個“體”已經超出了文字所能表達的真實,它屬於“心”的層次感知範圍,所以古人用“無”來替代對“有”的本質探索,借以打消、告誡後人不要妄想通過物質形式的方式。來尋求事物的“本來面貌”。
比較明顯的傳承有《易》中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等等。文字中提到的“無極”“是故”便是對“有變”的“無中”提示,而不是說在“有”之外還有個“無”的存在,即無中生有,有中化無,無既是有,有既是無;所謂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色無二的佛門精義一樣。
註:需要註意的是,“無”是一種親身内證後的心靈認知狀態,而不是“有”等的邏輯思維所表達之感觀含義。
寫這個帖子的含義,是想讓個體的思維盡量放開,不要將自我禁锢在過去所學的知識範圍内,而應該以“無我”的角度,去認知和學習。這樣我們才會盡可能的去接近本質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