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吾心皆空,僅有當下。消除雜念,集中精力於當下。(5.10)
41、這都是緣啊,不管你怎樣努力去說明,想讓別人去理解,但如果對方沒有配合的意願,從一開始就沒有緣。如果每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人們都具有愛心、同情心,對這座寺廟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為此應該做些什麼,他們自己應該是明白的。做明白人不是很好麼。總之,無緣的人無論如何也是無緣的。如果做超過緣分的事,那就是想入非非,意氣用事,就與佛法相背離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懂嗎?
42、快點坐禅吧,只要每天堅持,就能體會到樂在其中。
43、我勸你最好放棄那種想法。如諸般事情必須要做,就請不必猶豫,一心做下去。君只看到一個方面,而將信念放在這上邊,但一進入現實,就會產生另一方面的問題,以君的思維程度,必然產生迷執。因此,很有必要修煉斷除迷執的力量。抓住最關鍵的問題之後就要堅持下去。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現在只有坐禅,才能體悟治心的方法。
44、以己之長,比對方之短,對自己的優勢沾沾自喜。在精神境界方面不過是孩子。沒有謙虛和感謝的心胸是不行的。不從心裡叩拜神佛,將成為仆人。
45、為了目的以最高熱情去練習坐禅,就不會為其他小事、俗事而操心。為了最高目的,可以舍棄一切,這是最關鍵的。簡單地說,就是忘卻身心而徹底投入坐禅之中。只有忘卻自我,才能真正領會禅意,通過坐禅去體味三昧。所謂三昧,就是心無雜物,是純粹的禅的世界,就是無我。三昧就是佛的境界,就是開悟。這是佛教的生命,沒有它就好比燈泡沒電,就不能放光。只是形式上和理論上的佛教和坐禅,絕不能真正地拯救人類。佛的教誨,就是以真實的覺悟,去解決煩惱之根源。煩惱的根源就是無明。所謂無明就是迷暗,就是不能清楚地分辨是非。自己的心連自己都不能明白,就會隨心所欲地認為:真理就是對智慧的依賴,是想象的理論,是人為地賦予的一種道理。把是說成煩惱,這種人就是凡夫俗子。
46、現在暫時把不能解決的煩惱之心,作為孕育迷暗、苦惱的根源來對待。至於說為什麼必須這樣作,是因為以迷暗的心去觀察見聞覺知的一切,都不可能睹見事物的真相,以這種心去對待事物,就形成頑固的習慣,這就成了我見了,這就是無明。坐禅的目的就是遵循佛的教誨,去體悟佛所傳授的真理世界。即去解脫附著於自己心中的習慣、我見、無明,照亮無明以成智慧,即陶冶我見。應當為此目的的修行。
47、什麼時候修行?那只能當下。當下,這裡說的當下有明天麼?當下,有昨天麼?如有,請拿出來看看。所以始終(絕對)只有當下。由煩惱產生的迷暗是什麼時候?既不是一瞬之先,也不是一瞬之後,就是當下正產生的那一瞬。產生煩惱念頭的心,全來自於無明、來自習慣、來自我見。我見和原本的界限一旦明確,無明也就不複存在,這就是解脫。是我見被徹底破除的世界。什麼時候解脫?當然只有當下。(5.11)
48、如果這個當下一念是無明,就會是十萬億土的無限的煩惱,就變得昏暗。但如果原封不動地保持當下的見聞覺知,就已經是原本的世界,就是佛教的本旨。這才是著眼的關鍵。因為要覺悟大自然,所以必須自己親身來體悟,當下,只管,一定要成就佛緣。要一心不亂、專心致志地修煉。此外的一切事情都必須抛卻腦後。因為除此之外,就不是修行。
49、什麼都不想,只是坐禅,如果疲倦了,就只是睡覺。行走時一步、一步,一定只管走路。思想稍有空隙,就為雜念所迷惑,就看不見事實之法,所以步行就必須步行。如果心真實,步行也真實。當下是真實的時候,這就叫如法。一步一步地只管步行就行了。這是全身心地步行。
50、我見、心思、習慣忽然產生在當下瞬間,如果考慮怎樣對待這產生的東西,就會引起雙重的苦惱。只要不註意產生的根源,自然就有無用的根本道理。明白了嗎?因為是當下覺悟,所以如果忽視當下的一瞬,應該認識的真理就消失了,就永遠不可能解脫。絕對不能離開當下。所謂覺悟是徹底的覺悟。應徹底地努力尋求當下。
51、簡單地說,就是要始終堅持當下的一息,密切地註視入息、出息。如產生雜念,要及時發現,讓意念直接回歸呼吸,就會懂得只管的真實價值。這是整個修煉法門的中心。這是永遠的當下,是不偏的生命。要竭盡全力,不偏離當下一念,執著地堅持一息。現在什麼也不想,只須呼吸就行了。不要練安詳禅,要如癡如狂、忘乎所以地修煉。
52、吃飯時請一箸一箸地慢慢吃。
53、產生的雜念就是你的對手啊。
54、對話:
我明白了,明白了什麼是禅,知道什麼是無。
麻雀啾啾地叫,但嘎-嘎-地叫是什麼鳥?
是烏鴉。
錯了。
如果嘎嘎是烏鴉的叫聲,我嘎嘎地叫是烏鴉麼?而麻雀自古以來就是啾啾地叫,不會嘎嘎地叫的。自稱懂得禅,知曉無的人,連這種事都不懂,真是不值一談。
行是什麼?快說啊。懂得禅就不會不知步行是什麼。
不知道。
你這個驕傲自大的家夥,需努力坐禅才會有作為,懂嗎?快去努力坐禅。
55、睡覺前先把電熱毯的開關打開,就可以暖暖和和地入睡。實在想睡的話,就好好睡吧。在半睡半醒的克制中開大會,無異於時間和體力的浪費。
56、行走時一步一步地,只管走路,不讓餘念有存在的餘地。呼吸時一息一息地只管呼吸,只管純粹地呼吸。聲音只管聽,聽純粹的聲音。(5.11)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