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兒子迷上了德州撲克,一拿起 ipad 就是玩德州撲克。
兒子寒假的時候,我在 ipad 上下了個博雅德州撲克,玩了大半天從初始狀態贏到了10多k,兒子看見很好奇,也跟著玩,3天把我的賬號玩破產了兩次。
看他興趣那麼高,才玩幾天、水平一般的我邊度娘搜資料邊教他一些技巧,給他灌輸概率的概念,讓他了解牌型的概率,以及了解平均勝率,即桌上的9個人,每人的勝率是一樣的,平均每9局贏一局,所以牌不好時要學會放棄。學會放棄,就是學會“輸只輸粒糖,贏就贏間廠”。
學會放棄之後,靠著破產後第二天系統贈送的800籌碼,他開始脫離了破產狀態,贏取的籌碼逐漸增多。
接下來,教他“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的觀念,學會更徹底的放棄。也就是,有時候自己的牌看起來要成大牌型,比如差一張成順子,此時心理容易有成牌型的期望,也很容易跟註,但實際上最終成牌型的概率不大,反而容易大虧。所以,已經好牌在手屬於一鳥在手,而差一點形成好牌屬於二鳥在林,後者大多數時候是讓人失望的,所以下註不大時可以考慮跟,下註較大時要幹脆的棄牌,即使最後發出和牌時,發現其實自己的牌是最大的,也不後悔不可惜。
然後,再教他了解人失去一樣東西造成的痛苦程度是得到同樣東西的快樂程度的2.5倍這個心理現象,這樣,在自己已經有好牌的時候,如何去用小註勾引別人跟註,利用人們不願意失去已有的這個普遍心理現象,一步步地加大下註,實現贏利的最大化。
繼續地,教他如何了解其他玩家的風格,如何知己知彼,自己如何不時地改變一下風格讓別人看不透,該參加多大盲註的牌局,……
就這樣,強烈的興趣使得不知疲倦的他兩天就籌碼沖過100K,給了他獎勵,接下來又1天沖過了200K,又給了他獎勵,並且定了下一個獎勵點是突破300K。
很快,就過了250k,然後在270k附近折騰了半天,終於艱難地過了290k,差一點點就300k了,就在他目標快達成、興奮雀躍的時候,先是虧了一個10多k,接著又虧了個20多k,然後他的心態越來越壞了,也可能連續玩了幾天,疲憊了,從開始的急於沖過300k,到目標不能預期達成反而明顯地回撤後,出現了急於扳回的心態,賭性冒了出來,結果兩天下來,反複折騰之後,竟然回撤到130多k,再然後,學校開學了。
開學之後,我控制了他玩 ipad 的時間,只允許在週末玩,他的興趣依然還是是德州撲克,但狀態依然一般。
終於,本週六上午在回撤到110多k的情況下,三個多小時他贏了40多k,高興地雀躍歡呼,然後我說,要 STOP 了,他依依不舍地又玩了幾局,我幹脆收繳了 ipad,下午他又玩了幾個小時,贏了40多K, 他一歡呼,我又把 ipad 收繳,到了晚上他再度玩了一會,無驚無險地越過了 200k。
週日中午,他向我匯報,經過激烈的戰鬥,他又贏了30多k,然後我說,你看,每次玩了一段時間就停止、休息,變得狀態神勇,連連贏利,現在又該休息了吧。於是他立刻自覺地把 ipad 交了出來。
這兩天,我主要向他灌輸的是“知止”的觀念。尤其週六下午接近200k,我收繳ipad時,他要求再玩一會,理由是就超過200k了,我告訴他不能有這個預期,因為一有這個結果預期,就容易心理波動,跟上次快300k時一樣會出現問題,要學會休息,學會停止。
寒假的時候,他一天從早到晚不知疲倦地玩,我雖然不時地喊他停止下來休息,告訴他疲勞會狀態下滑的道理,但並不強制收繳 ipad,他基本是你叫停了,他歇一會又繼續玩,停不下來。(畢竟不是類似賽車類畫面快速變化的遊戲,對眼睛的傷害較小,而且有使用眼保健的儀器,所以我稍放縱一些)
我想,經過這個週末,他對“學會休息,學會停止”的印象會比較深刻一些。(對於教育,我常常會讓孩子去親自體驗,包括不好的錯誤的,然後再和他總結,給他講道理,而不是直接對他說這樣不好,並強制不給他去體驗。我的觀點是,小孩多犯點錯誤不怕,小時候能犯的錯誤基本是小錯誤,但通過試錯式的體驗,可以降低長大以後的犯錯成本。)
一個小插曲:
寒假在玩德州撲克時,小家夥一邊玩一邊與其它玩家聊天,贏了別人大把籌碼後,得意地向別人傳授我傳授給他的經驗,然後說到,”我用我爸爸的賬戶來玩,我自己沒有賬戶”(ipad直接遊客登錄博雅德州撲克就會分配有固定賬戶,我從來不另外註冊,也不教他另外自己註冊)。
然後別人就好奇問他,“你爸爸多大了”,他說“36歲”,別人再問,“那你呢”,他答“9歲”。
其他玩家有人開罵了,“騙人,你爸是63吧”,“…”,小家夥很老實的回答,“是真的,沒騙你”
其他玩家繼續罵,…,過一會,全都一個個離場了。離場的原因或許是:玩不過一個小孩,臉沒地方擱?這家夥,贏就贏了,竟然還裝嫩?
作者: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