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大跌的時刻,很多人恐慌了,但什麼才是我們需要關註的呢?真正讓我們恐慌的該是什麼?推薦這篇文章,以安撫你不安的心。作者: @一只花蛤 ——讀埃韋亞爾文章有感
吉恩-邁瑞·埃韋亞爾堪比彼得·林奇。到1996年,他執掌的SoGen基金在18年中只有1990年的一次虧損,且只虧損了1.7%。在1979年到2009年的30年時間裡,他管理的基金年均回報率為13.8%。2008年金融危機後,他寫了一篇《價值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是有意義的也是有用的》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埃韋亞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2008年對於價值投資者是悲傷的一年,這是否說明了一些問題,他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第一,必須說明價值投資是很有意義的。任何人讀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可以明白,價值投資不是複雜的數學模型,它只是關於常識的理解。此外,沃倫·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也只是對常識的理解。因此,對於價值投資者,必須要願意忍受短期的疼痛,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獲得相應的回報。
第二,價值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定會有用的。早在1984年,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商學院以自己的紀錄,連同另外9個價值投資者的紀錄為例,表明他們10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做得比平均水平好很多。20年後的2004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路易斯·溫斯坦選取了包括First Eagle全球基金在内的10個基金,再次表明這他們隨著時間的流逝做得比大部分同行要好很多。
關於第一點,“必須要願意忍受短期的疼痛”。根據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商學院演講時十個價值投資者的紀錄顯示,其中有三個典型的例子,這三個人不約而同地在1973-1974年大熊市中發生過嚴重的虧損。比爾·魯安的紅杉基金在1973年和1974年虧損了24.0%和15.7%;查理·芒格的合夥人公司分別虧損31.9%和31.5%;裡克·古瑞恩的太平洋合夥人公司則更嚴重,分別虧損了41.1%和34.4%。埃韋亞爾自己的全球和海外基金也曾在2008年下降了大約20%。
關於第二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定會有用的”。審視這三位傑出的投資者在1975年市場恢複性上漲後的表現。比爾·魯安分別獲得60.5%的回報;查理·芒格獲得73.2%的回報;裡克·古瑞恩在1975年似乎一般,只獲得23.4%,然而在1976年卻獲得驚人的127.8%的回報。將他們置於長期的視野下,比爾·魯安在14個財年取得775.3%的投資回報,累計複利收益17.2% ;查理·芒格在14個財年中取得1156.7%的投資回報,累計複利收益19.3%;裡克·古瑞恩在19個財年中則取得22200%的投資回報,累計複利收益32.9%。
即使巴菲特本人,在買進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後——他曾經這樣自述道——有3次下跌的幅度在50%,分別發生在1974年、1987年和在1998年,它的股價都遭到腰斬。不過他擔心的是永久性資本損失,擔心是否是正確的投資,擔心管理者是不是滿意。“每一個投資者的目標”,巴菲特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都應當創造一個投資組合,這個投資組合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裡,能帶來最高的經審視的收入。”
不造成永久性資本損失永遠是最重要的原則。永久性資本損失是可預見的較近的將來的資本損失。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臨時性資本損失。永久性資本損失可以回避,其最好的辦法就是買入具有高資本回報率、強大的淨現金流、一流的資產負債表,並相對價值以較低的價格買進,或者以較高紅利率的價格買進。但臨時性資本損失則難以避免,究其原因是投資中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
著名的價值投資者、第三大道價值基金(TAVFX)的創始人馬丁·惠特曼認為,應該區分臨時性資本損失和永久性資本損失。如果你採取的是正確的投資方法,那麼發生永久性資本損失的可能性並不大。而如果發生了臨時性資本損失,必須願意接受短期的痛苦,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報會到來,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讓財富不斷累積。畢竟我們不應該期望在所有的時間裡都感覺良好。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