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炒匯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過分迷信專家。我們不是說專家的意見不能聽。對專家的意見,應該有一個客觀的態度。專家也是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可以參考專家的意見,但必須要經過自己的分析,不可以過份的言聽計從。這一點對初入匯市的人非常重要。
很多人對專家的意見非常崇拜。今天這個專家說,某貨幣技術圖形非常好要漲,賺錢的機會怎能錯過呢?趕緊買一點。剛剛買過,又看到另一個專家說該貨幣基本面不支持,下跌的概率非常大。既然專家不看好這個貨幣,想必不會錯,萬一虧了就慘了,趕緊把剛剛買入的倉位在賠著點差的情況下平倉了。這類人自己沒有主見,基本上把專家的意見作為自己操作的首選策略。他們東打聽,西打聽,一段時間下來,不但沒有賺錢,反而虧錢。
這類人分兩種,一種是初入市的匯民,一種是思想包袱特別重的人。第一種人對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一竅不通,自己糊裡糊塗,獲取利潤的機率較小,不敢隨意買賣。他心裡沒底,盲目聽從專家的意見就成了他們買賣的唯一選擇。
第二種人是那些炒匯已有一段時間的人,他們對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有一定的分析技巧。但由於一兩次大的失誤,造成帳面出現較大的虧損,從此就背上了思想包袱。這類人炒匯縮手縮腳,怕這怕那,思想包袱沉重。雖經過反複分析做出了判斷,仍不敢入市買賣,生怕自己判斷有誤。只好聽聽這個專家的意見,看看那個專家的說法,結果發現衆說紛纭,人人都言之有理,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該聽誰的,躊躇不前。
專家的意見不是不可以聽,關鍵是你自己要有主見。當然,你的主見不是憑空而來的,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花費一定的精力,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分析方法和操作技巧。否則這樣的主見就是盲目的,比聽從專家的意見更危險。
有人說,我剛剛進入外匯市場,對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一竅不通,根本沒有自己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方法,那我該怎麼辦啊?由於個人外匯買賣在我國還處在一個初級的階段,相信這類匯民絕不在少數。這類人參考專家的建議買賣,我並不反對。我認為你應該選準一個專家,一直跟著他的建議去作買賣。千萬不要今天跟著這個專家做的一單,明天又聽從那個專家的建議作一單,到頭來還是避免不了虧損的厄運。
專家建議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有做中線的,有做短線的,不管他的建議是正確還是錯誤,最起碼他的分析思路是連貫的,即便是有時做錯,但總體下來盈利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如果同時聽從幾個專家的建議,來回操作,很容易形成操作思路上的不連貫,操作理念上的不一致。
比如,今天聽從A專家講可以買入某種貨幣,他的操作思路是做中線,假定他的判斷分析是正確的,那麼你買入這種貨幣做中線操作就是正確的。如果你很快又聽從B專家的操作建議,說這個貨幣要下跌,事實上他是短線思路,任何上漲的貨幣都會有短線回調,所以B專家說行情要下跌也是正確的。如果你聽從B專家的建議,很快就平倉,而且是賠錢平倉。這一次從買與賣的思路到實際的操作,結果都是錯誤的。
既然兩個專家說的都沒有錯,為什麼還會賠錢呢?這就是操作思路的非連續性造成的結果。既然聽從了A專家的建議,以中線的操作思路買入,就應該以中線持倉,這時候如果再聽從B專家的建議,短線平倉離場。這樣買與賣的思路不一致,虧損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舉例說明。
在2003年3月4日A專家中線推薦澳元,當時的匯價收盤是0.6166,到3月10日B專家短線建議賣出澳元。事實上兩位專家都沒有說錯,澳元一個月後開始了中線上漲,到7月3日最高漲到0.6835。
對於初入市場匯民,我不反對聽從專家的建議,但是應該選準一個你認為水平較高的專家,而不是在幾個專家之間搖擺不定。
投資者都知道"一個和尚有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道理,我們就借這個典故,把這一章節題目定義為"一個專家有錢賺,三個專家沒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