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1萬億港元打敗金融“大鳄”的幕後女傑
4月25日,即將升任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在家中設宴款待10多位香港記者。席間,他回憶當年入市與金融“大鳄”對陣的經歷,透露當時負責“買、賣、控制”等現場操作的是一位女同事。有記者快言快語地問:“是不是Amy?”曾蔭權含笑點頭。
Amy正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葉約德。她本是科班出身,一直任職基金經理,先後在多家國際大投資銀行接受過磨煉。1980年,她加入JP摩根;後來轉入洛希爾,做執行董事;1991年,她跳槽到萬國寶通。即將就任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當時正是萬國寶通亞洲總裁,而葉約德則是他的手下愛將。1996年,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發現她是個難得之才,於是挖牆角把她請入金管局。從此,葉約德開始替香港市民管理超過1萬億港元的外匯基金。
1998年夏天,香港金融市場形勢急轉直下,特區政府被迫動用逾千億港元入市,以捍衛港人的財富。用曾蔭權的話就是,與金融大鳄“大幹一場”。當時,香港傳媒只知道特區政府“財經三劍俠”----曾蔭權、任志剛和原財經事務局局長許仕仁是行動的前線總指揮。其實,還有兩個少為人知的重要人物,一個是金管局副總裁陳德霖,他是參謀長、軍師;另一個就是葉約德,她是披甲上陣的急先鋒。
經歷過那場世紀金融之戰的人都知道,當時場面十分混亂。一方面,金融“大鳄”手握重金,氣勢洶洶,有步驟、有計劃地在海外市場抛空港元,並在香港的期市、股市同時動手;另一方面,他們通過一些傳媒和證券經紀人,不斷攻擊特區政府的入市行動,妄圖占領輿論高地,同時還放出大量煙幕彈,混淆視聽。據說,在雙方對陣的最後兩天,整個市場只有特區政府和“大鳄”,而“大鳄”更從美國調來4、5名世界頂尖的金融“殺手”。
在這種情況下,要準確地判斷局勢已經很難,更何況手中掌握的還是香港市民的血汗錢,曾蔭權當時已經徹夜難眠,堂堂男子漢幾度靜夜落淚,葉約德承受壓力之大可以想見。葉約德如何減壓,如何保持鎮定、清醒和旺盛的戰鬥狀態,外人不得而知。但是,據參與入市行動的人回憶,葉約德非常沉著冷靜,她坐鎮金管局指揮中心,不斷關註大市變化,迅速制定應變措施,甚至親自操盤。事實證明,她的果斷行動穩穩頂住了金融“大鳄”的瘋狂攻擊。
其實,葉約德並非只在金融風暴中克敵致勝,建功立業。去年全球投資環境變幻莫測,在她的管理下,外匯基金也給香港市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成績表。去年美股和港股走勢低落,加上歐元持續疲軟,許多國際基金都出現虧損,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自然也大受影響。但是由於葉約德和同事們提早部署了在美國債券方面的投資,到年底結算時,外匯基金竟然扭虧為盈,轉敗為勝,取得可觀的盈利,令全球基金界刮目相看。
香港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城市,各種競争都十分激烈,處處如戰場,卻偏偏盛產女強人。從政界到商界,從證監會到金管局,哪裡硝煙彌漫,哪裡就有女強人的身影。葉約德捍衛了香港市民的財富,她的智慧也得到港人承認,她因此獲得了銅紫荊勳章。
上陣先鋒原來是女將
不說不知道,當時負責指揮與金融炒家對壘的竟是一位女將——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葉約德。
葉約德先後在多家國際大投資銀行接受過磨煉。1996年,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發現她是個難得之才,於是挖牆角把她請入金管局。從此,葉約德開始替香港市民管理超過1萬億港元的外匯基金。
在1998的那場大戰中,傳媒知道只是特區政府“財經三劍俠”——曾蔭權、任志剛和原財經事務局局長許仕仁。其實,還有兩個少為人知的重要人物,一個是金管局副總裁陳德霖,他是參謀長、軍師;另一個就是葉約德,她是披甲上陣的急先鋒。
當時,要準確地判斷局勢已經很難,更何況手中掌握的還是香港市民的血汗錢,曾蔭權當時徹夜難眠,堂堂男子漢幾度靜夜落淚,葉約德承受壓力之大可以想見。葉約德如何減壓,如何保持鎮定、清醒和旺盛的戰鬥狀態,外人不得而知。但是,據參與入市行動的人回憶,葉約德非常沉著冷靜,她坐鎮金管局指揮中心,不斷關註大市變化,迅速制定應變措施,甚至親自操盤。事實證明,她的果斷行動穩穩頂住了金融“大鳄”的瘋狂攻擊。
1998年香港恒指保衛戰!
1998年8月5日至7日,國際貨幣炒家發動了繼97年10月以來對港元的第四度大規模沖擊。
短短三日抛出近460億港元(60億美元)沽盤,港元受到自建立聯系匯率以來最大規模的狙擊,來勢比97年10月更兇更狠。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沉著應戰,不以挾息回擊,而靈活使用外匯儲備,抛出美元,大量買進港元,迫使國際貨幣炒家受損而退。
西方輿論:香港成了國際投機家的“自動提款機”
港元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實施至今已有15年之久,它以1美元兌7.75港元的匯率與美元挂鈎。
1997年10月23日,香港聯系匯率制度首次受到國際金融炒家狙擊。他們大量直接抛售港幣以兌換美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一度飚升
到300%,恒生指數和期貨市場指數下瀉1000多點。此一役,炒家們共抛售了400多億港幣,在證券市場獲利數十億港元。
嘗到了甜頭的投資者繼續玩弄同樣的手段。1998年1月、5月,相同的一幕一次又一次在香港上映。西方輿論戲稱,香港成了國際投機者的“自動提款機”,他們一旦缺錢花了,只需在這個提款機上按幾個鈕。盡管香港憑借充裕的外匯儲備保住了聯系匯率,但在高利率的影響之下,經濟付出了高昂代價,利率居高不下,股市下跌了50%以上,樓市下跌了50%以上,經濟元氣大傷,至今未愈。當年首季香港經濟負增長2.8%。
進入夏季,國際炒家熱炒“人民幣貶值”的謠言,“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香港乃沛公也。人民幣貶值勢必沉重地打擊香港的聯系匯率制。這一信息更加刺激了香港的股市和匯市。
加之紐約股市回軟,日跌幅一度達299點,並將繼續下滑;日本新政府回天無力;香港上市公司陸續宣佈中期業績,不利消息接踵而至,國泰公司50多年來首次虧損,太古、匯豐利潤大幅下跌;香港市場上謠言四起,風聲鶴唳,令投資者惶恐不安。這些無疑成了國際金融炒家們進攻香港的信號。
港府首先必須知道,如果沒有港府不入市,股票市場究竟有多大力量與炒家交鋒。
26日15點08分,一直扮演買家角色的港府一改面孔,突然收起所有股票現貨和期指買盤,並主動沽空恒指期貨,引發炒家急忙跟風追沽。短短兩分鐘,恒生指數急挫160點,恒指期貨下跌近300點。這時,港府突然反過頭來,再度入市收複失地,大量買進股票和期貨合約,將股指和期指頂回原來的水平。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