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您進入股市好像很早,當時是什麼情況?
坐關:的確,我進入股市的時間是很早,這可能跟我平時喜歡關註新生事物有關。我來深圳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搞經濟研究,當時就聽過厲以甯的課,接觸到股份制,還做過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策劃顧問。所以,我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股民。
雪球:第一次買的股票還記得嗎?
坐關:時間太長了,具體哪只還是很難想起來。印象當中呢,1989年底安達(0004)股票發售,深圳中心區的朋友追到蛇口發售點來買,然後到我工作的單位聊天,我特羨慕。當時我就覺得能賺錢,很想買,只是手裡沒錢,後來幾個月我想了很多辦法籌錢,用來投資了股票。1990年我去香港聯交所考察,見人就談中國股市多麼有前景,香港人都很懷疑。沒想到,中國股市的發展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
雪球:當時中國證券市場剛起步,您買股票會有個基本判斷嗎?
坐關:那時候就幾只股票,沒太多選擇。剛開始我還分析一下公司的基本情況,後來發現那些分析根本不管用,就憑感覺買。感覺股價相對低的會漲,就揀股價低的買,聽說某公司有什麼内幕,就買某公司股票。是跟風的做法,股市裡的菜鳥,可以這麼說吧。
雪球:您之前在雪球也提到過20年前的投資經歷,好像很慘痛?
坐關:我大學畢業後在内地做了一年半政府官員,然後來深圳做經濟研究工作,主要是研究股份制改造,就覺得自己是專家啊,但操作起來跟普通股民差不多,說起來頭頭是道,到最後實際上是虧錢,算是交學費。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賺錢的壓力還不夠大,炒股是為了好玩,為了聊天時候的談資,沒有真正去研究標的物,更沒建立有效的投資準則。平常研究都是理論方面的東西,投資是實戰,跟搞理論是兩碼事。
雪球:您前後應該經歷過中國證券市場的幾次牛熊,具體是什麼情況?
坐關:第一輪牛熊來的時候印象最深,那是在1990年和1991年。我寫過一篇《二十二年前我在股市的慘痛虧損經歷》,就是講我在那次牛熊的經歷。其實很簡單,也是普遍規律:牛市中賺了錢,自我感覺很好,把自己當成“股神”,熊市一來,把賺的都吐回去,還吐得更多。
「嘗到甜頭後,我寫信鼓動姨父出錢跟我合作買股票。姨父那時候是個萬元戶,他收到信後專程來了一趟深圳。那是1990年夏天,我當時住在集體宿舍,他進入房間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我拿剪刀,然後解開皮帶,用剪刀把内褲裡逢的口袋剪開,拿出兩萬元現金交給我。我信誓旦旦告訴姨父,現在是買股票的大好機會,一年之後,兩萬至少可以變成三萬。可還不到一年,只剩下一萬二了。那是新中國股票市場的第一波熊市,從泡沫的興起和破滅,我完整地經歷了,而且交了一筆很大的學費。」
——坐關《二十二年前我在股市的慘痛虧損經歷》
吃了那一次虧之後,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倒沒有怕十年,但確實歇了兩年,錯過了1992年的牛市和新股抽簽。我知道新股抽簽有錢賺,但看到汗流浃背的人胸貼著背已經不分男女了,就沒有去排隊。那時候我升任了副處級幹部,工作很忙,關鍵是不缺錢,沒有賺錢的動力。新股抽簽時賺大錢的主要是兩種人:一種是生意人,比如德隆的唐萬裡,一種是對“窮”有深刻體驗、很想賺錢的人。這兩種人我都不是。
1993年我工作的單位和某證券公司合作搞了一個證券業務部,我開始手癢,又進入股市,想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炒股,那一次主要是聽朋友的消息買股票,很失敗。這段經歷我也寫過文章。
「我讓我那位“特大戶”朋友推薦股票,他應承了,但沒有馬上推薦。我知道,他是一個很謹慎的人,肯定有把握的股票才會給我推薦。一個月之後,他給我電話,讓我買一只股票。我放下他的電話馬上打電話買,買入後就漲。看到賺錢了,我打電話給他,問他賣不賣,他說:“拿著吧。”我就沒動。後來,股票往下跌,我又打電話問他,要不要賣,他還是那句話:“拿著吧。”我就一直拿著。1994年夏天,賬面虧了一半,突然接到他一個電話,讓我賣了,聽得出他的聲音裡帶著歉疚。我二話沒說就賣了。可賣出不久,這只股票又漲了回去……」
——坐關《二十年前的炒股經歷》
之後我再也沒有離開過股市。1996年和1999年兩波牛市我倒是參與了,但工作很忙,股市上投入的資金不多,用在股市上的時間也有限,只賺了點小錢。我的工資收入比較高,投資賺不賺錢我無所謂。現在想來也不後悔,那兩波牛市要是大賺了,說不準在後來的熊市又會賠進去。那時候我的想法還是在體制内做個好的螺絲釘,主要精力都在工作上。即便後來做了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我在股票投資上也沒有什麼輝煌業績,太忙,根本沒時間去研究股票。我總以為,沒有賺錢的壓力和動力,用的心思不夠,很難通過投資賺到錢。
雪球:後面是什麼時候真正開始專註投資?
坐關:我真正用心研究投資,在股市上投入精力是從2005年開始的。那時候我已經“下海”三年半,一直在實業上賠錢,幾乎把在體制内的積蓄賠得差不多了,決定轉戰股市和房地產,正好碰到這兩個市場露出牛角尖。
回過頭來看,實業上賠錢是我做投資的學費,賠了錢我明白了兩件事:一是明白“生意”是怎麼回事,二是明白投資不是鬧著好玩,目的是賺錢,需要專註和耐心。2007年的牛市我是趕上了,而且在國慶節前全身而退。那年國慶節我們大學同學聚會,聚會前我把股票都清空了。
雪球:做實業選擇了哪個行業?
坐關:當時那個工廠是做禮品的,就在深圳,不是我選的,我弟弟想做,他覺得我在國企做過高管很厲害,讓我入股、當老總,我就去了,做了三年半,一直在虧。
在國企的時候,覺得自己很懂生意,無所不能。但是真正去做老闆,發現很多東西都不懂,要交學費。交了幾年學費之後才明白,做工廠這件事,發揮不出我的優勢。然後決定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也就是證券投資和房地產。我之前在房地產公司做過董事會秘書,證券投資和房地產是我相對比較内行的事情。
所以2005年開始,我主要是做股票投資,也做房地產顧問。去年開始房地產顧問也不做了,一心做投資。
雪球:這段做實業的經歷,您覺得對現在做投資看企業有什麼幫助嗎?
坐關:我覺得做過實業尤其是當過老闆的人,再去做投資就變得簡單了,因為他知道什麼是生意,知道企業到底是怎麼在賺錢,那麼,做投資的時候就更容易看懂標的物。
在國企的時候呢,就是一個螺絲釘,懂一個方面就可以做的很好,然後升到很高的位置。而自己當老闆,必然會接觸到企業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賺錢虧錢都跟自己有關系,逼得自己不得不懂生意。
雪球:您入市這麼長時間,收益率怎麼樣?
坐關:沒仔細算過賬。2001年之前的累計不知道賠賺,賠也不會賠多少,賺也不會賺很多;2001-2004年主要精力在工廠和房地產上面,沒有碰股票;2005-2007年大概賺了五倍,當然,這張成績單其實我是很不滿意的;2009年5月在香港開了H股戶頭,金額很少,是玩玩的心態做的,賺了點小錢;2007年國慶節之後三年,我的A股賬戶主要用來打新股,而且差不多都是新股上市第一天就脫手,當然是賺的,除此之外幾乎空倉,手癢的時候小資金玩一下,賠賺都當玩遊戲;2010年9月開始買銀行股,現在算下來是賺的。
雪球:為什麼07年的時候開始打新股?
坐關:2007年9月,A股的整體市盈率已經超過了50倍,很多人在喊死了也不賣,盼著到一萬點。當時我覺得市場肯定要調整,那段時間看了不少香港1973年、日本1990年股災的資料,然後決定清倉,把錢用來打新股。中石油我中了幾千股,上市當天一開市就賣出了。
打新股算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特色,當時打新股打得太愉快了,新股上市第一天是很瘋狂的。後來情況有變化,打新股不一定穩賺,我感覺很多股票也物有所值了,所以2010年9月開始買入銀行股。
「《我為什麼一直拿著銀行股》在”雪球”貼出後,原以為很快會被扔進了信息垃圾筒。昨天看“雪球”,評論多了起來,很出乎我的意料。剛才認真浏覽了一下大家的評論,粗略統計,大致有43%的人屬於“銀粉”,30%的人是“非銀粉”,另外27%的人沒明確表態。這個統計讓我有點不安。可能是做投資久了,當發現自己屬於大多數人的時候,條件反射就會產生,有背脊發涼的感覺。好在被“贊”最多的評論是說我“蠢”的那一個,這讓我踏實了許多……」
——坐關 2013-8-25 發表於雪球
雪球:現在除了銀行,還看其他的行業嗎?
坐關:我倉位裡還有中國平安。我認為,目前的藍籌股大多處在比較低估的階段,譬如金融、交通、能源,甚至房地產股票。房地產股票我一直很關註,感覺不夠踏實。除了藍籌股,有些股票我也看好,但感覺價格太高了,譬如上海家化、三全食品。
我比較看好中國的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國市場非常龐大,這樣的行業很有前途,但股票價格偏貴,還是感覺銀行股更好。
雪球:您選公司主要是看哪些方面?有什麼評判標準嗎?
坐關: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於搞價值投資的人來說大同小異,幾乎都有標準答案。第一點,要看公司賺不賺錢,是不是可以持續賺錢。我辦過工廠,規模雖然小,但涉及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所有環節,幾年下來,賠了不少錢,不過,總算對“生意”有了感覺。一接觸到“生意”,我大致就知道它是賺“吆喝”呢還是真的賺錢,是可以長期賺錢,還是賺一把就走人。第二點,要看管理層有沒有本事,心思是不是放在該放的地方。現在有些上市公司老闆,心思根本不在主業上,說白了就是騙子,總想從股民身上騙錢,這種公司在我看來跟毒品無異,絕對遠離。第三點,要看價格是不是合適。第四點,要看風險有多大,不踏實的、拿不準的絕對不要碰。
雪球:平常會實地調研嗎,怎麼考察一家公司的好壞?
坐關:當然需要調研,但並非就是去參加股東大會、跟上市公司老闆或者董秘聊天,如果那才叫調研的話,作為小散的我們,跟那些機構相比,太沒優勢了。我要買一家公司的股票,會盡量先去用一下他們的產品,再問問用過他們產品的朋友有什麼感受。在網上看看對公司管理層的訪談也很有必要,他們說的話不能全信就是了,找找感覺,看不順眼的就PASS,絕不勉強。
雪球:入市二十多年,您的投資思路上有過哪些改變?
坐關:下海之前做投資基本是跟風,雖然有興趣,也顯得很專業,但其實用的心思不夠,是鬧著玩,似乎是為了跟人聊天時有個談資。現在很多貌似專業的人其實跟我那時候差不多,說起來道理一套又一套,跟別人說都是賺的,虧的都咽到肚子裡。下海之後,有賺錢的壓力和動力,才用心去做。我也研究過技術分析,用很少的資金邊試邊研究,越試越覺得那是自欺欺人。我感覺自己骨子裡就是價值投資者,這似乎有點標榜自己,其實在我看來,價值投資者沒那麼偉大,也就是買東西比較註重性價比而已。我認為,作為投資品,就一定有一個價值,只是每個人對它的價值看法不同。現代社會,垃圾信息太多,讓本來都不太清楚的價值更模糊了,所以,獨立思考、不受幹擾是價值投資的必修課。當價格低於價值,並且把各種風險因素評估後達到一個安全邊界,就可以買入。至於買入後,什麼時候回歸價值,我不知道,只能等。而且,即便它回歸到價值,也不一定馬上賣出,要等到我認為需要賣出的時候才賣出。
雪球:在投資這條路上,受誰影響或者幫助比較大?
坐關:都不好意思說是巴菲特、彼得·林奇,但確實讀了他們的書或關於他們的書之後,很認同。認識幾個做投資很成功的朋友,受他們影響也很大。2005年起,我就當他們為榜樣,在我看來,他們是投資界的隐士,真正的高手。
雪球:在中國,您認為投資高手有什麼標準?
坐關:在中國股市上還算得上成功的人,基本上是能在牛市最高點前後出來的人。2007年沒逃頂,或者出來後很快又進去,一直套到虧損累累才斬倉離開的,那他在這個學校裡,小學還沒畢業。
我說的話可能有點絕對,也有不逃頂賺到很多錢的人,比如萬科的劉元生,那更是高手。
我剛才說的那幾個朋友,都是在2007年成功逃頂的,有逃得早的,也有逃得晚的,最後下來,碩果累累。股市的規律就是這樣,有牛市就有熊市,不完整地經歷一個牛熊市,不能說自己是高手。
雪球:您做投資會對整體市場情況先做個判斷嗎?
坐關:我很關心宏觀的東西,在中國做投資需要關心這些東西,包括政治的和經濟的。至於整體上是不是高估或者低估,其實很容易判斷,如果感覺很難判斷,多半是因為受幹擾太多,眼睛模糊了。巴菲特、彼得·林奇也會去判斷,不然彼得·林奇也不會在書裡提到股市預測的雞尾酒會理論。但確實沒必要花太多心思去判斷大勢,也不能過於自信對大勢的判斷,更不必整天盯著市場行情,很多時候,跟市場保持一些距離看得更清楚。
雪球:關註宏觀,主要是為了評估各種風險?
坐關:主要有兩點:一是能大概知道什麼是頂,什麼是底,在中國做股票這個還是要有數;二是中國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力很強,尤其是我投資的對象又是銀行股,還有中國平安,這些行業都跟政府行為相關,所以會去關註宏觀層面的信息,琢磨市場對政府的舉動有什麼反應。我之前的職業經歷裡,在這方面花的時間也比較多,相對是我的優勢。
雪球:您現在職業搞投資,一般生活節奏是怎麼樣的?
坐關:我想說的是,你熱愛一份事業,你在其中投入的時間精力是沒法兒算的,用很簡單的話來概括那就是“心中有股票,處處皆投資”。我的生活狀態可能外人看起來很閑,其實我每天的時間都會排很滿,看書、看資料、寫東西,去感興趣的地方轉轉。還有,每天下午四點我都會去登山,我習慣一個人運動,沒有閑聊,腳下的步子會邁得很快,還可以聽一下收音機裡的新聞,這是我最偏愛的運動方式。
雪球:平常您都愛關註哪一類的信息,愛看什麼書?
坐關:每天會浏覽一下財經消息,看看自己感興趣的標的物情況,更多的時間是琢磨。我對看的書是有些挑剔的,前兩年出差路上喜歡讀官場小說,主要是想知道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在幹些什麼。最近在讀一些自傳和自傳體小說,剛重讀完奧格威的《一個廣告人的自白》、雷巴科夫的《阿爾巴特街的兒女》,也快速地翻看了最近比較時髦的《史玉柱自述》。現代社會信息爆炸,垃圾書太多,在我看來,沒營養的書看了也是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