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崩潰及金融危機席卷美國已經過去五年。
許多美國人失去了他們的房屋、積蓄和工作。財務計劃被擱置。大學基金和退休金帳戶化為烏有。
美國經濟在過去幾年緩慢複蘇。目前股市創出新高,散戶大量投資其中。
但是人們從危機中真正學到了多少東西?人們比過去更明智、準備更充分了嗎?
以下是人們應該吸取的六個教訓。
教訓一:不要理會華爾街的樂觀預期。
華爾街在2006年的普遍看法是,房地產價格會持續上漲,理由是房價一直在漲。
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鮑爾森(Hank Paulson)後來表示,他們從1945年以來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房地產價格不會下跌。
市場還形成一種普遍認識,即股市可提供約9%的年平均回報率,債市約5%,理由是,這是華爾街的歷史平均水平。
這些數據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推導過程。無法用有限的歷史經驗而對未來作出可靠的推斷。然而今天仍然有太多家庭基於同樣的錯誤預測來制定他們的財務計劃和退休方案。
現實是:要為股市和債市表現差於預期作好充分準備。
教訓二:專業人士知道的並不比你多。
此輪金融危機完全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意料之中,多數華爾街人士和經濟學家同樣也感到措手不及。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之前認為次貸危機已得到控制。甚至在經濟衰退接近尾聲前,還幾乎沒有經濟學家預測到它。
甚至在美國有史以來住房市場泡沫最嚴重的時候,經濟學家也仍未一致認同住房市場被過度高估。2005年,就在住房市場泡沫達到頂峰時,多數華爾街分析師仍看好住房類股。
就在此次危機前不久,針對職業貨幣經理人的調查發現,他們認為歐洲和新興市場股票是最佳投資選擇,並且不看好美國股市以及債券市場。現在看來,投資者最明智的選擇恰恰應當是與之相反。
專家的首要工作就是維護自己在業内的名聲,也就是說,他們有強烈的從衆心理。就像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說,在華爾街,遵循傳統而失敗要好過違背傳統而成功。
眼下,美聯儲終於打算縮減債券購買計劃,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也令人擔憂,全球各個國家的政府債務負擔幾乎都在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華爾街專家依舊認為一切都會好轉。
教訓三:債務狀況危急。
2008年之前的三十年,小到家庭、企業,大到政府,整個美國都沉浸在舉債熱潮中。
2008年之前的八年,美國家庭和企業債務增長了一倍。到2008年夏季,美國家庭的債務規模已是1980年時的10倍之多。
華爾街的傳統觀點認為這樣的債務水平沒什麼問題。專家們稱,家庭舉債狀況良好。這使得人們超前消費以及改善住房條件。
華爾街的專家們說金融債務狀況也沒有問題。這使得企業在多方之間轉嫁風險,以使整個體系更加安全。
就連美聯儲主席也認同上述觀點,並對浮動利率抵押貸款發表了一些積極的講話。
現如今,家庭和金融企業的債務仍高於2006年,聯邦和企業債務也大幅增加。
許多消費者會再次大量舉債。那就祝願他們在失業或經濟再度下行的時候也能好運。
資產價格和收入可以下降,但債務卻是一分不少都要還的。
教訓四:我們比自己想像中更不願意承擔風險。
當你走進理財規劃師的辦公室,他們會要求你填寫一份表格,說出你的投資組合願意承擔多少“風險”(也就是波動性)。公平地說,許多人認為他們願意接受價格長期上升過程中所出現的波動性。然而,除了可以讓理財規劃師免於訴訟,這類表格幾乎毫無用處。當時股市大跌,人們就會抛售。你的資產淨值理論上縮水一半與實際中虧去一半完全是兩碼事。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期間,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從11700點暴跌至6500點,共同基金投資者從股市撤出了逾2,000億美元的資金——這恰恰是錯誤的時機。如今,隨著美國股市創出新高,人們又開始沾沾自喜、重新踏進股市。他們能夠應付又一輪大跌麼?他們需要做好準備。
教訓五:簡單即是美。
信用違約掉期大跌了,對沖基金内爆了,複雜的衍生品泡沫破滅了。銀行類股暴跌了,投資者血本無歸。即便是最聰明的金融博士也在2008年碰壁了。但結構相對簡單的投資產品卻表現不錯。如果你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前一天買進了麥當勞(McDonald’s)的股票並一直持有它,那你就賺到了,迄今為止麥當勞股價已上漲了80%。這段時間裡麥當勞股價僅出現溫和波動。可口可樂(Coca-Cola)同期上漲60%,強生(Johnson & Johnson)同期上漲50%。(難怪奉行簡單投資之道的巴菲特這一次又贏了。)這正是投資簡單資產或奉行簡單策略的一個理由。當然,投資者也有理由去進一步了解投資,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資金的去處。投資自己不懂的資產或實施自己不明白的策略,也許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事了。
教訓六:現金不是垃圾。
大環境好的時候,華爾街視現金為垃圾。多數人認為現金就是“死錢”,等於低收益的失敗投資。投資者更願意把錢投到更高風險的資產中,就像他們說的:把現金用起來吧。人們盲目地相信流動性危機不可能或不會再次發生。然而2008年危機爆發時,持有現金儲備才是明智之舉,有現金才有把握。再來看看股神巴菲特吧。彼時在人們恐慌之際,他握有大把現金,可以在股市逢低吸納。在資產組合中,所有投資者都需要握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例如短期美國國債)。普通投資者需要知道,現金既可以用來應付家庭開支,也可以用來應對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