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定量計算,有時往往不如一句話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對企業基本面關鍵因素的整體性概括,是站在戰略高度得出的結論,定量則通常是局部性的評估,有時定性需要定量計算,但定量常常並非關鍵。通常定性簡單明了,讓你有廓然開朗的感覺,而過度沉迷定量往往讓你無所適從。
定量包括企業經營數據分析和估值,通過一些的關鍵指標推斷企業基本面的變化趨勢,這種研究是有意義的,但必須有足夠長的眼光,盡量看得遠一些,寬一些,盡量收集充足的數據,而不能僅僅憑一兩個短期性的或局部性的指標下結論,數據的定量分析有時能為定性提供依據,但絕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估值的基礎是基本面,只有長期基本面比較確定才能估算企業的價值。若行業本身十分複雜且趨勢向壞,企業的基本面根本不可預測,以此為據進行的估值則難以準確。不穩定的企業本身的β值很高,股價波動巨大,僅僅因為絕對估值較低而投資這類企業出現巨大虧損就不難理解。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度的問題,若已經經歷了極端情況另論。
最近一句話定性較典型的例子恐怕是“經濟轉型”,不同的理解讓投資者在過去幾年冰火兩重天。很多與經濟轉型相背離的行業估值一跌再跌,幾年前二十倍PE也許會覺得比較低了,但15、10、5不斷跌破投資者的底線,是因為根本沒人知道這些行業最壞的情況會如何,按照以往的經驗和自己的標準定量估值,結果只能是刻舟求劍。若四五年前投資者能對經濟轉型進行準確的定性分析,透徹理解經濟轉型的内涵,就不會選擇這樣的企業。
定性對具體企業的選擇同樣十分重要,例如醫藥行業未來將面臨不斷降價的考驗,隨著門檻的不斷提高,很多缺乏核心競争力的中小企業將被淘汰,而且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將面臨價格戰。因此具有創新能力和獨家產品的細分行業龍頭成為首選,而不能因為現在行業整體依然很好就隨便買入那些階段性高增長,卻缺乏競争壁壘的中小企業。
定量計算影響的可能是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而定性分析則可能決定獲得數倍收益還是虧損百分之五十,只有抓住大方向才能決勝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