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可能無法遏制“非法”網絡炒匯

2011-06-24 09:01:34

昨天,有金融時報記者谷秀軍撰文曰《 警惕網絡炒匯陷阱》,指出網絡炒匯不僅不能賺錢,而且違法。而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表示,上海市非法外匯保證金(香港稱為M展)交易有死灰複燃之勢,因此外匯管理局等部門正積極採取措施,準備查處該類活動。在這之前,有《國際金融報》等平面媒體紛紛發表文章,網絡炒匯一時成為時髦詞匯。

作為國内第一個在媒體上撰寫有關網絡炒匯文章(甚至是網絡炒匯這一名詞的首用者)的學者,我不能不再說幾句。我的確曾經指出:一些境外的外匯經紀商的境内代表機構,以所謂的培訓和咨詢名義,通過傳銷和互聯網介紹方式,告之國内投資者參與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方法和途徑,指引客戶通過非法渠道將資金匯出境外,參與網絡炒匯。但是,我同時指出,網絡炒匯本質上已不同於1994年監管當局清理的上海非法保證金公司。現在的網絡炒匯公司和服務器都在國外,怎麼清理?何況,網絡炒匯也不是非法保證金公司在經營。十年前的上海保證金公司之所以違法,是因為它們根本就沒有合法的做市商資格。

而現在國際流行的所謂保證金交易的經營者大多數是在國際市場上註冊的合法做市商,它們在中國是否非法是要調查的。而通過網絡的方式進入,在國際上沒有禁止的先例。何況,保證金交易在中國的未來肯定流行,因為它已經成為現代金融的一部分。我們的媒體和記者應該有這個眼光。

所謂保證金交易即Margin Trade,其實質是一種憑信用進行的槓桿交易,在這種交易模式下,投資者只需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放大比例購買“籌碼”,這種形式的交易過去興起與股票、黃金,現在則衍生的外匯買賣。目前,它已經成為國際外匯市場中最活躍的交易方式。

當然,由於用M展的方式買賣外匯,保證金只需0.25%-10%,開戶金額最低也只要200美元,因此,它的誘惑力極大,投資風險也很高,一般來說,大資金只把它作為外匯市場中的一種平衡風險工具。但是,既然有這種交易方式存在,就不可能完全抑制投機。而由於網絡技術的提高,的確吸引了許多小散戶參與。對這一點全世界的金融市場管理者都在提醒投資者註意,但沒有一個國家或市場的監管者說,保證金炒匯非法。由於國内一些希望投資高風險產品的投資者,也通過互聯網加入了境外炒匯行列。所以引起國内媒體的熱炒,更有不少著名記者和媒體加入其中,甚至統統把這種方式和國内衆多的參與者斥之為違法,這顯露了我們許多媒體和記者對網絡炒匯的無知。

理性地分析,在當前中國金融還不開放的環境下,M展或保證金交易很難禁止,而網絡炒匯更是難以阻擋。我們知道,從事網絡炒匯的境外做市商的確沒有在中國取得營業資格,但在國外大多數是合法公司,而且,它們從事的保證金交易不僅是炒匯(還包括許多國際流行的虛擬金融產品),參與的人群也不僅是大陸内地的中國人(一個服務器上要挂幾萬人)。不可設想,中國的有關部門會象查堵黃色網站那樣攻擊境外做市商的服務器。而不直接攻擊服務器或設置屏蔽,所謂禁止,是很難奏效的。

現在,國内貨幣供應相當寬松,不少機構和個人手頭的遊資量巨大,而國内股市委靡不振,投資品範圍極為有限。房地產市場已經基本轉冷,股市改革還不知什麼時候能恢複吸引力。在利率極低的情況下,讓投資者選擇什麼產品?網絡炒匯之所以冒險進入中國,的確有我們離現代金融越來越遠的原因。所以說,通過互聯網進行的M展,在某種程度上是被“逼”出來的。我一直主張,網絡炒匯必須陽光化,人民幣市場必須逐步開放,外匯市場也必須在開放的前提下才能規範。我們不能只看枝節而忽視根本,只撿芝麻而忘了大局。現在,由於政策環境還不能立刻完善到什麼都放進來的程度,所以,官方對網絡炒匯很可能將持一種無可奈何的態度,而在長期不作為的環境下,網絡炒匯在中國的發展規模只會更大,導致的問題也會更多。

另外說一句,現在一些媒體指責網絡炒匯公司騙人,實際是指中介機構騙人,不能潑髒水把孩子也潑出去;而大肆宣傳網絡炒匯使大多數人賠錢更是黑白不分,保證金交易本身風險極大,根本不適合小資金操作,因為保證金和倉位的比例不能超過10%。許多人利用保證金交易“風險封頂而收益無限”的設計缺陷,狂賭以小博大,用很少的錢全倉殺入,當然是十個來十個死,這與網絡炒匯和保證金交易根本無關。我們的媒體和記者還是應該先成為内行再寫文章,不能什麼時髦就炒什麼!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