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通貨膨脹,都是紙幣膨脹

2011-06-30 08:59:34

 迄今為止,中國教科書上,關於“通貨膨脹”的描述,還是完全錯誤的。

所謂通貨膨脹,其實是二個概念:

--濫發紙幣,稱之為“通貨”

--物資短缺,稱之為“膨脹”

二者只居其一,就可導致“物資/貨幣”的不平衡,從而導致物價上漲。

1)通貨與膨脹

所謂通貨膨脹,其實是二個概念。濫發紙幣,稱之為通貨。物資短缺,稱之為膨脹。這二種現象完全不同,完全不可混為一談。

否則必將謬之千裡,從而導致現實世界判斷錯誤。

舉個例子,被譽為“中國最愚蠢部門”的國家發改委,就總是在通貨與膨脹上面犯錯誤。作為發改委一個下屬機構,決策部門整天看到的分析報告,總是“中國五百六十個行業,全面產能過剩,沒有一個供不應求的部門”。

產能過剩,供大大於求,那該怎麼辦?發改委告訴我們價格要跌,國儲局依言照辦。於是在“銅期貨”上面輸得損手爛腳,被外資大行宰得如雛稚羊轱。

國儲局怎麼也想不明白,“產能過剩”物資過多,那應該價格下跌才是。國儲局從銅價$3300美金時開始做空銅期貨,自以為勝券在握,鬥戰泡沫。可現實世界,是國儲局大錯特錯,今天的銅價,早已超過$7500美金。

國儲局的錯誤,就因為他們沒有搞清“通貨”與“膨脹”的區別。

物資過多,稱之為“膨脹”,物資過少,稱之為“緊縮”。在中國的現實生活中,供大於求、產能過多、是大方向基本沒錯。

供過於求,則必然物價下跌。這句話說得沒錯,也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但將其直接引伸為“價格下跌”,則未免失之毫厘,謬之千裡了。

因為你所做的計量標準,並不是一般等價物。好比我們可以說,“棉花/黃金”上漲,“棉花/黃金”下跌。用黃金作計量標準,供大於求,供小於求,供求關系的傾斜是十分明顯的。

但如果我們用人民幣作計量標準,如“銅/人民幣”,效果就不那麼明顯了。因為人民幣本身,並不是一般等價物。其價值,隨著政府濫發紙幣,是會不斷被稀釋,不斷縮水的。

在過去的四年之中,人民幣大約被稀釋了300%,相應的,物價也應該上漲300%。扣除生產力本身的發展系數,還應該有200%左右的總體物價上漲。發改委次次都預測錯誤,總以為產能過剩,而物價卻一漲再漲,其道理,就是因為沒有搞清楚“通貨”與“膨脹”的區別。迄今為止,中國教科書,關於通貨膨脹的描述仍然是錯誤的。

2)滞漲

搞清楚了“通貨”與“膨脹”這二個概念,我們也就不難解釋,教科書上一再宣揚,得意洋洋,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在70年代,無法解決“滞漲”問題。

所謂“滞漲”,是指這樣一種現象,一方面產能十分過剩,再不需要新廠新工人。而另一方面,物價卻不斷上漲。中國教科書將其歸結為“高失業與高通漲”,並指是資本主義死穴。

而事實情況,卻十分容易解釋。經濟有快有慢,一會產能不足,一會產能過剩,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所謂“膨脹”與“緊縮”交替出現。

而無論你是膨脹還是緊縮,“只要我濫發紙幣,物價總是漲的!”

70年代資本主義滞漲現象,其實解釋十分簡單,就是政府濫發紙幣。如果碰巧在一個膨脹的時期濫發紙幣,就會導致“產能過剩”和“物價上漲”二者同時並存的奇觀景象。

供求關系和房價物價有什麼聯系麼?其實並沒有什麼聯系,因為一個大型有序的帝國,其產能安排,已經十分深思熟慮,無論過剩還是不足,通常相差,不會超過1~2%個百分點,對物價的影響,只是個位數的漲落。

弗萊德曼說得好,所有的通貨膨脹,都是紙幣膨脹。這個世界真正讓人擔心的,不是物資財富房屋的空置數量,而是紙幣的增長速度。

因為我們深刻地知道,無論我們生產力發展得多高。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機器,能快得過印鈔機!

 迄今為止,中國教科書上,關於“通貨膨脹”的描述,還是完全錯誤的。

所謂通貨膨脹,其實是二個概念:

--濫發紙幣,稱之為“通貨”

--物資短缺,稱之為“膨脹”

二者只居其一,就可導致“物資/貨幣”的不平衡,從而導致物價上漲。

1)通貨與膨脹

所謂通貨膨脹,其實是二個概念。濫發紙幣,稱之為通貨。物資短缺,稱之為膨脹。這二種現象完全不同,完全不可混為一談。

否則必將謬之千裡,從而導致現實世界判斷錯誤。

舉個例子,被譽為“中國最愚蠢部門”的國家發改委,就總是在通貨與膨脹上面犯錯誤。作為發改委一個下屬機構,決策部門整天看到的分析報告,總是“中國五百六十個行業,全面產能過剩,沒有一個供不應求的部門”。

產能過剩,供大大於求,那該怎麼辦?發改委告訴我們價格要跌,國儲局依言照辦。於是在“銅期貨”上面輸得損手爛腳,被外資大行宰得如雛稚羊轱。

國儲局怎麼也想不明白,“產能過剩”物資過多,那應該價格下跌才是。國儲局從銅價$3300美金時開始做空銅期貨,自以為勝券在握,鬥戰泡沫。可現實世界,是國儲局大錯特錯,今天的銅價,早已超過$7500美金。

國儲局的錯誤,就因為他們沒有搞清“通貨”與“膨脹”的區別。

物資過多,稱之為“膨脹”,物資過少,稱之為“緊縮”。在中國的現實生活中,供大於求、產能過多、是大方向基本沒錯。

供過於求,則必然物價下跌。這句話說得沒錯,也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但將其直接引伸為“價格下跌”,則未免失之毫厘,謬之千裡了。

因為你所做的計量標準,並不是一般等價物。好比我們可以說,“棉花/黃金”上漲,“棉花/黃金”下跌。用黃金作計量標準,供大於求,供小於求,供求關系的傾斜是十分明顯的。

但如果我們用人民幣作計量標準,如“銅/人民幣”,效果就不那麼明顯了。因為人民幣本身,並不是一般等價物。其價值,隨著政府濫發紙幣,是會不斷被稀釋,不斷縮水的。

在過去的四年之中,人民幣大約被稀釋了300%,相應的,物價也應該上漲300%。扣除生產力本身的發展系數,還應該有200%左右的總體物價上漲。發改委次次都預測錯誤,總以為產能過剩,而物價卻一漲再漲,其道理,就是因為沒有搞清楚“通貨”與“膨脹”的區別。迄今為止,中國教科書,關於通貨膨脹的描述仍然是錯誤的。

2)滞漲

搞清楚了“通貨”與“膨脹”這二個概念,我們也就不難解釋,教科書上一再宣揚,得意洋洋,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在70年代,無法解決“滞漲”問題。

所謂“滞漲”,是指這樣一種現象,一方面產能十分過剩,再不需要新廠新工人。而另一方面,物價卻不斷上漲。中國教科書將其歸結為“高失業與高通漲”,並指是資本主義死穴。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