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長跑冠軍的選美論

2013-08-05 13:54:53

存續期滿3年的私募越來越多,要找到私募長跑冠軍並非難事。這個冠軍,就是展博投資旗下的“展博1期”,這個產品成立於2009年6月,存續期剛滿三年,截至2012年上半年,近3年收益率達102.92%,累計淨值202.62元。

這個收益遠遠超過同行——存續期滿3年的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數量達到246只,246只產品平均收益5.47%,同期滬深300(2247.263,1.90,0.08%)指數下跌22.26%。

我與“展博1期”的基金經理陳鋒還比較熟悉,他說自己沒什麼太多竅門,主要還是對凱恩斯“選美理論”的理解與運用。

這個“選美理論”最早是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的。在他們那個年代,有個很受大衆歡迎的“選美會”。這個“選美會”與現在電視上的不同,僅限於在報上刊出參選美女的相片,讓讀者投票決定什麼美女當選。

報紙上刊出一百幀相片,由讀者從中選出幾名大家認為最漂亮的美女。誰的選擇結果與其他參加競猜者的平均愛好最為接近,誰就得獎。

這種情形下,每名競猜者都不選他自己認為最漂亮的人,而選他以為他人認為最美麗的人。每個競猜者都持此想法,於是他們都不選自己認為最美麗者,也不選一般人認為最美麗者,而是運用智力,推測參與競猜者認為最漂亮者。

在這樣的選美投票中,投票人投自己認為最漂亮的美女一票是不足以言勝的,正確地預測其他競猜者的可能動向才能穩操勝券。

在凱恩斯看來,在這種遊戲規則面前,最直接但是沒有效率的策略是選出自己主觀上覺得最美的美女。更高明的策略是,通過對所有參賽者審美情趣和心理的分析,選出最有可能被最多人選中的美女。

這種邏輯會不斷推演,畢竟參賽選手都是具有理性判斷能力的個人,大家很快發現最優的策略是預測大家互相估計的結果,最後比賽不是在選“最美”的,而是在選“最有可能被最多人選擇的”。

陳鋒非常偏好這個策略,他們在股票投資上,和“選美競賽”這種分析方法類似,股票的價格不應該建立在個人對該股票的價值分析之上,因為沒有人能夠確切知曉影響未來收益前景和紅利支付的因素。他認為,“大多數人所關心的,並不是對投資對象企業在整個生命週期内的可能收益做超長期的預測,而是稍稍先於公衆預測到傳統估值基礎發生的變化”。

陳峰說,股票市場是個最具有群體效應的戰場,“選美理論”幫助他們更好的把握趨勢,提前贏得機會。

這個選美理論具體怎麼操作呢?陳峰含蓄地說,這個對投資的理解是一整套的體系和框架,具體的策略和行動會在這個體系和框架下進行。首先,在這個框架下,趨勢是第一位的。比如他們先從貨幣、產能等“選美體系”判斷市場趨勢。比如用“單一規則”判斷經濟好壞,這是借鑒弗裡德曼的說法,當代一切經濟活動都離不 開貨幣信用形式,一切經濟政策的調節都是通過貨幣的擴張或收縮來發揮作用。一切經濟的變量,都和貨幣有關系。貨幣推動力是說明產量、就業和物價變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貨幣推動力最可靠的測量指標就是貨幣供應量。

如果市場沒什麼機會,那就把倉位降到最低。接著,就是看市場最近看什麼 風格,從而選擇個股。比如看市場偏好週期,偏好消費,還是偏好別的,與投機跟風不同的是,他們更關心這種偏好最好是中週期或者長週期的風格,因為太短的風格很難操作,他們一旦選擇個股,對這只股票的上漲空間判斷也會有一定要求,因為太小的空間沒法操作。

他們的方法就是在市場好的情況下尋找到選美闆塊,選出空間最大的個股,然後靈活操作。比如2012年,白酒就是這樣的選美闆塊,自然不乏“美女”股。

陳鋒非常尊敬圈内一個非常低調的高手——前鵬華基金投資總監李國非。他們的投資體系同為“選美理論”。陳鋒認為,“個人覺得他是A股市場最懂股票投資的 人了。”說到為何不是很知名,陳峰說,不知名的人才真的懂投資,“真正理解投資的人是不會高調的,會有敬畏之心。”聽說目前李國非在自己做私募,但不公開發行產品。李國非曾對趙丹陽清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雖說可能趙丹陽用他的估值體系發現3500點以上估值無法接受,但失去上漲幅度最大的一段還是非常可惜。

在陳峰、李國非這樣擅長“選美理論”體系的私募看來,股市的波動性非常複雜,也非常吸引人,“選美”是能掌握好股市波動規律與選出投資方向的理性工具。■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