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法幣的發行集中到中央銀行。由於國民黨政府完全控制了金融事業,其發行法幣又沒有限制,這就為法幣不斷出現通貨膨脹鋪平了道路。在法幣改革前,1934年底全國主要銀行發行的兌換券總計約5.6億元。到1936年1月,即法幣改革後2個月,已增至7.8億,此後更是猛增,至1948年8月21日已達6636946億。與此同時,物價上漲得更快,如以1937年6月重慶物價指數為1,1948年8月21日上漲至1551000。而上海物價比重慶更高,如以1937年6月為1,則1948年8月21日為4927000。當時有人說,戰前能買一頭牛,這時只能買1/3包火柴。
(三)金圓券。在法幣已走到了絕境時,國民黨政府為了作垂死掙紮,於1948年8月20日發行了金圓券。此券由中央銀行發行,法幣按300元合金圓券1元收兌。企業及個人持有的金銀外幣限期兌換金圓券,違者沒收。金圓券發行限額為20億,發行準備必須有40%為金、銀、外匯。
金圓券表現上是金匯兌本位制,實際上是一個騙局,因為黃金收歸國有,外匯不能買賣。相反,國民黨政府借發行金圓券大規模掠奪了人民手中的金銀外匯。據統計,從1948年8月23日到10月31日,中央銀行收兌的金銀外匯約合2億美元。
金圓券原定限額發行,但不到3個月,即1948年11月底已發行33.94億。於是宣佈取消限額,此後發行額直線上升,到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已達51612.40億。與此同時,金圓券面額從一元一直發到五十萬、一百萬。物價也一日數漲。上海當時一商店曾一日改換商品標價達16次之多。各地發生搶購風潮,暗地則以銀元交易。1948年8月到1949年5月,金圓券的發行增長了307124.3倍,同期上海物價上漲了6441361.5倍。金圓券僅發行9個月,就變成了廢紙,這在世界貨幣史上是罕見的。國民黨政府12年中發行法幣和金圓券,從全國人民手中掠奪去了150億銀元。隨著金圓券的垮台,國民黨也就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趕出了大陸。
價值規律的基本内容與表現形式;價值規律的作用。
價值規律是一切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客觀規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價值規
律是通過價格圍繞價值波動表現出來的。在市場上,發生價格與價值相背離主要是市場上的商品供給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供求變化會影響價格,價格波動也會影響供求。
價值規律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調節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各部門的分配;二是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三是導致商品生產者在競争中優勝劣汰。
3/3 首頁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