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匯率就會停在外匯市場的平衡點上。當美元變得更貴的時候,要進口美國商品、服務和投資時,中國就得支付更多的人民幣,於是對進口的需求就會下降。現在人民幣便宜了,外國人購買我們的商品會付少些,他們就想買更多的中國商品。自由浮動匯率就是這樣週而複始地運轉著。美國在70年代中期和裡根政府早期,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在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後的幾年中,都試行過自由浮動匯率體系。
這也許是對佈雷頓森林體系固定匯率制的一種反動。當時各國都避免對外匯市場作任何實質性的幹預,而是允許市場去決定其貨幣的價值。
在自由浮動匯率中,政府是完全被動的。但在實際上,那些實行純粹自由浮動制的國家先後都暴露出各種弊病來。為時不久,各國政府就開始插手外匯交易了,它們用買賣貨幣的方式去阻止匯率的急劇勞蕩,以保持官方宣佈的與別國貨幣之間的平價。於是我們就有了浮動匯率的另一種形式,即管理浮動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以後直到今天,大多數國家都採用這一體系,包括美國、日本和英國等。在這一體系之下,國家除了買進和賣出貨幣以減少外匯每天的波動外,有時也會作些體制上的幹預。1973年以後,英國、加拿大、日本和美國都經常採用這一手段。
目前,我們看到許多不同匯率體系同時並存。西歐國家自成一個貨幣體系。
自1973年以來,三個主要貨幣區--美元、日元和歐洲貨幣--或多或少都反對對方的自由浮動。許多國家、特別是小國,都把它們的匯率與大國貨幣挂鈎。這些貨幣集團、包括歐洲貨幣體系,都允許它們的貨幣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作靈活調整,以穩定其匯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貨幣作為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別國貨幣的手段,是貨幣職能在當代的一種延伸。外匯市場的匯率往往是由貨幣的供求關系決定的。金本位制在三四十年代由於世界經濟的沖擊退出了歷史舞台。以美元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取而代之。這是一個固定匯率但又可作適當調整的體系。這一體系對穩定世界金融、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70年代初隨著國際外匯流通量的激增,隨著美國經濟地位的相對下降,嚴重的通貨膨脹帶來了美元貶值,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矛盾激化,佈雷頓森林體系壽終正寝。隨後世界市場進入了浮動匯率、特別是管理浮動匯率的時代。浮動匯率制一度促進世界貿易和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但外匯市場畢竟受到經濟發展的制約,時興時衰,不時地在那兒捉弄著弄潮兒。人們設想過世界貨幣,但特別提款權顯然成不了氣候。人們還在争論,還在探索,到底怎樣的外匯體系是最理想的?崇拜黃金的人還想回到金本位去;看到70年代浮動匯率好處的人則針砭任何政府幹預,鼓吹徹底的自由浮動匯率。最近又有人著書立說提倡取消各國貨幣,建立大一統的世界貨幣,這樣外匯市場的一切辛酸苦辣,一切投機鑽營,都會隨之煙消雲散。但是,這種想法也許太遙遠了吧,眼下就連歐洲共同體内部還統一不起來,今秋的貨幣危機竟然使英國、意大利不得不退出歐洲貨幣體系。
看來我們現在只能說:良方難覓,沉疴尤在。然而,不管怎樣,外匯市場還是真正地建立起來了,而且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4/4 首頁 上一頁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