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食物鍊【關於幸運集團】
在每一“交易回合”裡,確實實現了“賤買貴賣”策略的人是少數,分佈在金錢意義上的贏家一端的極點,形成塔尖;剛好相反地“貴買賤賣”的是多數,分佈在金錢意義上的輸家一端的極點,形成塔基;那些做的不那麼好的和做的不那麼壞的則依次分佈在塔尖和塔基之間的各個層次,人數衆多。這樣,形成了按交易成績級別劃分的交易者人數分佈的金字塔結構。
依據在特定期間的所有回合的總成績,也會形成類似結構,而且内容大致穩定(即輸家和贏家的身份、層次變化不大)。
交易成績實際上有收益率(好看)和收益額(好玩)兩個種類,金字塔也相應地有這兩種性質的金字塔。很明顯,好看金字塔的塔尖人物如果維持一定規模且保持穩定發展,將來達到好玩金字塔的塔尖就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好玩金字塔的塔尖人物,往往並不同時站在好看金字塔的塔尖。現實中争奪激烈的大多發生在好玩金字塔的影子裡。
因為一定的範圍内(80%?90%?不易測定;也要看具體市場、具體時期),交易的性質是零和遊戲,大家賺的只是別人的錢,所以,這個結構基本上也是市場食物鍊的結構。
市場領袖悖論【關於價格預測】
價格運動在領導功能中的角色,並不排除特定個體對投資群體心理的影響。確實,一個發言人出面發佈成功群體的信念,極大地放大了最近價格運動的效果。每時每刻,某一市場上,某些交易者或投資顧問確實因為“正確地把握了市場方向”而獲得聲望。通常,這種聲望或者來自在無人信服時作出對市場的精確預告(或號召),或者來自比任何人都更長久地堅持正確的特定市場觀點。在市場價格趨勢的某些時刻,情緒實際上被這一類個體所影響。
但是,對發揮這類領導功能的個體,有兩點重要認識需要明確。第一,註意力向來只給予那些已經獲得聲望的個體——很少人會相信一個新出世的“大師”所作的首次預言,不論那些預言事後證明何其精確。第二,一個特定的個體在通常意義上去影響價格運動會變得越來越困難。這種悖論的發生是因為“越多的人相信一個趨勢,留下來堅持它的人就越少”。一個“成功的號召”遲早會因為太多人相信而走向自己的反面,這個號召所推動的價格運動很快就會逆轉,一大批追隨該領導者的個體將會產生虧損。辛苦贏得的聲望很容易就會失去,而一旦失去,就很難挽回。
上帝換鎖效應【關於交易方法】
不要過於炫耀手中的利器。不要做太多去證明什麼。一旦你說服了足夠多的人頭或者特定量的資金,你的黴頭就在不遠處等著你了。交易系統的成功恰恰就是導致它失靈的原因,正是它的流行消滅了它的贏利性。所以,要記得把握分寸,適可而止。
某種“穩定”獲利的方法可能“存在”,也可能被你發現。但是任何方法、法則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從不存在金律。換言之,一旦你認為自己找到了開啟市場的鑰匙,總會有人來更換把門的鎖。成功的投資需要想象力、獨立思考、忍耐力和一點叛逆精神,而非機械地跟從法則。
第一定律金字塔食物鍊【關於幸運集團】
市場簡介
世界各地金融市場的有形結構和市場交易結算的機構設置差異萬千。許多市場集中在稱作“交易所”的有形的場地中,其他市場則純粹是由有意買賣的雙方通過電話聯系來建立的。不過所有的市場都有其共同特徵。最重要的、也是非常奇怪的特徵是:實際上很難辨別構成市場“群體”的有形的人群。投資大衆遠比站在交易所的交易池裡的人們或任意時間通過電話實際作成交易的人們更廣大、更無定形,也更難以組織。
投資者個體
在投資階層中的基本單位是投資者個體。實質上,投資者就是任何持有交易頭寸的人。“交易頭寸”一詞有兩個含義,因為它可能反映市場價格將走高或市場價格將走低的觀點。在前一場合,投資者就是“多頭”或看好市場,而後一場合中的投資者就是“空頭”或看淡市場。亦即看多的投資者擁有一項股票、債券或商品,或是擁有在未來某一時間對上述證券的權利。相應地,看空的投資者或是持有現金(或其相等形式,如銀行存單等)在等待購買證券的時機,或是持有一項投資,保有其在未來某一時刻賣出存貨的權利。
投資者個體可以是為自己做交易(私人投資者),也可以是為一個組織做交易(機構投資者)。投資者的目標是在優先分離投資資本和收入的前提下,使總體回報最大化。簡言之,分離資本和收入的原因有如下幾條。每個投資者都面臨特定的稅制和未來的責任(取決於他的年齡),同時也有接受風險的自然態度。稅制因素幫助決定短期内是否優先投資而擱置收入,未來責任則幫助決定長期内是否優選投資。但是,最重要的考慮是投資者接受風險的程度,不論時間長短,單看他如何看待不確定資本利得的可能性與固定收入的可能性。
操作策略
投資者個體為争取最大化的總體回報所用的策略是,在市場價格上漲之前先行買進證券品種,在價格上漲之後賣出獲利。在這個問題上因參照短期存款利率或是“全面投資”頭寸的不同而有不同策略分類。私人投資者落入前一分類,只是簡單地希望低買高賣。由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委托的一些機構投資者,屬於後一分類。這些投資者個體可能於有限的時間内持住所購買的品種以保證他們至少買得便宜。另外,他們也可能從效果不盡人意的品種轉而投資表現更佳的品種。對任何分組來說,基本哲學完全一致:賤買貴賣。
多頭和空頭
接下來投資階層更高一級的單位由兩組投資者構成:“多頭”群體和“空頭”群體。多頭群體期望證券價格上漲,空頭群體則期望價格下跌。我們已經發現群體不必由有形的團體組成,而是心理學上的現象。在金融市場上的群體尤其如此,不論是群體的哪種類型。多頭群體或空頭群體的成員都有一個有關證券品種未來價格的信念,而且他們通過交流網絡可以相互聯系。報紙、電視、電話和市場通訊(現在又多了一個飛速發展的互聯網)都在提供這種專業化的或個人生活中日常發生的直接接觸。這種網絡接觸促成具有價格敏感性的信息的傳播和吸收,使想法接近的個體們可以相互聯絡。
價格變動的機制
金融市場中觀點完全對立的兩個群體的出現,保證了在投資競技規則範圍内沖突狀態的存在。存在緊張狀態是群體思想和相關行為的催化劑,而沖突狀態的存在當然又保證了緊張狀態的存在。如果每個人在同一時刻抱著同樣的想法,將不會有“市場”一類的東西存在,也不會有刻度化的價格運動存在——價格即使有變化,也只是隨機性地上下跳躍,而且沒有人願意交易。正是對於價格未來歷程不同觀點的影響和多頭/空頭沖突需要假以時日來解決的事實,保證了價格循序漸進地上下運動。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