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有一個古老而充滿敵意的笑話說:華爾街是這樣一條街,它的一端是一條河,另一端是一座墳墓。”
地理上的華爾街
美國一本關於華爾街的暢銷書《客戶的遊艇在哪裡?》中,引用了這麼一段話:
“美國有一個古老而充滿敵意的笑話說:華爾街是這樣一條街,它的一端是一條河,另一端是一座墳墓。”
地理上的華爾街的確是一條長不過500米的小街,它的最東邊是紐約的東河,最西邊是華爾街的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就埋葬於此。華爾街的名字Wallstreet,來源於早年定居紐約的荷蘭裔移民為抗擊英國人入侵而修建的一道木栅欄牆。這個笑話一方面說明富可敵國的華爾街在地理上不過是一條區區小街;另一方面,它折射出美國社會中一直存在一種對華爾街厭惡和嘲諷的心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華爾街是一個自私、貪婪和充滿罪惡的地方。
《客戶的遊艇在哪裡?》出版於1940年,講的是二十世紀早期在華爾街上發生的故事,作者是一位華爾街著名的股市操盤手,叫弗裡德裡克·施威德。他在徹底厭倦了華爾街的生活後離開了華爾街,寫作了《客戶的遊艇在哪裡?》這本書,引起轟動。他在引用了這個笑話後補充道,“這個笑話雖然十分生動,但卻並不完全。它忽略了兩者之間的‘幼兒園’。”他的意思是說,華爾街就是位於一條河與一座墓地之間的“幼兒園”。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覺得,在股市每天的漲漲跌跌中,華爾街的人們所作所為非常愚蠢和可笑。
無獨有偶,50年之後的1989年,出現了另外一本有關華爾街的暢銷書《說謊者的撲克遊戲》,作者叫邁克爾·劉易斯,和施威德一樣,他也是一名厭倦了華爾街的生活之後離開華爾街的出色操盤手。在《說謊者的撲克遊戲》一書的卷首,邁克爾·劉易斯也同樣引用了這段話。
兩本書前後相隔了50年,華爾街的形象在這50年裡似乎沒有太大的改善,在很多美國民衆的心目中,華爾街依然是一個金錢的遊戲場所,是一個富人的天堂。
真正意義上的華爾街
雖然,地理上的華爾街非常小,而在真正的意義上,華爾街是美國的資本市場乃至金融服務業的代名詞。
毫無疑問,現在當我們說起華爾街,是指這個真正意義上的華爾街,它早已遠遠超越了這條小街,也超越了紐約市最繁華的市區——包括華爾街在内的紐約金融服務區,而發展成為一條遍佈美國全國的金融服務網絡。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華爾街已經跨越了國界,擴展到全球的各個角落。所以,真正意義上的華爾街,不僅包括每天在華爾街上忙忙碌碌的幾十萬人,也包括遠在佛羅裡達的基金經理、加州“矽谷”的風險投資家或美國投資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員,等等。事實上,作為美國金融服務業的總稱,華爾街實際上已經代表了一個自成體系的金融帝國。
經典政治學給世界強國所下的定義為:“其利益必須被其它國家所考慮的國家。”因此,今天的俄羅斯雖然經濟非常落後,但它仍然是一個世界強國。按照同樣的道理,華爾街本身也已經強大到了一個世界強國的地步,盡管它並不是一個主權國家。根據2004年美聯儲數據,美國的資本市場(也稱作證券市場,通常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等)的規模已遠遠超過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2004年,美國股市的市值達到17.2萬億美元,是美國GDP(12萬億美元)的143%;美國債市市值達到36.9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的308%。而在更早些的2000年,這兩個數字還要更高些。
2001年9月11日,位於華爾街附近紐約金融區的世界貿易大廈遭到恐怖襲擊,紐約交易所停止交易,這一刻,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幾乎停擺,華爾街這個金融帝國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歷史上的華爾街
華爾街的歷史長達三百多年,又與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其它重大事件相互糾纏,錯綜複雜。簡要地概括,它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歷史階段,中間穿插了兩個轉型期和三次戰争,其發展還受到兩種針鋒相對的理念的影響。
第一階段:華爾街的童年期
華爾街的童年期是從1653年到十九世紀末期。現在的紐約(NewYork)最初是荷蘭殖民地,是荷蘭裔移民的聚居地,當時叫做新阿姆斯特丹(NieuwAmsterdam)。普遍將新阿姆斯特丹市政委員會成立的那一年,即1653年,當做華爾街童年期的開始。
紐約早期的迅速發展和金融業在紐約的興起,與荷蘭人的商業精神有相當大的關系。盡管資本主義的早期萌芽是從文藝複興時期的意大利開始,但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是到了17世紀中葉在荷蘭逐漸完善的。當時的荷蘭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金融體系,包括銀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等,金融體系的發展催生了荷蘭的經濟起飛,使得這個面積很小的歐洲國家,一度成為了世界強國之一。當荷蘭人移民到北美,他們將資本主義的商業精神帶到了新阿姆斯特丹。
在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國人攻陷,這個城市從荷蘭人手裡轉到英國人手裡,並被命名為新約克郡(NewYork,簡稱紐約),以獻給當時的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和繼承人,約克公爵(DukeofYork)。但是紐約的市民保持了荷蘭人熱愛商業、熱愛掙錢的文化。今天在紐約工作和生活的人,還能體會到紐約這種崇尚金錢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商業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往往對金錢越崇尚。
1776年,美國建國,非常巧合的是,同一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系統描述市場經濟的著作。當時,獨立戰争剛剛結束,漢密爾頓發行了大量的新國債,以替代原來的舊國債,一下子在紐約市場上增加了很多可交易的品種,市場迅速擴展,很快就出現了現在的紐約股票交易所的前身----紐約股票交易委員會。
由於當時的交易量激增,人們不僅在交易所内進行交易,也在交易所外的路邊進行交易,這就是所謂的場外交易。在場外交易的經紀人,可以站在交易所的門口聽場内的報價,以獲得最新的信息,而不用交納會員費。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也為了防止經紀人在交易佣金上進行惡性競争,經紀人聚集在一起,相互約定,保證在為客戶提供證券交易服務的時候,收取不低於0.25%的佣金。這就是《梧桐樹協議》,這個協議本質上是經紀人的價格聯盟。現在大家通常認為《梧桐樹協議》在1792年的簽訂是華爾街正式起步的標志。
為銀行和運河發行的大量股票和債券推動了早期美國資本市場發展。這個時期最出名的事件是伊利運河的修建,它將美國的五大湖區和紐約連接在一起,使得美國中部到紐約的物資運輸成本降低了二十倍,這大大地繁榮了紐約的經濟。伊利運河的巨大成功引發了美國各地開挖運河的狂熱,而為開挖這些運河而進行的大規模融資活動,迅速地擴大了美國資本市場的規模。
1/5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