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紐約可可交易所成立。同年,在CBOT自動收報機取代了較慢的摩爾斯電碼開始投入使用。
20年代末,交易所處於大搬遷期。1856年建立的堪薩斯城期貨交易所遷移了兩個街區,搬到堪薩斯市溫都特一處更大的場所。1928年4月25日,CME也換了一個值得自豪的大場地,搬到了華盛頓的富蘭克林大街,擁有了一個占地兩層,面積達5000平方英尺的交易池。在這裡,載有新聞消息與最新報價的黑闆圍滿了三個交易池四週。CME在該處交易了45年,這是它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處交易場地。
1929年,CBOT搬到了位於克拉克大街的一處臨時場地交易,並對位於芝加哥拉薩利大街街尾的CBOT大廈進行規劃裝修,CBOT於1930年入駐新場地,1967年,這個場地被命名為歷史名勝。1929年,CBOT的席位費漲到了62500美元,這一價位直到1973年才被突破。
---------------------------------------------------
期貨百年風雲錄(三)----30年代:大蕭條籠罩下的年代
1930—1932年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歷史上表現最差的時期。道指在1929年10月28、29兩日内急跌了23%以後,1930年下跌了34%,1931年更創紀錄地下跌了53%,1932年又下跌了23%。
還留有20年代黃金歲月印記的是CBOT大廈這一標志性建築。一直到1955年,這座45層高的建築仍是芝加哥最高的建築,其19000平方英尺的交易大廳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廳。
盡管經濟蕭條,但紐約與芝加哥的黃油與雞蛋交易興旺發達。在1931年裝備了自動收報機後,現貨商們一邊在NYMEX進行現貨交易,一邊關註著通過自動收報機傳來的芝加哥的期貨價格,一邊通過電報對他們在中西部的經紀商發出指令。30年代,NYMEX涉足家禽市場,並經營著活躍的家禽現貨交易。
1933年3月6日至13日,因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宣佈銀行放假,CBOT暫停了交易。羅斯福同時宣佈禁止美國公民私人擁有黃金。同年7月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在紐約開業,交易白銀與銅合約。COMEX還熱切地希望開展黃金交易,但直到1974年12月31日,這一願望才變為現實。
在為加強證券監管而成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兩年後,1936年,美國才以《商品交易所法》取代了《谷物期貨法》,並成立了商品交易所委員會。商品交易所委員會作為聯邦政府管理機構,專司對期貨市場的監管。新法規同時禁止一些農產品的期權交易,這一規定維持了將近50年。有關方面在新法規下採取的主要行動之一,是控告大谷物商Cargill公司操縱玉米市場,企圖逼倉。結果Cargill公司雖然仍被允許從事期貨交易,但該公司總裁被取消了在各個谷物交易所的會員資格,並被暫停了交易權,直到1942年才被恢複。
期貨百年風雲錄(四)----40年代:二戰帶來價格管制
1940年德軍入侵巴黎後,小麥價格在盟軍投降可能導致戰争很快結束消息的刺激下暴跌,小麥未平倉合約在六日内驟減了3700萬蒲式耳。據美國商品交易所委員會的統計,從1943年7月到1944年7月,美國國内市場根本沒有玉米交易,直到1944年8月,才有100萬蒲式耳(200張合約)交易發生。大豆期貨市場於1943年3月關閉,直到1947年7月才重開。
1941年,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一個星期,NYMEX推出了土豆期貨,日後該品種發展成了NYMEX的龍頭品種,歷經30年而不衰。然而,由於戰争沖淡了人們的交易興趣,1945年,土豆僅成交了80張合約。第二年,戰争結束後,交易量急劇上升,達到近16000張。1948年3月,僅一個月的時間裡,土豆交易量就達到了4000張,該紀錄保持了近四年。在土豆期貨大獲成功的鼓舞下,NYMEX於1948年又推出了洋蔥期貨。
在1942年與1943年,CBOT年交易量連100萬張也未達到,1946年7月17日,谷物交易量創下了歷史最低紀錄。1946年,玉米交易了132289張合約,高於小麥55591張的交易量,自1921年以來首次超過小麥,成為CBOT最主要的交易品種。然而玉米的這一主導地位並未能保持下來,在市場一切恢複正常後,直到1965年,玉米交易才再次超過小麥,處於優勢。
戰争過後,市場對雞蛋期貨合約的需求減小了。據NYMEX歷史記載,鋁制頂棚雞舍的出現,使雞舍得以長年保持恒溫,因而在一年12個月中,雞都可以產蛋,不再像過去僅有3、4、5月份產蛋,這使雞蛋的季節性套保需求消失了。
期貨百年風雲錄(五)--50,60年代:交易所管理體制日臻成熟商品期貨空前豐富
1953年,CME創設了交易所總裁一職以管理交易所日常運作,伊瓦瑞特B.海瑞斯(EveretteB.Harris)辭去了CBOT秘書的職位,出掌CME。三年後,也就是1956年,CBOT首次雇用了非會員的付薪總裁——RobertC.Liebenow——過去,此職位由選舉出的交易所會員擔任。1960年,約翰·克拉蓋特被任命為NYMEX首席執行官。
1956年,NYMEX引入了鉑期貨,當時,鉑是惟一一個價格不受政府管制的貴金屬。
在大洋的另一邊,倫敦商品交易所(theLondonCommodityExchange)於1954年開業了。交易商聚集起來形成市場協會,定期進行可可、咖啡和原糖交易。二十年後,當這個交易所重組為一個非營利性公司時,在此交易的商品已擴展到還包括石油、豆粉、植物油和橡膠。
1955年,由紐約商品交易公司協會發展而來的期貨業協會(FIA)成立了。
60年代:商品期貨空前豐富
60年代早期,期貨市場發生的值得記述的事件之一是悉尼的羊毛期貨交易所成立,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悉尼期貨交易所。科萊·豪是一個終生從事羊毛貿易的商人,倫敦市場的遠距離與時差帶來的不便令他極為厭倦,在他長達十年的堅持下,澳大利亞自己的交易所終於在1960年5月開業了。據傳,勤於思索的豪於1966年即曾向同僚們建議推出一個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合約,實際上這一合約直到1983年才面世,比股指期貨在美國登場亮相晚一年。然而在悉尼上市的全部普通股價格指數期貨確實是美國以外最早上市的股指期貨。
在芝加哥,CBOT的會員1968年提議進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交易,該合約打算採用現金結算。但這一動議很快被打消了,原因是交易所的法律顧問米爾頓H.科恩(MiltonH.Cohen)律師認為,這可能觸及該州的賭博法。然而CBOT將交易股指期貨的創意變通為設立一家交易上市股票期權的交易所。5年後,1973年4月6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開業了。
1961年CME推出的凍豬腹肉合約獲得巨大成功,從而鼓舞交易所推出更多的肉類期貨。1964年CME舉行了活牛期貨首日交易儀式,將活牲畜引入到自己的期貨交易池,此舉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緊接著,1966年,活豬期貨推出了,1971年,飼養用小牛期貨面世。直到20世紀行將結束,60年代CME推出的這些肉類期貨仍在正常運行,這證明,不可儲藏的易腐商品也是可以進行期貨交易的。
2/5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