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的止損之路

2011-10-12 08:59:15

“我又止損錯了!”,

“一出逃就大漲了!”,

“呵呵….我從來不止損!”。

。。。。。。

這些都是我們在交易市場上經常聽到的抱怨之聲和得意之詞。

在風險投資中,道升認為,堅持和不堅持止損策略是原則性地大問題,止損出錯只是堅持大原則下的一個小問題,沒有大礙。對於從來不止損的人來說,他們的買賣行為其實與掩耳盜鈴沒有本質的區別,以為套上了不是虧損,只有平倉了才會產生虧損,這種虛虧的想法實質上大錯特錯也!

但是,聲明“不止損”贏利的人也是有的。163財經論壇上一位網友說他從來不止損,他說他每次買入股票時只買入很小的倉位,即使套上了,他也從來不止損。他說他最近幾年炒股的收益率都在銀行年利率2倍以上。

好!有了案例我們先來一起分析一下這位仁兄的操作手法。

假如我們先把資金分成20份,每份資金占總資金的5%。如果每份資金全部買一種股票,那麼倉位只有5%,就算這只股票被套住了,理論上“爆倉”時最大極限虧損為5%。但事實上股票市場沒有爆倉風險,輸掉50%的價位虧損已經不得了了,這時的虧損也只有總資金量的2.5%。從實用角度來講,這種方法不止損完全可以保證每只股票的損失不會超過總資金的3%策略!

細細品味之後,道升發現這種大規模分倉組合炒作股票的方法如果從來不止損的話也會造成嚴重的問題。

1、如果每只股票套住了都不平倉,只要交易商不是100%的成功率,那麼必然會造成被套牢股票越來越多,長期被套的資金可能會遠遠超過50%或者更多。

2、一只股票被套,虛虧不會超過2.5%,但5只被套就會造成12.5%的虛虧。這樣做從長遠來看違背了止損保住本金的基本原則。

3、如果在熊市中,一只只股票都被套上了,都不平倉,結果肯定是一場悲劇。

筆者認為,163這位仁兄的說法不夠準確,他不是從來不止損,他一樣有止損行為,只是他自己一時半會兒沒有明白過來。

道升分析後認為,他這種炒作方法的本質是炒作指數。當他認為指數上升時分倉買入許多只股票,在指數下跌時全部一次性平倉或者先平掉虧損的和沒有潛力的股票(分步平倉),然後決定最後逐級平倉。這種大規模分倉炒作的好處不用過分要求研判個股,對個股研究要求不太高,不對個股設止損位。但是在行情中不可能精心照顧這麼股,對個股的買點和賣點不可能精準。如果這類交易商發現大盤見頂了,他會一次性地大規模平倉,把盈利股和虧損的股全都斬倉出來。所以他所說的從來不平倉事實並不存在。

指數上漲多數股會上漲,指數下跌多數會下跌。這種大規模分散投資的好處在於指數上漲時盈利的穩定性比較好,但盈利水平一般不會太高。在大盤指數下跌時,要耐心等待,一定不能進場!

對技巧和技術不感興趣的人,只要能盯緊指數大盤,利用20份分散投資做一波行情,一定會盈利。這也是一種可行的實在方法。

道升今天要聊的是另外一種情況。一般的炒手一波行情最多只做3只股票,有些快槍手只做1只股票,他們重點參與個股炒作。在這種情況下,在進場前對個股設置止損位十分必要。那麼為什麼有不少人對止損深惡痛絕呢?原因是沒有選擇好止損位置。

道升經過理論的探索和實戰的總結,只用一句話概括出止損位置制定原則:

“止損位置的選擇一定要反映出行情已經逆轉的結果信息!”

經常止損出錯的人應該閉上眼睛多念幾遍“道升的止損位置制定原則”,體會一下它所透露出的真實含意。在不能真實反映出行情已經逆轉的地方設置止損位當然會經常性地或者習慣性地出現止損失敗的問題。

再提醒一次讀者,止損原則一般只用於第一次開倉的時候,以後運用正金字塔加倉原則加倉和減倉。對於加倉籌碼的減倉一般不使用止損原則。這樣在常規持倉的過程中不容易被主力震出來。許多人把這兩項混淆在一起。在全勝的情況下有許多減倉門派和方法,這些都不是本帖要講的話題。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