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看一下典型的“期望理論”試驗。對於提問1和提問2的回答可以找到答案。
(提問1)A:確定可以獲得80元;
B:以85%的概率可以獲得100元,而以15%的概率什麼也得不到。
(提問2)C:確定要損失80元;
D:以85%的概率將會損失100元,而以15%的概率將會絲毫沒有損失。
根據試驗,大多數人的本能反應是A和D。如果按照期望效用的觀點,A與C是一致的,如果選擇A,同樣也會選擇C、而不是D。A的期望值要小於B。可人們往往會選擇可靠的收益機會;同樣,C的期望值要高於D的期望值。人們在這時更傾向於接受較大的虧損。
上述這些現象屬於心理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内容。在這中間,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既不像學術分析理論中假定的那樣符合概率分佈的“風險中性”原則,也不向期望效用理論要求的那樣,嚴格按照期望效用做出選擇。而是在獲利的領域裡,人們會天生選擇利益較少的穩定獲利機會;在形成虧損的同時,人們的選擇標準會變成傾向於賭博的心理。在這個角度來說:人類是天生認賠的!
同樣,我們可以註意到與此有關的衆多選擇中存在著不均衡的現象。心理學家歸納為:
(1)收益期望值(u)與風險承受能力(f)的均衡:
3×Ln(u)/Ln(f)=K
(2)被動型風險(BF)與主動性風險(ZF)的評價:
BF/ZF×1000=K
公式一的含義是:收益期望值增加時,所能承受的風險不是相應成比例的增加。而是對風險的判斷一下子變得寬容了,市場中出現的多次泡沫經濟都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公式二的含義是:即使相同的風險,當其與自身的主動性有關時,或有自身的行為所致時,在感覺上會有1000倍的差別。市場中的風險多數與主動性有關。
通過以上的這些簡單事例分析,投資人在形成自身的操作體系時必須要面對一系列常規理論中並沒有很清晰展開的環節。
以上是我個人關於資金管理、不確定性、效用的一些理解與思考,未來還會慢慢貼出來有關的内容。希望得到大家的指點。
4/4 首頁 上一頁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