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未來——論巴菲特

2011-08-17 08:41:34

解讀巴菲特的書籍和文章可謂汗牛充棟。但大多鑽入價值投資理論的牛角尖中,得出的結論總是不能令人信服。關鍵一點,巴菲特長線持股的信心何在?兩種觀點居多:一是巴菲特超人一等的堅強毅力。但毅力一說有循環論證之嫌疑。毅力一方面關乎人的性格,即人格,但更重要的一方面還是來自於信心。喪失了信心,再堅強的毅力也會在漫長的熊市消磨中因為承受不住内外的壓力而最終崩潰。二是價值投資理論。在巴菲特1956年懷揣著100美元組建他的投資基金時就對價值投資理論充滿如此之強的信心是不合乎邏輯的,他的兩位導師、價值投資理論的創建者格雷厄姆和費雪一直以來戰績並不佳。說句大實話,如果沒有美國股市長達半個世紀的超級大牛市,長線持有就是一個超級大笑話,價值投資也不可能創造巴菲特神話。美國股市超級大牛市才是巴菲特的信心所系。脫離了這個基本事實去解讀巴菲特,最終只能是盲人摸象。

老實說,一直以來我對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一點也不感冒。對比江恩理論卓越的預測能力,價值投資理論不過是見大巫的小巫。在我一直以來的看法裡,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迹完全奠基於美國超級大牛市,是時代創造了巴菲特。但是,有一天晚上,當我一邊在街頭漫步,一邊思考操盤境界的時候,我被我自己突然冒出的一個念頭震驚了:如果美國股市超級大牛市本身就在巴菲特的意料之中呢?

也許沒有幾個人會贊同我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想法,認為是經不起推敲的。巴菲特能夠看穿未來嗎?不可能。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巴菲特每次入市都不是最好的時機,如果他能看穿未來,還會每次都被套牢嗎?

但當我看過數百年的股市走勢、上千年的物價走勢後,我對我的想法更堅定了。實際上,像巴菲特那樣看穿未來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得到,那不需要什麼驚人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技術分析本領,完全是一目了然的事。無論是股市指數還是物價指數,其走勢就像一條登山之路,每一個箱體就是一個上升的階梯,有的箱體震蕩幅度很大,時間很長,超過100年200年的也存在,但箱體震蕩的時間越長,之後上升的時間也越長,空間也越大。誰都可以輕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要歷史不開倒車,股市和物價就還會繼續演繹螺旋上升的走勢。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看穿未來對操盤有什麼用!的確,按現在流行的操盤思路,是沒有用的。但是,如果我們深刻反思一下我們的操盤策略,我們就會發現,不是這樣的看穿未來沒有用,而是我們的操盤思路錯了。如果我們的操盤建立在對後市的確定判斷上,其結果如何?當然是百戰百勝。如果有一個人穿越時空從未來回來,告訴你中石化股票在2010年漲到了100元,但怎麼漲上去的他沒辦法告訴你,有可能是先從目前的4元跌到了2元之後漲上去的,也有可能是從目前的4元直接漲上去的,你會怎麼做?

1956年,當他的導師格雷厄姆解散了公司之後,巴菲特回到他的家鄉奧馬哈,以100美元的本金,開始了他的神奇的投資之旅。這時候,道瓊斯指數已經將1929年386點的頂峰踩在了腳下,正在500點上下徘徊。1929年之前的30年,道瓊斯指數大部分時間都是在100點上下震蕩,1929年之後在100之上又震蕩了20年。在如此狹窄的地帶,美國股市盤整了整整50多年。當道瓊斯指數1956年穩穩地站在了1929年的峰頂之上的時候,毫無疑問,一輪超級大牛市已經展開。只要你有大勢的眼光,你就不會毫無知覺。在當時的美國,能得出這樣判斷的人絕不在少數。但將這樣的判斷用之於操盤,就可能鳳毛麟角了。當巴菲特準備回奧馬哈準備獨立開創自己的事業的時候,我想他已經想得非常透徹了。

是操作一段確定的行情有勝算,還是操作一段不確定的行情有勝算?這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既然長期大牛市已經是確定無疑的,接下來的工作就確定一套操作長期大牛市的策略。價值投資理論就是這樣一套適合操作長期大牛市的策略。他的兩位導師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關鍵在於他們不是處於長期大牛市之中。只有長期大牛市的大勢才會出現許多長期大牛市的股票,如果長期大勢是震蕩的,長期大牛市的股票就會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的股票都會隨大勢起伏,凡是被抛上浪尖的股票,最後都逃脫不了被抛入了浪底的命運。在長期震蕩的市場,長期持股必敗無疑。

1956年,巴菲特才25歲,很年輕,正是敢於嘗試的雄心勃勃的年紀。當1966年大盤升上1000點的時候,10年的磨練令信心更強了。1966年至1982年17年的震蕩,使他對大勢更加信心百倍。17年的熊市又夯實了大盤繼續攀登的台階。當1987年世界股市大崩潰,聲名顯赫的索羅斯止損斬在底部的時候,我相信巴菲特一定鎮定自若。經過了17年熊市積蓄的上升力量就這麼快消耗殆盡了嗎,最後的事實證明,大崩潰不是出現在股市,而是出現在人們的心中,是杯弓蛇影,自己吓著了自己。

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可以看穿未來。當原油站上40美元的大箱頂的時候,當銅在30年的大箱頂站穩的時候,後市是沒有什麼懸念的。但是,中海航油卻在45美元作空原油,國儲卻在突破之後大量放空銅,失敗之後歸罪於國際投機基金的阻擊,豈不令人笑哉!

也許我們永遠也不能達到巴菲特那種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長期持有的境界,那不僅關乎思想高度、眼界視野,還關乎時機。在我看來,巴菲特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恰恰不是長線持有,因為歷史條件決定了你不可能達到巴菲特的那一種長線,而是勝戰之道的啟示。勝戰之道就是操盤你能確定的行情。這就是孫子兵法之所雲:勝者先勝而後求戰,敗者先戰而後求勝。巴菲特的大智慧就在於此。

巴菲特的人格魅力

最近有一位網友曾提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說:“什麼樣的人物就賺什麼樣的錢!”。我想這裡面還應有這樣一個意思--你要想賺多少錢或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物,那麼你首先要有一個想賺那麼多錢或想要成為一個那樣子人的想法!不是有句名言嗎--“強者信念每跨衆,偉人夢想總超群”。有志者創造了自己神奇般的未來,無志者則處處自我設限,沒有偉大的願望,就沒有偉大的天才,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有無理想抱負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分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嗎!

那麼當代(也許永遠是)最成功的金融投資家巴菲特又做得怎麼樣呢?他在成功之前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呢?

巴菲特的合夥人投資公司是在1956成立於他的家鄉奧馬哈,當時的成員只有有限的7名,大家費了好大的勁才籌集了10500美元資金,巴菲特作為總合夥人,總共才投入了100美元,我們可以看到10500美元這是個多麼小的數目,這麼小的數目能幹什麼?能讓這位將來縱橫美國股壇的巴菲特有什麼空間可以充分施展其才華?不用擔心,對於巴菲特來講這都不是問題,那麼對於巴菲特來講什麼是問題呢?事實上,巴菲特此時所思所想卻是一個很讓人意外的問題,那麼他在想什麼呢?這一點連筆者也覺得很有意思,此時此刻的巴菲特卻被一種看似古怪的憂慮困擾著,是什麼困擾著他,他怕什麼--“他是害怕到最後自己的企業變得過於龐大,從而金錢會將他的孩子們腐蝕了。”這簡直就象是一個玩笑!如果此時有人說他古怪是不是不覺得過份呢?但在他的合夥人投資公司剛剛成立的當初,巴菲特的的確確是被這種憂慮困擾著。他在給他的一位叫傑裡.奧蘭斯朋友的信中說:“我很害怕到最後自己的企業變得過於龐大,從而金錢會將我的孩子們腐蝕了,目前這還沒有成為一個問題,但是樂觀地來看,它是會發生的,我想了半天也沒有什麼結果。我敢肯定自己的確不想留給孩子們大堆的金錢,除非等我老點,等我有時間看看這些孩子是否已經成材後再這樣做。然而,留給他們多少錢,剩下的錢怎麼辦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讓我大傷腦筋”。“讓他大傷腦筋”--是不是此時有的朋友可能在暗暗微笑?一個企業在創業之初是多麼的艱難!?有多少問題在等著人們去處理?又有多少難關在等著人們去跨躍?還有多少險境在等著人們去擺脫?人們哪能有那樣的時間去想這類問題?可巴菲特卻在為將來那沒影的金錢在“大傷腦筋”,這該怎麼讓人去理解和解釋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