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擬定操作策略

2011-07-19 09:44:55

在期貨市場上,除了精確的行情研判及良好的資金控管之外,最重要的莫過於擬定良好的操作策略。缺乏完善的操作策略,縱使行情分析達百分之百的正確,也可能抱著虧損黯然離場;制定完善的策略,即使行情研判正確率不高,亦能在市場中有所嶄獲。

而操作策略要如何擬定呢?茲分述如下:

一、操作方向:首先考量市場短、中、長期趨勢的方向,決定欲進行的操作是屬於那一種,從而進行操作上的佈局。長線的操作方向首重「勢」,順著行情所走的方向操作,不要主觀的預設頂部與底部。中線的操作較重「量」,亦即是市場中量價配合的表現,在中期波段走勢之中,量價關系透露出相當重要的訊號,配合技術面的走勢分析,作為操作上的參考。在短線的操作方面,重點在於「破」,例如久盤之後的突破,純粹從技術面的角度去尋求最佳的進場點,以短線的技術分析作為進出場的依據。

二、資金規劃:決定操作的方向之後,必須作好整體資金規劃。首先決定欲操作的部位有多大,通常以投入資金為參考,長期部位可以較高的資金比例投入,短期部位最好不要超過總投入資金的三分之一。在資金控管方面,最忌孤註一擲,倘若一次行情看錯時即將所有的資金賠入,後續就沒有資金再進行操作了。此外,在策略訂定時,須先行計算進行操作之後的盈虧比,通常以3:1較符合投機的原則,若每次進場均維持3:1的盈虧比,每次交易賺錢時將獲利的50%加入下一筆交易作為交易金額,虧損時下一筆交易金額即扣除虧損金額減量經營,則即使只有二分之一的勝率,進場交易五次其虧損的機率為0.1875,以長期的角度看來,虧損的機率幾乎趨近於零。因此,良好的資金規劃幾乎決定了操作策略的良莠,千萬不可小看它。

三、攻守要有計劃:策略的擬定首重防守,有了穩固的防守計劃始能對外進行攻擊,好比兩軍交戰,若沒有堅強的後盾或靈活的退路,則其勝算必然不高,反而容易流於背水一戰,孤註一擲的賭博。在開始交易之初,經常會面臨行情上下沖刷,時而獲利時而虧損的窘狀,倘若未達防守的底線,切勿躁進,須有耐心與自律,避免因情緒的起伏影響操作的成敗。在交易策略擬定之時,亦須擬好進攻策略,在何時作加碼?加碼多少?進攻計劃可以提升獲利,相對地亦可能造成更大的虧損,切忌在虧損時作加碼的動作,試以經商的角度觀之,當你進了一批貨卻賣不出去,並且市場價格節節滑落,你是否還會再進貨?加碼的觀念亦是如此,當行情操作處於虧損狀態時,就如同進貨滞銷,僅能想辦法處理虧損,如何有餘力再行加碼。

所以說,完善的攻守計劃可以在進場交易之前即了解每筆交易的最大虧損,在能力可以承受的範圍之下,面對短期的市場波動即能處之泰然。

四、停損點的設置:面對不同階段的操作,停損點的設置亦有不同。在長線的操作方面,停損的選擇上需要較高的比重,所占的資金比例較高,以防因一時的反向行情而被掃出場。中線操作停損的選擇通常傾向於技術面,以目前走勢的趨勢線或前波高低點作為參考依據。

在停損的選擇傾向於更小的格局,常以前日高低點或開收盤價作為參考。此外,尚須要考慮時間停損的設置,在擬定操作策略之前即要假設本波段行情能持續的時間,在行情出現應發動而未發動的走勢時,必須以時間停損因應,此種停損多半應用於假突破走勢,其設置難度較高,需要豐富的市場經驗,但投資人可以由歷史走勢中觀察得知,在過去的走勢中尋找此種假突破現象發生的次數,統計其發生天數,作為日後操作策略停損點設置的參考。

綜上所述,在高風險的期貨市場中,每筆交易若能訂定一套完善的策略因應,其風險自然降至最低,依循上述原則來擬定策略,沒有策略就不進場交易,並且,操作策略定下之後,不可因一時的行情波動而任意改變,必須發揮無比的自律精神確實遵守。如此,長期累積下來,必然可以在期貨市場中獲取相當的報酬。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