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昆明博士談交易系統

2013-06-06 20:20:14

嘉賓小檔案:
餘昆明,清華大學碩士,澳門科技大學在讀博士,具有證券分析師和金融經濟師資格。對系統交易與交易系統的理論與實務均有一定研究,曾發表《理性交易策略的七種基本類型》、《系統交易中資金管理的三個層次》、《交易系統漫談》、《股票内在價值計算模型和市值率概念》等文章。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策略交易、系統交易、程式交易這些名詞。有許多人對其極為推崇,視為未來打開財富之門的金鑰匙;也有人認為不切實際,都是空談;更多人則認為對此需要做一個全面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今天,我們請嘉賓餘昆明博士與我們就該内容系統地對話。
主持人:請您能否先解釋一下什麼叫策略交易、系統交易、和程式交易?
嘉賓:您的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可並不容易。美國一個比較有名的叫投資者的BBS有一次專門讨論過這個問題。這個BBS的參與者平均素質是較高的,但他們對這個問題普遍感到頭疼,其中有位朋友的回答比較有代表性意思,他說:它們之間的區別對我來說,就意味著如果要我去搞明白這件事,就會花很多時間,我就不再有時間去市場下單了。(這是一個實幹家的回答,即抓住交易中主要的東西,其他的虛的東西可以暫時放下。這樣的思路很有借鑒意義。)
後來我逐漸也發現實際上大家經常在不同的意義上使用這幾個詞專業術語,因而一直存在不少著混亂。英文的Strategy Trading按字面本來有兩個層意思,即戰略交易和策略交易。在投資領域中,大家一般習慣把買入持有、價值投資、成長投資等叫做什麼戰略,而把慣性、反轉、趨勢、支撐阻力等等叫做什麼策略。由於後者是以技術分析為主,而在交易決策分析的電腦化歷史中,技術分析走得比較早,所以大家在習慣上說Strategy Trading時多數習慣就是指策略交易
但即使在這個這個習慣範圍内層面上,策略交易這個詞也是經常被不同的人們在兩個種意義上使用,第一個意義種是指表明自己理解和採用了一個或多個明確的交易策略;第二個意義種則等同於下面將要說的系統交易。
總之,策略交易的提法的出現,反映了人們對市場運行規律和特徵的認識走向了條理化和體系化。後面我們說的策略交易如不特別指明,專指第二個意義種,即等同於系統交易。至於在策略交易中具體應用什麼交易策略,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系統交易(System Trading)就是指運用交易系統(Trading System)進行交易。但是交易系統這個詞卻經常被人們在三種個意義上使用。第一個意義種,就是系統交易中的交易系統,它的全稱實際應該是叫交易規則系 ​​統,指包括入市、離市、止損、倉位與頭寸等一整套的規則;第二個意義種,有不少人喜歡把交易者用戶端的下單系統稱做交易系統;第三個意義種,交易所與營業部的整套交易管理系統也常被簡稱為交易系統。後面我們說的交易系統如不特別指明,就是指第一個種層面上的意義。
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或程式化交易經常被人們在兩個種意義上使用。第一個意義種,是統稱所有通過電腦電腦軟體程式進行自動下單的交易。第二個意義種,是特指交易所規定的達到一定條件的軟體程式自動下單,譬如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條件是一個帳戶同時發出買賣指令的股票達到15只以上並且金額超過100萬元,有時因而人們也叫它籃子交易(Basket Trading)。美國的程式交易現在很發達,據紐約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在2004年6月21至25日的交易週内,程式交易的交易量占總交易量的比例達到創紀錄的70.5%。有人曾將美國1987年股災歸罪於組合保險和指數套利類的程式交易,姑且不論這個歸罪是否合理,1988年實行了新版的程式交易規則80A號,已經把程式交易對市場波動的沖擊控制在了比較合理範圍内。程式交易的交易量占總交易量的比例從1988年的10%左右上升到今天的70%,足以證明程式交易的安全性。目前我國尚沒有類似美國80A的規則,也沒有指數期貨等相關金融工具,因此我們現在說的程式交易只能是指第一個種意義。
下面用一張圖表(沒有看到此圖表)可以概括說明三者之間的關系:上表中的任意決定型交易(Discretionary Trading)是指按照個人直覺或情緒、別人建議或以及非量化資料分析來決定的交易;技術型交易(Technical Trading)是指按照技術指標、個人主觀規則進行的交易。技術型交易者有兩個突出行為特點,一是熱衷於預測市場,二是看重交易的高成功率。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名詞叫機械交易,對照上​​面的圖表,包括電腦執行的系統交易也包括在執行中不加入任何主觀臨時判斷的人工執行的系統交易
主持人:OK,難得您把幾個詞這些專業名詞分析得這麼細。界定和理順它們應該是件有意義的工作,可以提高交流效率。不過要全面理解它們,可能還需要在實踐中體會。不過多數讀者朋友有個最關心的問題還是:策略交易或者說系統交易到底有什麼好處?能賺錢嗎?
嘉賓:作為一種決策方法,系統交易的好處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把交易規則系統化,有助於交易者把市場經驗和知識進行積累和、整合和修正。系統交易的規則至少有4個要件,即買進、賣出、止損、頭寸。非系統交易者往往“三缺一”,即缺少頭寸的規則,甚至“二缺二”或“一缺三”,即沒有止損規則或明確的賣出規則;
第二,保持交易規則的一致性,即長期堅持按既定規則交易,這樣有助於克服情緒的幹擾。證券市場常常表現出它的博弈性,只允許10%的人成功,即成功的機會大約在10%。人們在這裡,博弈的其實就是人性心理。要站進進入10%的行列,就要有戰勝90%的人的人性中所具有的貪婪和恐懼等人之常性。只有極少數人能因天生性格或生活磨練破除了人之常性。但對於更多人來說,只要依靠有紀律地執行交易系統則是一種更現實、更和有效的方法;
第三,使交易者可以走入研究的境界,大大加快交易水準提高的速度,專心分析和研究市場波動的規律,將大量重複而簡單的勞動交給電腦去完成。當其他交易者人頭昏眼花辛苦看盤、絞盡腦汁猜測莊家時,系統交易者則在從容冷靜地從事真正的研究工作整理自己的交易構想,不斷完善和擴充自己的交易系統,而他們的帳戶正在電腦下單操作下輕松穩定地獲利。
第四,開發交易系統的過程就相當於在實驗室中做實驗, 通過對交易系統進行歷史測試(Back-Testing),即通過軟體類比出在過去幾年中如果按這套規則進行操作的結果和表現,使交易者面對行情的波浪起伏震蕩洗盤時會信心在握、胸有成竹,壓力減輕後給生活各方面帶來的無法估量的好處無法估量。很多“走過來”的系統交易者對此深有體會。
至於“系統交易能賺錢嗎”?這取決於交易系統本身的表現,特別是交易策略的水準與層次。系統交易只是一種決策方法,方法不能代替内容與結果。

主持人:我們看到很多投資高手,他們並沒有開發和使用交易系統,甚至對什麼是交易系統也沒有了解研究過,但他們仍然取得了驕人超群的業績,這個現象如何解釋?
嘉賓:第一,他們實際上都有自己的交易規則體系,只不過沒有把這套規則轉換成電腦程式,而是保留在腦袋頭腦裡;第二,他們的心理素質應該都非常好,能夠堅持按自己的規則進行操作,不輕易受市場左右。
主持人:前面您已兩次提到了交易策略。似乎一個好的交易策略才是能否賺錢的真正關鍵,請談一下您能否對交易策略具體展開說說的認識和看法。
嘉賓:由於水準和篇幅所限,我這裡只能羅列一下在國内股票市場中,中小資金的交易者可能採取的交易策略的一些基本類型:
(1)價值投資策略,巴菲特即為典範,一般來說主要適用於傳統產業。
(2)成長性投資策略,菲力浦‧A‧費舍為典範,特別適用於高新技術產業、中小企業闆的公司分析。
以上兩個是基本分析類策略。
(3)長期慣性投資策略。
(4)短期反轉投資策略。
以上兩個是基於行為金融理論的策略。
(5)趨勢跟蹤策略。
(6)支撐阻力與突破策略。
(7)波動帶寬策略。
(8)波段策略。
(9)波浪理論及菲波那契、黃金分割策略。
(10)江恩系列技術策略。
請註意以上兩個策略不能獨立使用,一般用作輔助驗證。(指的是(9)和(10)。這個人是有水平的,國内很多人把上述兩個策略單獨使用,造成了很多問題尚且不知。)
(11)浮動波長週期策略,該策略由波濤先生獨立提出,具體内容尚未公開。
(12)能量型策略。
(13)突變型策略。
(14)跟莊型策略。
(15)易學策略,即中國傳統的易學。
(16)神經網路策略。
(17)分形策略。
(18)遺傳演算法策略。
以上三個為目前主要的三種非線性分析策略。
(19)停闆策略。
(20)共振策略。
(21)籌碼分佈策略,等等。
主持人:看來更深入的内容需要通過一些教材來學習,您能否給讀者朋友們介紹幾本書?
嘉賓:專門講交易系統的書國内出版的較少,有1997年郭小洲先生的《股票系統交易的投資回報》,同年波濤先生的《系統交易方法》,1999年徐陽先生的《穩操勝券–做個系統交易者》,2001年王大毅先生的《贏家思路》。引進翻譯的,有1987年斯坦利·克羅的《克羅談投資策略》,1998年範·K·撒普的《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國外交易系統方面的書則非常多,亞馬遜書店目前在售的書名中含有Trading System的書多達188種。另外互聯網上有大量資源,如海洋論壇系統交易方法版塊收集的有不少資料。
這裡我想再次強調一下:系統交易只是一種決策方法。上面介紹的書都是教大家怎麼掌握這種方法。按照這個方法能否開發出一套好的交易系統,取決於系統中採用什麼交易策略及其具體參數,而形成交易策略的構想則來源於實戰經驗、獨到思考和大量的學習。
主持人:那麼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您認為怎麼樣才能開發出一個好的交易系統?
嘉賓:我認為重點應該註意兩個方面。第一,要對交易系統進行嚴格的歷史測試。有人形容開發交易系統的過程就是測試、測試、再測試。是否進行科學嚴格的歷史測試,也是系統交易者與技術交易者的一個明顯區別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類的心理存在著選擇性記憶和選擇性理解的現象,簡單說,就是對於過去,人們總是只記住好的,例如記住了某只個股的某個指標發生突破後成為了大黑馬,而記不住其他很多個股這個指標發生突破後卻讓人套牢。(關於這一點,我也說過,人習慣記住小概率事件,因為發生的次數較少,易記;而忘記大概率事件,因為經常發生,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另外,視覺誤差也是一個導致判斷失誤的常見因素。例如在電腦螢幕上看到某只股的K線升勢十分強勁,但實際上可能它只漲了5%。科學的歷史測試可以徹底消除這些因素的影響。
第二,要擁有一個專業的系統交易平台軟體。(在這方面,國内還是落後有欠缺的,有待於完善。)這種軟體至少需要有資料管理、公式編輯器、歷史測試平台、專業下單工具四項功能。特別是要有頭寸調整函數、橫向統計函數、歷史財務函數、全市場(Portfolio-level)歷史測試、多系統(Multi-System)歷史測試等功能。另外基本面的全面數位化分析也正逐漸成為標準功能。我在互聯網上看到很多朋友用一些功能不太完整的軟體試圖開發自己的交易系統,這種努力只能是事倍功半。而且由於這些軟體沒有專業的下單工具,對於較大規模的資金來說,也會使交易系統的實戰應用受到很大限制。
目前世界上較好的系統交易平台軟體主要有TradeStation RINA、Wealth-Lab、Trading Recipes這三款,只要掌握好其中一款就夠用了,不過它們的下單工具與券商的介面要自己開發。國内的軟體目前只有易金平台開發的易金寶和投資家的研發版具有完整的四項功能,基本符合系統交易平台軟體的要求,其中易金平台已與多家券商和期貨商簽了自動下單介面協定。
成為一個系統交易者不是簡單輕松的事,光是學習掌握這些複雜的專業軟體就要付出不少時間和精力,這還只是邁出的第一步。不過萬事開頭難,第一步把軟體平台掌握好了,以後的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主持人:我註意到很多人在談交易系統時,總是同時說起資金管理,請您也對資金管理方面簡略地介紹一下。
嘉賓:沒有應用資金管理模型的交易系統只能是一個玩具,這是我聽到的對資金管理重要性的最形象的描述。資金管理更專業的稱呼提法是頭寸調整(Position Sizing)(Position Sizing,真正的專業名詞不是頭寸調整,而應該是部位規模或頭寸規模)。入市、離市研究的是何時交易。頭寸調整研究的是交易多少更安全、更合理,或者說,應該讓帳戶中的多少錢去承擔多少大的風險。
最基本的資金管理模型有兩個,分別叫風險百分比模型和波動百分比模型。對於沒有槓桿效應的股票來說,風險百分比模型認為一筆交易的資金量占帳戶總資金的比例應該是:例如風險百分比為2%,預設的個股止損位是10%,則該筆交易的資金比例應該是20%。風險百分比是考慮到歷史測試中的年收益和最大下跌量幅,由交易者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風格來決定。波動百分比模型則以波動性比例代替上面公式的風險比例,個股波動性比例就是該股之前一段時期的平均振幅,亦稱波動率。在以上兩種基本模型的基礎上,有很多更精巧、更複雜的模型,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是拉爾夫·文斯(Ralph Vince)1995年公開的最優f(Optimal f)模型,另一個是賴安·鐘斯(Ryan Jones)1999年公開的定比率(Fixed Ratio)模型。這些模型在前面提到的幾個系統交易平台軟體中都已被内置,可以直接調用。當然,用戶也可以開發設計自己的頭寸調整模型。

(在交易教育中,之所以“難”,是因為在交易教育中沒有1+1=2這樣的標準答案。一個具有較低的交易水平的人,和具有較高的分交易水平的人比,某些單筆交易的成績可能好過於他們。而人們不可能全程跟蹤這些人的交易結果,所以常常會“以偏概全”地下結論,以自己看到的某個人的某個交易結果來評定這個人的交易能力,而評定一個人就是評定這個人的交易思想理念和方法。如此,很多實際上不合理的思想理念方法,因為是那個在某一單交易上非常成功的人說的,就覺得有道理。如此,以訛傳訛,誤區越來越大。

比如說上述的資金管理模型,真的有用嗎?我看沒有用。但是,這是主流社會的觀點!如果你真正明白交易的成功是立足於概率之上的,就不會有這樣的觀點了,詳細的論述請見之前的博文。

部位(頭寸)的風險應對應該是由一個合理的交易系統來做的事情。一個合理的交易系統,不僅告訴了你進出的位置,也根據交易的品種的資金槓桿率給出了固定的倉位比例。

在我的交易系統裡,只有進場規則和倉位規則兩條。有的人看了問我,什麼時候離場?怎麼止損?這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嗎?做多的進場規則不就是做空的離場規則嗎?多翻空、空翻多不就是止盈止損規則嗎?

這些本質上都是由概率來決定的。可惜的是,很多人似乎明白交易就是概率的遊戲,但實質上並不真正明白概率。不能真正理解概率,只能用什麼所謂的資金管理方法或模型來控制風險。

大家是否註意到,我的方法是“應對”風險,而一般人講的是“控制”風險,區別在哪?控制,帶有人為的主觀。風險,究竟能否控制?我看不能。10級的地震能控制嗎?誰有能力把它控制在5級内嗎?風險,就是未來的不確定性,它只能應對。合理的應對,減少損失;不合理的應對,增加損失。

聊聊這些,就是告訴大家,在交易教育中存在太多太多的似是而非、以訛傳訛的東西。如果閱讀聆聽的人自己的認知水平有限,就會把許多錯誤的東西當作正確的東西加以學習、吸收,害人不淺!但是,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認知水平的確有限,很難明辨是非,這又從另一方面助長了似是而非、以訛傳訛。

我也知道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如果大多數人都能成為明辨是非者,市場也就不可能再存在於世。一切隨遇而安吧,你如此,我亦如此。)

主持人:由於時間與篇幅,很多問題我們今天只能概括地說一下。最後,請您展望一下系統交易在我國的發展前景與應用空間。
嘉賓:我想說兩點。第一,美國目前程式交易量已高達70%,相信我國市場中系統交易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會占據主體地位。作為投資者,先人一步地走上系統之路,只要肯下功夫學習與研究,將可能獲得持續盈利機會;第二,直接定位於系統交易平台軟體的新一代國產軟體正在開始推廣,新的決策法和交易執行手段已超出很多人的想像,工具的革命將有力地促進帶來一場交易的革命。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