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強弱轉換與全球經濟格局演變

2013-03-13 09:40:06

在過去幾十年裡,隨著美元的強弱轉換,具有不同優勢國家的強弱也隨之此消彼長

2011年歲末,美元指數沖上80關口,隨之而來的是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跳水,股市裡與大宗商品價格有關的闆塊出現恐慌性殺跌。

市場之所以恐慌,是因為美元的強勢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期。

自從2001年以來,美國一直實行弱勢美元戰略,試圖通過美元不斷貶值的方式來刺激國内經濟;2008年遭遇次貸危機之後,美聯儲加大貨幣政策刺激的力度,甚至玩起了“量化寬松”遊戲。加上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很多人傾向於美國政府會通過通脹方式逐漸“銷債”的判斷。總之,市場認為未來美元將繼續弱勢。

筆者認為,通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難以讓美國擺脫目前的困境,弱勢美元只會讓美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正確的做法是重新實施強勢美元戰略。強勢美元符合美國的國家戰略利益,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投資者都要對此有足夠的認識,並對美元反轉的可能性抱有警惕。

筆者分析的視角是國家之間的比較優勢。

從歷史輪回看美元作用

從全球各國經濟的比較優勢看,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有技術和研發優勢的國家,以美國、西歐及北歐國家為典型代表,它們長期占據全球產業鍊的上端;第二類是有自然資源優勢的國家,典型代表有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中東生產石油的國家等;第三類是有廉價勞動力資源優勢的國家,中國和印度是其中的典型。

在過去幾十年裡,隨著美元的強弱轉換,這些具有不同優勢國家的強弱也隨之此消彼長。

在2000年之前,由於中國還沒有完全融入全球化,所以,全球的國家之間的強弱轉換主要在第一類國家和第二類國家之間進行。技術優勢的國家與資源優勢的國家各領風騷。

在20世紀70年代及80年代初,美元不斷貶值,而石油等資源產品的價格大漲,結果是第一類國家陷入了滞脹的困境,蘇聯及中東產油國崛起,盡管當時的蘇聯還處在西方的經濟封鎖中,但石油價格的上漲無疑給它提供了充裕資金支持其武器制造業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前美聯儲主席沃爾克(Paul A. Volcker)的主導下採取了緊縮貨幣,美元重新走上強勢軌道,資源類的產品價格步入了熊市。

姑且不論這樣做是否從國家戰略的角度有意為之,在效果上確實令第二類國家陷入了困境,極端的例子是前蘇聯解體(蘇聯解體有政治上的原因,但財政陷入困境是重要原因,如果石油價格不斷上漲,情況就存在較大變數)。

20世紀90年代同樣是美國及歐洲稱雄的時代。這段時期,對美國經濟影響最大的人物是財政部長魯賓(Robert Edward Rubin),魯賓曾經擔任過高盛的總裁,他的思維是華爾街式的思維。對於華爾街來說,有了足夠多的資金才能賺更多的錢。因此,魯賓的思路是讓全球資本進一步向美國集中,向華爾街聚集,1995年他明確宣佈“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受此影響,美國股市出現了壯觀的大牛市,催生了以網絡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事實證明,強勢美元戰略的確符合美國利益,此時美國不僅引領世界科技發展的方向,而且財政上還實現了盈餘。

與之相對應的是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亞洲各國的共同特點是,喜歡儲蓄、工作勤奮、重視教育,但18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落後於西方。在全球經濟分類中屬於第三類國家。20世紀七八十年代歐美經濟經受滞脹折磨時,很多資本進入亞洲,亞洲出現了快速工業化的進程,出口飛速發展,造就了“亞洲四小龍”的奇迹。因此,亞洲金融危機前約20年的經濟奇迹與弱勢美元下的國際資本流動有直接關系;而在強勢美元影響下,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了。

進入21世紀後,人口最多的中國加入全球化競争的行列,使全球經濟格局再次發生了巨變。

如果說20世紀後期全球經濟競争主要在技術優勢的歐美國家和資源優勢的產油國之間進行的話;那麼進入21世紀後,全球經濟競争格局又多了新的一極,即以廉價勞動力為優勢的中國參加全球經濟競争。

就在中國加入全球化(以中國加入WTO為標志)的時間點上,美國發生了兩個重大事件,即科技股泡沫崩潰和“9·11”事件。受此影響,美國走上了錯誤的軌道,開始實行弱勢美元戰略。2001年開始,美聯儲不斷降息,目的是為了緩和上述兩個事件對美國經濟的沖擊。

但美元弱勢導致國際資本從華爾街撤離,尋找新的目的地。就在此時,中國的經濟大門徹底開放了,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完善的基礎設施及廣闊的市場令中國成為國際資本新的樂土,加上人民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使得中國迅速成為全球新的制造業中心。

美元強弱與全球財富再分配

從上述歷史現象上可以清楚看到,美元強弱會導致全球經濟格局的調整乃至政治格局變幻,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全球主要商品以美元定價,美元的強弱事實上導致了全球財富的再分配。

最近一輪的弱勢美元戰略不僅使中國的競争力迅速崛起,而且導致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牛市。從需求角度看,這一輪商品牛市的起因是中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快速擴張。但如果沒有弱勢美元戰略,中國的工業化推進不會如此之快,與城市化相關的房地產投資和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張也不會如此猛烈。

因此,可以說是美國的弱勢美元戰略幫助中國提升了競争優勢。與中國類似的還有印度等國。

當弱勢美元與中國大規模工業化和城市化造就的全球大宗商品牛市向縱深發展時,第二類具有資源優勢國家的財富增長空前,不僅中東產油國賺得盆滿缽滿,而且俄羅斯也開始重新崛起,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因為出口資源賺取了很多外匯,加元和澳元兌美元都出現大幅度升值。

如果把全球分為三個部分,在美國的弱勢美元戰略作用下,這三個部分在過去十年裡的競争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第一類國家相對衰落,而第二類國家和第三類國家(尤其是第三類國家)相對崛起。所謂“金磚四國”事實上是弱勢美元的產物。

美國的經濟決策者恐怕沒想到,實施弱勢美元戰略不僅沒有解決美國的問題,反而使自己的競争優勢相對下降,甚至進入危機的泥潭。何以如此?從經濟邏輯看,弱勢美元對應的是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美國必須支付更多的資金才能滿足國内的需要,於是,外貿逆差擴大,財政赤字增加;而強勢美元下,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跌,美國的進口商品價格走低,貿易逆差減少,財政赤字減少。

同樣道理,美國的弱勢美元戰略還直接導致了很多歐洲國家的困境。盡管歐洲的債務危機有很多原因,但弱勢美元戰略是其中重要原因。歐洲國家其實早已經看到以美元為國際貨幣對自己不利,十幾年前開始推出歐元替代美元,但可惜的是,歐元在充當國際貨幣的道路上充滿崎岖,到目前為止還無法替代美元,大宗商品交易還是基本以美元定價。因此,歐元難成氣候和弱勢美元,也沖擊了屬於第一類國家的歐元區各國。原因仍在大宗商品價格上。

當然,歐美的相對衰落由多種原因所致,弱勢美元戰略只是其中之一。以歐美債務危機來說,高福利制度、低儲蓄率導致國家的財政支出膨脹,而民主政治體制又難以改變現狀,於是把國家推進了債務危機的泥潭。

而有同樣制度背景的國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並沒有出現類似危機,因為它們屬於第二類(有資源優勢)的國家,是弱勢美元的受益者。這個事實表明,弱勢美元是導致歐美相對競争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如何演繹強勢美元戰略

按照上述思路推理,如果歐美國家繼續採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讓美元貶值,則它們的相對競争力仍難以恢複,走出危機的希望也愈加渺茫。只有實行強勢美元戰略,才符合歐美國家的利益,從根本上改變它們相對衰落的局面。但該戰略顯然不利於解決當前的問題,比如債務危機、貿易平衡,尤其是不利於解決就業問題。可見,強勢美元對美國長期有利但短期不利,要實施這一戰略,需要找到突破口,才能實現其提高競争力的目標。換言之,必須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才能為美元回流和走強創造“基本面”條件。

從歷史經驗看,突破口往往是新的技術革命。考察當前的美國企業,支持強勢美元的因素似乎正在累積:一是企業部門的現金流和利潤處於歷史最好水平。蘋果、微軟、谷歌、雅虎、IBM、Ebay、FaceBook、Twitter……那些極富創新活力的企業依然延續著財富神話,最典型者如蘋果公司其沒有負債卻坐擁700多億美元現金和高流動性資產。

二是小企業信貸活動增強,帶來就業改善和消費信心改善。湯森路透/PayNet小企業貸款指數(見圖)已經呈現出越來越強的趨勢。

從現象上看,2011年的美國股市不僅比歐洲強,而且比新興市場強勁,這十分值得思考。

另外,歐元的弱勢為美元強勢崛起創造了條件。在金融市場,所謂美元的強弱,主要參照系是歐元,只要歐元走弱,則美元自然強勢。筆者認為,歐元的制度性缺陷很難解決,隨著意大利、西班牙等高負債的國家還債時間窗口的臨近,2012年的歐元將遭遇比2011年更大的挑戰。美元則可能在歐元衰落中崛起。

強勢美元重現意味著什麼

假如美國真的回歸強勢美元戰略,全球經濟格局又將重新洗牌。

首先,從全球經濟格局與政治格局的調整看

第一類國家的競争力會相對提高,而第二類資源優勢的國家的競争力相對下降,以中國為代表的第三類國家也會受到沖擊。具體而言,可能會出現以下結果:

中東產油國的局勢將進一步惡化。這些國家在過去十年裡賺了很多錢,但這些錢相當部分進了少數人口袋,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更要命的是,這些國家一直靠出口石油過日子,經濟結構單一,國内沒有什麼支柱產業可以解決就業問題,加上這些國家人口出生率很高,結果失業率很高。大量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是這些國家最近一段時期政治亂局的主要原因。如果石油價格大幅度下跌,則這些國家混亂會加劇。

俄羅斯將再次步入艱難。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的前十年處境相當艱難,最近十年情況大幅改善,主要是受益於油價大幅度上升。但它的產業結構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如果石油收入大幅度減少,則將出現財政困難,甚至會出現貨幣危機。

因此,石油問題可能成為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博弈的關鍵領域,焦點將是伊朗的核問題。

對於中國而言,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會減弱或消失,強勢美元意味著國際資本的流出,此前困擾中國多年的外匯占款增長過快、流動性過剩、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等問題都會消失。

從實體經濟的運行看,投資增長速度將大大下降,產能過剩問題又重新浮現,經濟增長速度將下一個台階,從高速增長進入中低速運行;從金融的角度看,貨幣高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銀行業務快速擴張的願景已經不現實,很可能會出現通貨緊縮狀態。

其次,對於金融市場而言,無論股市還是商品期貨市場都將發生巨變

黃金和大宗商品的牛市結束了,進入了長期熊市階段。因此,與大宗商品有關的資源類股票及週期類股票成為抛售或做空的對象。

股市裡的技術創新類公司重新受到歡迎。一直對科技股不感興趣的股神巴菲特以100多億美元購入IBM股票或許是科技股市場又一個春天來臨的信號,至少對於美國的市場是如此,投資者對此需要高度關註。■

本文來源於《金融實務》 2012年01月04日 作者:尹中立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