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黃金幾千年來一直是傳統的保值手段。但是,它可能會在某個相當長的時期内落後於購買力。它在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本應該能夠保值,但是,它今天不能保值的方式與70年代是不同的,因為在21世紀可能還存在著其他更好的保值手段,羅傑斯還不能確定它是什麼。
鑽石與南非
“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宣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鑽石成了情感的見證,適逢訂婚、結婚和特別的紀念日總需要一顆鑽石來寄托感情。這一廣告就是南非最大的採礦公司戴比爾斯做的,該公司不僅壟斷了南非的鑽石還通過控制供應逐步主宰了全球價格。
提起鑽石,大家就會不自覺地想到南非,南非不僅物產豐富,資源充裕,同時它還是一個資產雄厚、氣候宜人、市場巨大、基礎設施完善的國家。雖然長期飽受種族沖突和國内騷亂的影響,但無論從地理、氣候、幅員赝源及潛力等多方面來講,南非都是一個吸引國際性投資者的國家。
羅傑斯在南非週邊國家的投資都有南非的因素在内,羅傑斯認為南非對於一個理性投資者來說,當它的種族沖突達到高潮,所有投資者都逃離時,可能正是買進南非貨幣(蘭德)之日。由於政治局勢不穩定,羅傑斯雖然對南非非常感興趣,但他所做的也只有等待。因為他知道一般投資者最愛犯的一個錯誤是相信他們必須不停地做點什麼,把閑散資金投放到什麼地方去。實際上,對投資者來說,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在某一筆投資上賺到了大錢,於是他們不禁欣喜若狂,得意非凡,對自己說:“好吧,現在我再把錢投到另一個地方去。”其實他們只需把錢存入銀行,什麼也別幹,耐心地等待下一個機會,可他卻急不可待地又把錢投了出去。也許這一次會賠進本錢。投資的訣竅是不賠錢,如果你的錢年年都有贏利,這往往要比那些起伏不定的投資者掙得多,因為他們雖賺過錢,可他們會有血本無歸的時候。賠本往往會斷送生意,大傷元氣,贏利是投資的精髓。
由於鑽石和黃金的發現,迫使資本家們修建基礎設施以獲取利潤。這些良好的公路、高速路、電話線、電力和充足的供求系統給南非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過去的五六十年裡,戴爾比斯成功地把鑽石的價格擡到一個過高的水平,實際上絕沒有這麼高的經濟價值。縱觀歷史,綠寶石、藍寶石和紅寶石的價值在許多文化中比鑽石高,鑽石之所以成為寶石之最,是與戴爾比斯的壟斷分不開的。歷史上戴爾比斯一直100%地控制著鑽石的生產和銷售。羅傑斯認為,在今後對年裡,鑽石的價格將比現在低。所以說鑽石是不值得投資的。之所以這樣認為,還是供求關系在起作用。戴爾比斯把鑽石的價格定得很高,激勵人們去尋找鑽石。為了維持高價,他必須買斷所有生產商提供給他們的鑽石,如果不這樣,生產商就會把鑽石賣給別人,因為別人出的價錢比戴爾比斯高。另一方面,戴爾比斯無休止地買鑽石,這樣需要花很多的錢,總有一天會把錢花光,不能再繼續買下去。不管是出現哪種情況都會使鑽石下跌。人為的控制價格是不能長久的,無論控制者是政府官僚或資本家。供求關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價值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羅傑斯建議賣掉鑽石,買入綠寶石、紅寶石和藍寶石。
吸引投資、發展經濟
羅傑斯對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很看重,並把此作為一個國際投資的因素考慮在内。南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基礎設施可以與很多國家相媲美。羅傑斯認為資本家投資發展基礎設施比政府要可靠的多。因為資本家是以賺取最大利潤為目的的,只要有利可圖,他們就會修路、通電、引水。塞色爾·羅德茲及其同夥為了尋找黃金和鑽石在南非修建了這些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最初修建是資本家獲取利潤的途徑,但基礎設施的最大受益者則是所在國,南非因此而繁榮。
羅傑斯認為資本的運作就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樣,哪裡的回報高,就流向哪裡,它不管你是白人還是黑人,是社會主義者或資本主義者,基督徒或穆斯林,它只在乎安全性和利潤。只要有機會,就會有資本的存在。19世紀的美國和今天的西伯利亞差不多,但有的是機會,沒有貨幣控制,沒有移民政策,沒有各種限制性政策。於是歐洲人把錢不斷輸送進去,並賺得豐厚的利潤,企業家大舉外債發展美國的基礎設施,修鐵路和運河,興建城市和工廠。同時受益者美國也在20世紀得到了回報,成為富甲一方的超級大國。
為了吸引國外資本,一個開放的國家應該怎樣做呢?使私有財產合法化(因為財富只有適當的聚集才能產生推動生產力發展的能量,平均主義只能滋生懶惰),向每個人適當地徵稅,讓貨幣自由兌換,使混亂的局面很快好轉,秩序穩定下來,形成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錢用來投資還是用來消費就有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
計劃經濟之父--俄羅斯
羅傑斯環球旅行途經新西伯利亞,通過走訪當地經濟學家,深刻地了解蘇聯所發生的劇變的原因,並且對計劃經濟的情形有很精辟的描述。沿途所見商店裡商品寥寥可數,隨處都是排著長隊的人們,各種生活用品都緊俏得不可思議,每個人表情都很嚴肅,很難在人們臉上看到笑容。到處都是一片蕭條景象,即使是莫斯科也一樣沒有生氣。計劃經濟表象就是物質辰乏。經濟學家說:計劃經濟在蘇聯試圖跨入工業時代的早期曾起過積極作用,可隨後就不行了。只有過渡到市場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對於計劃經濟實行了60多年的國家來說,國民已習慣了被計劃。被安排,並且認為富起來的人就是投機分子,經商的人本質上就是壞蛋,會被人看不起。只有實行市場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的觀念先轉變過來,然後才會有行動。計劃經濟帶來的效率低下,官僚作風嚴重,辦事拖沓,產品假冒僞劣,沒有購買力,沒有競争意識,沒有創新,只有永遠的消費品匾乏。人們早已喪失了勞動的積極性。
在莫斯科附近,羅傑斯還親眼看到從莫斯科來的工廠工人在一個集體農場收割豐收的莊稼,他們的工資由工廠來付。工人不在工廠做工,所以地裡幹活的人說派他們來這兒是愚蠢的做法。一位工程師說,讓他到這兒來拔胡蘿蔔是浪費人才。據農場負責人講他們還要從美國進口小麥解決俄國人的吃飯問題。農場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小塊高產的自留地。可國營農場卻從來沒有這麼高產過。
莫斯科幼兒園的一位叫塔蒂亞娜的女土這樣說他們的國家,“現在我們的人民終於覺醒了。70年來我們就像這裡的孩子一樣,等著讓我們的父母--共產黨來告訴我們去做什麼。我們沒有主見,就像5歲的孩子,一切指望著爸爸媽媽替我們去做。打破老的思維模式不容易,不過現在我們都看到了必須自謀出路,自己照料自己,是饑餓和物質的貧乏讓我們覺醒的。"這也許是對計劃經濟和為什麼要改革開放的最好比喻。羅傑斯認為,在這種國家的計劃部門,他~天也幹不下去,因為他無法在辦公室裡決定或計算出全國還需要審批幾個冰箱廠和紡織廠等諸如此類的項目,他不知道那些官員們是如何做出決定的,如果是他們自己的私有投資,他們會那麼做嗎?
4/6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