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抽出身來回看我們的國内經濟,當真是一幅奇觀:
我們不斷的生產大量產品源源不斷的輸往國外,換回大量的外幣,國内人民卻無法消費。換回的大量外幣又被國家通過購買美國等外國的國債等方式,流回美國等國家。
這樣,中國以紙幣標志的GDP不斷增加,但是用於國内消費的財富卻不見增長甚至可能下降。
又由於内需不振,外需就占了總需求的相當比重,所以人們就以為外需更加重要,進一步不惜抑制内需來擴張外需,於是國家經濟進一步走向歧形。其表現形式是外匯出現大量順差,國内需求萎靡不振。
夫一國之經濟,根本應依賴於物質財富的消費,此種消費乃是下一輪物質財富再生產的源泉,豈能守著幾張花花綠綠的廢紙來富強邦國。美國常年保持外匯逆差,卻成為了經濟超級大國,非常重要的一點便在此。中國外貿所得外匯,不用於購買國外相應物質財富以供國内發展,別說4千億美圓儲備,就算有4萬億美圓又與廢紙何異?可歎了枉自緊縮了國内需求,卻是與他人作嫁衣裳。
外貿之輸贏,不在你逆差還是順差,而在你產品的附加值是否高。倘若產品的附加值低,你順差越多,國力便越是衰退。不過此經濟分析,不是此文内容,放作以後分析。
目前中國央行正竭力抑制人民幣升值,其採取的幹預方式乃是標準的西方宏觀貨幣政策,即買進美圓,抛出人民幣。為防止抛出人民幣導致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又緊縮銀根,削弱正常途徑的貨幣投放數量,以求達到一國貨幣總量的穩定。這種方法非常危險,因為雖然好象總量上貨幣穩定,但是加強了經濟的不均衡,正常的商業運作被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限制,抛出的人民幣卻大量的遊移於市場之外。結果中國的經濟將處於這樣一個兩難境地:經濟繼續緊縮,需求繼續疲憊,而大量人民幣成為地上懸河,隨時可能崩潰。因此正常經濟一旦稍有起色,央行就不得不擔驚受怕,怕這懸河垮了,造成通貨膨脹,所以收緊錢口袋。而收緊錢口袋,經濟便沒有起色。所以兩派經濟學家吵架,一派說中國經濟要通貨膨脹,一派說中國還在通貨緊縮,都有道理又都沒有道理。關鍵怕的就是這道懸河,是懸在頭頂上的一柄劍。如果沒有這道懸河,中國經濟究竟是緊縮還是膨脹,局勢就會明朗,争論就會少得多。
中國經濟要正常運轉,必須削掉這道懸河。加強對壟斷利潤的稅收,加強打擊資金外逃,實行財產登記制度,增設遺產稅。加大教育投入,加大社保醫療等公共福利設施投入。切實保障工人權利,提高我國勞動力素質,不要老是以廉價勞動力為榮。把外向型經濟轉為内向型經濟。以上措施,可以相當於中央銀行緊縮銀根給投資造成的影響一樣,但是卻可以刺激投資的積極性和增加消費,削去懸河,因此與僅僅緊縮銀根不可同日而語。對於目前的外匯儲備,除了保留必要的用來穩定市場的部分外,應當用以購買戰略資源或者技術,通過這種方式把美圓抛出去,以絕國際社會之話柄,並同時讓外匯切切實實地用來建設中國,而非像守財奴一般抱著外匯壓箱底。要是中國以後被迫抛出美圓之時,是通過吸納人民幣來抛出美圓,中國央行還自以為是執行外匯調控政策,則中國數十年之積累,轉眼便灰飛煙滅,一場空矣。
3/3 首頁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