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只進出股市一次

2013-04-23 09:43:37

有位五年前退休曾服務銀行的朋友,學歷大專並不耀眼,最高職位是經理,估計月薪低於8萬元,但他透露有3億元身價,絕大部分是縱橫股市的成果。根據我的觀察,我這位朋友為人正派,應該不會參與股票炒作,更不會結交上市公司經理打聽内線消息,操作股票量力而為,不會借錢擴張信用,那麼究竟是如何積上一般上班族望塵莫及的財富呢?終於他告訴我致富秘訣,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每年只進出股市一次,既然每年只有一次出手機會,自然非常慎重,短線低點引不起他進場意願,唯有中長線買低點才是入市買股票的時機。
本來我以為這位朋友有獨到分析及選股策略,方能正確掌握中長線底部,後來方知他的進場時機就是單純地與市場恐慌心理對作而已。例如民國77年初蔣經國逝世,股市跌到2千多點,市場多數人恐慌大賣股票,他就進場承接;他也不是買在最低點,通常買了以後股票都還更低的價位,但最後都證明市場賣壓造成股票超跌,即使不是買在最底部,也買到相對低點的超跌價位,後來都是大賺。
他的理論是丢一次銅闆猜出正反面的機率是五成,但連續丢5次都猜對的機率只有1/32,對比股市進出,一年只要買賣一次,贏的機率至少50%,若能與市場恐慌心理對作,贏的機率是百分之百;反之短線進出,次數愈頻繁愈容易虧損,這種簡單的道理,讀過或然率的人都懂,不必到大學去修高深的微積分。由此可知,股市贏家不是聰明才智一流者,而是嚴守紀律的人。
至於選股就更簡單,每年買進對象都是績優的權值股,20年前是台塑、南亞,10年前是三商銀,5年前就是台積電、華碩,這種選股的概念等於是買指數,不要小看其威力,台股是大漲大跌的淺碟式市場,每年低點到下一波長線高點,指數漲幅少說有20%的漲幅,換句話說,我這位朋友每一次進場,保守估計投資報酬率至少三成,如此積小勝為大勝,難怪能夠累積3億元身價。這位朋友致富的經驗,給我們一個啟示,其實不必花太多精神去選明牌,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用盡心思尋找明牌,卻誤中市場拉高出貨陷阱,最後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
投資需要堅守,所以一年做一次股票就好,甚至一生只要能掌握幾支好股票,就足以致富了。靠投資已累積幾千萬財富的許啟智,1年只做3檔股票,他喜歡找被誤判的股票,然後等待市場還他公道。事實上,不論多、空市場,每年都有這樣的好股票等著被發掘,這是累積財富的秘技。
有找尋好股票的悟力外,培養忍耐的EQ也很重要,雖然近幾年台股走空頭,但是幾乎每一年都可見到市場人氣渙散,但之後股市反彈2000—3000點的機會。20001年美國911事件,去年10月,都是市場充滿悲觀氣氛、融資大減、大盤成交量萎縮持續一段時間、許多股票本益比被打到低點,然後才展開一波行情。如果夠有耐性,每年等這樣的機會一來,集中火力出手一次,即使空頭市場也賺得到錢。台灣工銀投顧副總經理黃偉傑就觀察到身邊幾位投資高手,忍功一流,每年都在等這樣的投資機會出現,沒有機會就情願做壁上觀。
一年做一次股票,本來就要在對的時機、選對的股票,才能在股價漲高後來個大豐收。對的時機發生在市場最悲觀的時候,對的股票也往往是被市場遺棄的醜小鴨(註:被市場遺棄的績優的權值股),所以期間的不安就必須靠耐力、靠信心來度過。
股票交易過程中,不論買進或賣出,都得支付0.1425%的手續費,而賣出後,還要繳交0.3%的證交稅,算一算每進出一次,成本為0.585%。用絕對金額來表達,如果一次買賣股票的數額為10萬元,那麼成本就是585元。可不要忽略了這個看似不高的金額,現在來看看每週進出股市一次侵蝕獲利的程度。以一年52週計,交易成本就是30.42%,意思是,10萬元每週在市場轉一次,一年就得平白繳交給券商及政府3萬元,相對的,要cover這3萬元的成本,你必須有能力每年賺進三成的獲利。現在靜下來想想,每年賺三成,你有這樣的本事嗎?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