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最優貨幣區理論的挑戰
最優貨幣區理論是羅伯特·蒙代爾1961年提出的,由於對此理論的貢獻,他於1999年獲諾貝爾經濟獎。按照最優貨幣區的理論,最優貨幣區應有以下幾個標準,(1)勞動力和資本的流動性:跨國勞動力和資本的高度流動性會可減少使用匯率作為恢複競争力和消除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整工具。如果勞動力能從高失業地區流向低失業地區,那麼工資和其他成本就會趨同,資本的自由流動可減少通過匯率調整相對成本和價格的必要性。如果勞動力和資本不流動,相對價格的變化將是調整國際收支平衡的唯一手段,那麼,浮動匯率比固定匯率和貨幣聯盟更有效。(2)經濟開放度和經濟規模:一國的經濟開放度越高而且規模越小,那末固定匯率就越有效,這個國家就越傾向於加入貨幣聯盟。(3)價格和工資的靈活性:如果價格和工資靈活,那麼相對價格的調節可通過市場順利實現,減少匯率調整的必要。(4)產業結構相似:擁有相同生產結構的國家,並且多樣性程度高,外部沖擊會具有對稱的影響。(5)如果成員國實現了財政一體化,那末財政轉移支付能夠替代利率和匯率等貨幣政策抵消非對稱沖擊的影響。
歐洲的勞動力市場僵化,勞動力流動受到語言、文化、社會保障體系差異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歐盟的財政收入只占歐盟國内生產總值的1.3%左右,2001年的收入僅為900億歐元,而且400億歐元用於共同農業政策,360多億歐元用於結構基金,財政轉移支付能力十分有限。顯然,歐元區並不符合作為最優貨幣區的條件,大量實證分析也顯示目前的歐元區不是一個最優貨幣區,至少和美國相比的確如此。單一貨幣帶來的低成本和貿易創造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被放棄本國貨幣主權產生的經濟調整成本所抵消,甚至得不償失。
4、政治合法的挑戰
傳統上,歐洲人把自己的國家作為最基本的政治實體,認同自己的國家和代表各自國家的國旗、國歌、貨幣等國家象徵。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國形成了自己的歷史、語言、文化和政治傳統,國家的邊界往往就是語言邊界,同一國家不同語言區的矛盾十分尖銳,比利時就是典型代表。單一貨幣的超國家和泛歐洲特徵在歐洲人中始終存在疑慮。實際上,經濟貨幣聯盟和圍繞執行該聯盟所設置的各項制度如歐洲中央銀行、歐元、穩定與增長公約等始終沒能納入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歐洲一體化的政治框架内。
政治的合法性招致人們對經濟貨幣聯盟和歐元的批評。高失業率、經濟增長緩慢成為民粹主義者攻擊歐元的借口;指責“外國”決策者幹預和操縱國内事務是隨時可用和永遠有效的政治武器;近兩年,面對石油價格上漲和世界經濟衰退,一些國家提出要給予更多的財政轉移支付,要求修改《馬約》中有關債務、赤字、物價目標的條款。
三、貨幣聯盟的歷史教訓
1、政治統一和貨幣聯盟
在過去的200年中,世界上出現了很多貨幣聯盟。從政治性質上看,可分為政治統一下的貨幣聯盟和主權國家間的貨幣聯盟。從貨幣管理體制上看,可分為集中型貨幣聯盟和分散型貨幣聯盟,前者是指貨幣聯盟形成統一的貨幣當局,即是中央銀行;後者指幾個貨幣當局並存,但相互協調。把政治性質和貨幣管理性質結合起來,貨幣聯盟可分為三大類:
(1)政治獨立的集中型貨幣聯盟。政治上獨立的國家通常是集中型貨幣聯盟,如歷史上德國、意大利、瑞士,先完成政治統一,再實現貨幣聯盟,後實行統一貨幣。再比如美國,全國被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地區,每個地區都可發行美元紙幣,但這些紙幣按1:1永遠可兌換。歷史上,貨幣聯盟往往是政治一體化的結果。一旦政治上實現聯合,產生一個獨立的國家,貨幣聯盟就會隨之產生。政治一體化瓦解,貨幣聯盟隨之解體,前蘇聯、捷克斯洛法克、南聯盟都是如此。
(2)主權國家分散型貨幣聯盟。1865-1926年,由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瑞士組成的拉丁貨幣聯盟,以及1872-1931年由丹麥、瑞典和挪威三國組成的斯堪的納維亞貨幣聯盟,是世界上兩個最著名的主權獨立國家分散型貨幣聯盟,由於沒有獨立的中央銀行,各國保留自己的鑄幣權力,政策協調困難,最後以失敗告終。
(3)主權國家集中型貨幣聯盟。主權國家可以加入集中型貨幣聯盟,歐元啟動前的法國法朗區,比利時和盧森堡貨幣聯盟,以及實行美元化的地區都可以看作主權國家集中型貨幣聯盟,目前的歐洲經濟貨幣聯盟也是此類。由於沒有實現政治一體化,聯盟内某個國家發生戰争、自然災害、經濟危機等外部或内部沖擊時,難以採取諸如財政、貨幣、匯率等政策應對,往往使聯盟解體,最近,阿根廷就被迫放棄了比索和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在這類聯盟中,只有比利時和盧森堡經濟貨幣聯盟運作的較為順暢。
2、貨幣聯盟和財政一體化
從財政管理體制看,各國的財政體制也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集中型財政;另一類是聯邦型財政,即分散型財政。但這兩種類型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傳統上,歐洲議會制國家的貨幣和財政體制都是集中型的。然而,貨幣一體化也存在於財政分散型國家中,美國、加拿大、瑞士等國家,其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集中決定,財政政策分散在各聯邦主體内。
分散型財政體系和集中型貨幣體系是可以相容的,只有貨幣政策和貨幣供給決策是決策者獨立決定,不同的財政司法權不會直接影響貨幣的供給。實際上,把貨幣主權轉讓給中央當局比把財政主權轉讓要容易的多,歷史上把不同宗教、文化、民族的地區統一起來的一個辦法就是讓各地區掌握財政大權,實行財政聯邦制。
3、貨幣聯盟的幾個結論
從分析歷史上的貨幣聯盟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這些結論有助於解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前景。
(1)成功的貨幣聯盟通常依賴於政治的統一。政治上的聯合可以由一個國家主導建立或者若幹國家基於共同利益而建立。政治聯合的意願是貨幣一體化最主要的動力。
(2)集中型貨幣聯盟相對於分散型貨幣聯盟會更持久。
(3)財政的集中程度不是決定貨幣聯盟能否持久的決定因素。只要貨幣政策集中控制,貨幣聯盟就不必然需要財政一體化。但財政一體化能促進經濟穩定,維持政治團結,從而提高貨幣聯盟的持久性。
(4)不管匯率制度如何安排,任何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總會經歷宏觀經濟的各種沖擊、經濟週期,甚至經濟危機。沒有簡單的、能自動防止各種問題的貨幣體系保證各國免於各種經濟沖擊。
四、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前景
目前的歐洲經濟貨幣聯盟是主權國家貨幣集中型、財政分散型的貨幣聯盟,從分析歷史上的貨幣聯盟得出的結論看,歐盟的政治能否實現一體化是未來歐盟經濟貨幣聯盟和歐元成功的關鍵,沒有政治上的統一,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很難戰勝其面臨的挑戰。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