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缪爾森-漢森模型,又稱為宏觀經濟的乘數加速數模型,它是凱恩斯乘數模型的“發展”。不管是簡單的凱恩斯乘數模型,還是複雜一些的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都是一種產品分配模型,而由分配決定產出的種種模型,由於從原理上講,與經濟生產實際相去甚遠,故而難免跌入荒謬的境地。下面分析之,看是否有道理。這裡的模型見(張金水,1999)。
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中引入如下一些變量:Y(t)—第t年國民生產總值,I(t)—第t年個人或者企業投資總額,C(t)—第t年個人消費總額,G(t)—第t年政府購買總值。國民生產總值用於投資、個人消費與公共消費,因此有如下平衡方程:
Y(t)=C(t)+I(t)+G(t) ??????????????????(3.3.14)
第t年的消費與上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有關,或者說上一年度國民生產總值Y(t-1)的100×b%用於第t年消費,即:
C(t)=bY(t-1)或者C(t+1)=bY(t) ???????????(3.3.15)
公式(3.3.15)中的b稱為邊際消費傾向。
假定第t年的投資與消費的增長有關:
I(t+1)=d[C(t+1)-C(t)] ????????????????(3.3.16)
其中d為小於1的常數。
公式(3.3.14)、(3.3.15)、(3.3.16)就構成簡易宏觀經濟模型,稱為薩缪爾森、漢森模型。對以上三式進行變換,可以得到一個二階線性系統:
Y(t+1)=b(1+d)Y(t)-dC(t)+G(t+1) ???????????(3.3.17-1)
C(t+1)=bY(t) ???????????(3.3.17-2)
在公式(3.3.17)表示的系統中,政府購買G(t+1)是政策變量。控制的目的是讓國民生產總值Y(t)按給定的增長速率增長。假設控制目標為:
Y(t)=Y(0)(λ↑t) ???????????????????(3.3.18)
式中(λ↑t)表示λ的t次幂,λ也就反映了經濟的增長率。要達到公式(3.3.18)的控制目標,可以採用無狀態反饋的策略與有狀態反饋的極點配置策略。在採取無狀態反饋的策略時,可以令政府購買G(t)按給定增長率增長:
G(t)=g(λ↑t) ????????????????????(3.3.19)
其中的λ與公式(3.3.18)中的值相同,g的大小待定。
再往下的推導完全是數學問題,在此詳論已經沒有必要,下面只作經濟學意義上的讨論。
在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中,政府購買是所謂政策變量,或者叫外生變量,一旦經濟系統的結構給定,國民生產總值Y(t)就完全取決於政策變量G(t)。由數學知識我們知道,國民生產總值Y(t)的穩態解等於系統單位沖擊響應與政策變量G(t)的卷積和,所以,只要政府購買G(t)確定,Y(t)於是也就跟著確定了。上面的公式(3.3.19)給出了G(t),因而國民生產總值Y(t)也就相應確定了,自然就可以表示成公式(3.3.18)。至此,人們得到這樣的印象: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完全受政府購買所控制,政府購買按幾何級數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就也按同樣的幾何級數增長;想要國民生產總值怎樣增長,只需要政府購買按一定的函數關系變化就足夠了;從此人們在經濟生產活動中徹底獲得了自由,國民經濟增長規律的密碼完全為政府官員所掌控。
事情果真如薩缪爾森之輩所期望的那樣嗎?歷史上的“滞脹”事實這裡不再重複,就是在理論上,張金水老師自己也持懷疑態度,他說:“其中,1/(1-b)為乘數,所謂乘數即放大倍數。比如,若b=0.5,1/(1-b)=2,這意味著每增加1億元政府購買,將使國民生產總值增加2億元。應當指出:如果政府購買增加1萬萬萬億元,那麼國民生產總值是否將增加2萬萬萬億元呢?回答是肯定的。那麼我們要讓經濟增長是否只要拚命增加政府購買就可以了呢?回答當然也是肯定的。但是應當註意到這個模型中變量都是名義值,而不是實際值。這個模型中沒有價格變量。當國民生產總值名義值增加2萬萬萬億元時,將會產生通貨膨脹,比如一斤雞蛋本來值3元,現在可能要賣3萬萬萬元了。”——俗話講:聽話聽聲,鑼鼓聽音。張金水老師這一段話是在褒揚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呢,還是在嘲諷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呢?我體會他實際上是在否定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這樣的經濟模型有什麼實際意義麼,除了唬弄唬弄學生娃子外!當然,也不能小看當今的年輕人,後生可畏麼;有的學生心裡明白,這是給他灌輸有用的實際知識呢,這是教導他將來一旦長纓在手,如何通過政府購買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至於說到這個模型中的變量都是名義值,那也不合適。國民生產總值的平衡公式(3.3.14)是個等式,如果等式左邊是名義值,那右邊也是名義值;如果等式左邊是實際值,那右邊也是實際值。政府購買實際值能1萬萬萬億元地增加嗎?如果不能隨便增加,政府購買還能稱為外生變量嗎?還能控制自如嗎?
如果您註意一下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的公式(3.3.14):Y(t)=C(t)+I(t)+G(t),您就不難發現,政府購買G(t)和個人消費C(t)以及投資I(t)是對等的,你可以把政府購買G(t)作為控制變量,別人也可以把個人消費C(t)作為外生變量。為什麼不行呢?假定政府購買G(t)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為b,投資I(t)與政府購買的增量成比例,比例系數為d,則可以得到下面一組方程:
Y(t)=G(t)+I(t)+C(t) ??????????????????(1-1)
G(t+1)=bY(t) ????????????????????(1-2)
I(t+1)=d[G(t+1)-G(t)] ?????????????????(1-3)
上面這個經濟模型與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並無二致,只是這裡把消費函數C(t)當作了控制變量,從數學上講,以後的每一步演算,什麼極點配置、最優控制,都完全相同。人們自然要問,薩缪爾森、漢森們為什麼偏要把政府購買作為控制變量,而不把居民消費作為外生變量?我這裡提示一下,公式(1-2)把政府購買限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個比例部分上,因而不能隨心所欲,這才是問題的要害。如果把居民消費作為控制變量,把錢發給窮苦勞動大衆,那政府還有積極性嗎?
薩缪爾森-漢森加速數模型,就是經濟學家利用經濟數學模型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典型例子,只有辯護性,談不上科學性。流行的西方《宏觀經濟學》現在成了皇帝的衣箱,裡面裝滿了皇帝的新衣,只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才看得明白,說它謬誤是要冒水平太低的風險的,說不定教授職稱就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