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的深度與貨幣的韌性

2011-10-12 08:57:36

關於虛擬金融市場與生俱來的投機性,現在已經沒有讨論的必要,因為幾乎沒有人否認這一點。但是,關於這種投機性產生的理論依據和為什麼需要對市場的投機性進行管理(調控),卻是現代市場經濟(宏觀管理學)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當然,對大多數希望在虛擬金融市場獲得收益的投資者來說,知道泡沫的深度和投機的尺度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在泡沫就要破裂前市場不承認泡沫!

在我對貨幣異化理論的研究中,已經明確地將貨幣和金融市場劃分為現實的和虛擬的兩個部分。這一點很關鍵。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貨幣異化的本質或貨幣已經分裂為兩部分的這個現實。在工業經濟以前的時代,在虛擬金融市場出現以前,“一切商品都是暫時的貨幣,貨幣是永久的商品”(馬克思語),這個經典的貨幣學理論的確是真理,而在新經濟時代,在虛擬金融市場出現之後,貨幣要與商品脫鈎,與勞動脫鈎,與實體經濟的流通週轉脫鈎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時間、一定的市場條件下,貨幣將僅僅作為符號或炒做籌碼存在,與發行這個貨幣的國家的實體經濟的好壞沒有關系。

我們看到,自虛擬金融市場和虛擬金融產品出現以來,它們的波動就具有天生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極大地掩蓋了真實的價值軸心,使反映實際經濟基礎的真實商品價格、勞動價格、資產價格變得“看不見”,或被泡沫深深地遮埋。更由於貨幣國内購買力與國際購買力的脫節,使貨幣的國際市場價格與該貨幣的國内購買力變化出現相背離的假象。這就出現了世界貨幣和國内貨幣兩個概念。當國内貨幣價格(比較)穩定時,國際貨幣的價格可能已波動了30%。要命的是,對這種背離老百姓大都感覺不到,貨幣政策制定者更無所謂。沒有人說,這種價格背離就代表著泡沫,因為它的確有可能也代表著趨勢。而無論怎樣解釋,我們必須承認貨幣流通實際已經有兩對解釋不同的市場:虛擬金融市場和實體金融市場;國内貨幣市場和國際流通市場。這兩對市場的存在,使我們對貨幣真實價值的認識更加困難(貨幣流向也越來越說不清楚)。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於市場條件的變化使泡沫的出現和擴大成為可能,而由於泡沫有正反兩個方向的張力,以及在去泡沫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反作用力,更加劇了虛擬金融市場的動蕩和波動幅度。

以流動性最大的貨幣(現貨)市場為例,美元在2001-2004年對西方主要國家的貨幣貶值了40%,而在2005年一年又反彈了10%。其中對日元更是升值了19%。更極端的例子是,作為貨幣替代物的黃金,在2005年的四季度,70天中爆漲了40%。

這種爆漲爆跌是真實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嗎?可能有一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這種市場供求本身就是虛假的。所謂虛假是指:買賣雙方的買賣行為並不是為了持有這種商品或貨幣,而是為了賺取泡沫波動中的價差。這就是歐美市場最流行的差價交易。

與差價交易共同流行的是,越來越多的貨幣不僅不再投資實體經濟,而且不再在一個國家、一個市場、一種金融商品、一種貨幣上久留。越短越好,越快越好,成為目前市場上的流行語。

我們分析一下對沖基金的現金流量表就會發現,除了對沖的部分資金占用相對穩定之外,有相當部分的資金在進行快進快出的超短線交易,並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市場、不同的虛擬金融商品上不斷地捕捉超短線的市場機會。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作為傳統投資市場的股票市場越來越缺乏活力(除了少數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和象日本這樣的股市長期萎靡的國家),交易量呈遞減狀。而流動性越來越大的貨幣市場和波動率越來越高的商品期貨市場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金。

對虛擬金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貨幣流,傳統的經濟學家將它解釋為:流動性過剩,並把它歸結為發達國家的超額貨幣發行。當然,適當的緊縮可以減少流動性,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說是,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

世界大多數國家為什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超額發行基礎貨幣的現象,本質的原因是因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創新勞動將社會的平均勞動價值一再地拉高之後,社會還必須以極大的價值量與它進行現實的交換(實際是無數的體力勞動與單個的創新勞動相交換),所以對“基礎貨幣”投放形成持續且越來越大的壓力。這是新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貨幣現象。更重要的原因是,貨幣發行對物價的敏感性降低,使依據通貨膨脹指標去決定貨幣松緊度的政策大都失靈。

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日本在長達二十年間内,GDP的成長幾乎一直徘徊在零軸之下或上面一點點,而日本的基礎貨幣發行量卻始終保持在10%左右(相對於基礎貨幣發行最大的中國,用GDP相比要大出了幾百倍)。日本之所以敢開足馬力發行貨幣,借口就是與通貨緊縮做鬥争。按照傳統的貨幣理論,加大貨幣發行力度的確是對付通貨緊縮的有利武器,因為過多的貨幣發行必然刺激通貨膨脹,引起物價的反彈。可日本的事實卻是,這些超額發行的基礎貨幣沒有對物價構成壓力,而是跑到虛擬金融市場去了。日本的情況是,由於持續的通貨緊縮和國内投資環境的惡劣,使人們厭惡日元,也不敢增加消費。在經濟不好時這可以理解,在經濟複蘇時也如此。比如,日本GDP在2005年第四季度跳增了5.5%,而日本人的家庭消費卻下降了3.3%,與此同時,日本人的海外投資卻在短短的三年中增加了150%(3月9日紐約時報),而且大多數是民間購買外國金融產品的投資。這說明,日本的貨幣發行通過日本人的海外投資流向了全世界,它增加的是貨幣淨流入國的通貨膨脹壓力(日元必須被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增加了這些國家的貨幣發行和市場貨幣流通量),自己則是通貨緊縮和持續的貨幣貶值。在這個流向或趨勢沒有改變之前,日本是貨幣政策越寬松物價指數越下跌。相反,當日本的貨幣政策不以物價為主要參考目標後,適度的緊縮會立刻將資金抽回國内,反而會刺激物價的上漲。這就是貨幣政策的辯證法。

這樣的例子我們已經在美元身上看到:實際上,美國的“貨幣傾銷”政策更隐蔽,它利用自己虛擬金融市場的發達特別是美元的優勢,在貨幣自由化的旗號下,以極低的利率投資海外,而當進入收獲期之後,又在全世界之前結束了“超寬松貨幣政策”。由於有利率的提高相配合,資本的回流超過了貿易淨流出,美元在持續升值中進一步鞏固了世界貨幣霸主的地位。

美元從人人喊打到再被追捧,時間大約有四年,其間的波動幅度超過40%。若以40%的一半為軸心,美元(指數)的價值中樞大約在80,上下2000點都是泡沫。以美元兌日元來衡量更直觀。日元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曾經跌到了75左右,而在2001年年末曾經達到130,取中間價的位置應該在103,上下2700——2800點都是泡沫。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