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的錯誤應用”

2012-03-15 09:04:33

翻開專業雜志,不經意瞄到一項報導,國聯被toshiba評為優等led廠商,開始對這家公司產生興趣,怎麼看都覺得太棒的公司了,其使用MOCVD技術甚至有強烈進入障礙,LED還是未來的照明革命哩,去年配股5塊多,目前53元,超便宜的,隔日二話不說,買進50張,過了2天,股價開始漲,漲到63元,“我就知道!!!”我心理充滿成就感跟踏實感,我的分析果然沒錯,開始想著當股價漲回100元,打算拿這筆錢將那台喜美換掉,買台藍天白雲新320,臉上不禁露出笑容…。不幸的,接下來2個月,股價竟跌到36.7元,我忍痛被迫停損賣出,更不幸的,股價在我賣出後開始飙漲,甚至於漲到140元,我發誓“以後再怎麼跌我都要緊緊抱牢!”

基本面是一項極有趣的分析,分析正確時,那樣的樂趣快感教人難忘…。正確的基本面分析是一項強而有力的工具,但如果錯誤的使用,後果會讓人失望且無法接受“怎樣會這樣”…。

以下這幾點,是大部份基本分析者容易犯的錯誤(我也常會不自覺的犯):

1、將基本面資料當做時效性的判斷工具

舉例來說,當我現在研究“致茂”的基本面,仔細的評估它的負債比(哇!10%而已)、流動比率(可怕的600%)、存貨、每年營收成長率、營益成長率…。發現致茂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好公司,且價格本益比很低,我迫不及待的於隔日買進5張,過了半年,其間股價不漲反跌,我納悶“我的研究都沒錯啊,怎麼會這樣?明明是好公司…。”這個情結,在我大學買股票時常常出現,錯不在這個評估的結果,而是“時效性”,試想,如果我在3個月前就研究這個資料,是否股價就該3個月前因我的發現而提前反應?一項分析的反應可能在3天後,也可能在3年後才出現…。我們常會因為突然做出一個分析就認為是一個重大發現,急忙於市場建立部位,期待股價照我的分析而走。但市場反應出此消息或結果的時間,很難抓。將我們“瞬間發現”當做股價“此時該漲或該跌的依據”其實是很荒謬的。

2、由真空角度看待基本面資料

一檔股票此時價格為80元,因此檔股票為從事進口加工,預期匯率會貶值,貶值將造成其原料成本提高,為一項利空,所以此股票將可能下跌,價格走低為合理反應。假設此時股價開始下跌,跌到70、60或許合理,但是註意,跌到40時,此項“基本面利空因素”是否仍然偏空?跌到剩20元,這項所謂利空消息,可能會變成“利多”,不可思議,對吧?!換句話說,“利空消息到某個價位將不再是利空”,所以基本面本身應該是沒有所謂利多或利空,而是相對於“價位”而言,才有利多或利空存在。

3、設定價格不可能低於實質價格

一檔股票不斷下滑,我對它非常有興趣,認為這是一檔超值股票,我盤算著這檔股票的“真正價值”,用合理本益比或者其它方式,算出它約值25元,且股東權益有15元,此時市價40元。過了半個月,股價果然跌到25元,我積極買進,不幸的,股價繼續下滑,跌到15元時,我幾乎將家當全梭在上面,因為此時已是淨值了!!不可能再跌!!結果,竟然跌到7元才止跌,甚至跌破票面…。這個故事是真實的發生在我一個朋友的父親身上,這檔股票他買了200張,現在他甚至不敢看這檔的報價…。我的結論是,“實質價格未必是一個有力而有效的支撐”,有人就是不信邪,因為常常它還是會產生作用,過一段時間,股價常會回到“合理價位“,但記住,支撐不一定會發生在此時此刻,似乎還有其它因素我們會忽略了…。同樣的,法人擁有某檔股票的成本,絕對有可能會跌破,法人雖有大量的股票,股價沒有百分之百必漲的那種事,法人也會賠錢。每次空頭走勢就會有人開始盤算法人的持股成本,認為此成本不會跌破,我認為不如將這個時間拿來算算自己的盈虧吧,“趨勢不會因為你拉了一個夥伴而反轉”。

常看到許多人不正確的使用正確的基本分析資料,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