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價值投資的愛好者,我一直有兩個宏大的計劃:
(1)以自己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寫本關於價值投資的概論
(2)研究價值投資與新興的中國股市之間的關系
很顯然第(1)個計劃是第(2)個計劃的基礎,由於中國股市天生的複雜性與怪異性,雖然自己有在中國股市沉浮十多年的經歷,但我對第(2)個計劃還是毫無心得。
但要寫本關於價值投資的概論就我個人的學識與經歷來說,我對此並無把握或足夠的信心,不過我願意做一次這樣的嘗試,我把這種嘗試視為對價值投資理論的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在格蘭姆的《有價證券分析》以後價值投資的理論體系就基本完成,在隨後的七八十年裡除了費雪的定性分析與芭菲特對特許經營權的诠釋對價值投資理論做了部分實質性的拓展外,今天關於價值投資的理論與幾十年前並沒多大實質性的區別。做為價值投資大師的芭菲特直到今天也沒有寫一本專門闡述價值投資理論的著作,也許他知道就算寫成了這麼一本著作除了重複前輩的觀點與一些最新的個案分析外不會寫出什麼新意來吧。
我知道我寫的這部關於價值投資的概論只不過是對價值投資理論按自己的理解方式重新進行組合而已,目的是想把價值投資理論以最簡單扼要的形式表達出來。雖然價值投資在新興而混亂的中國股市幾乎成為了投機的工具從而被扭曲與異化,但著眼於未來在越來越開放的大背景下,真正的價值投資必將發揚光大。今天對價值投資的學習與全面了解也必將成為我們未來成功投資的基礎。
多年以來我以價值投資的原則來思考市場與自我,不知不覺中已寫了數百篇文章,並與無數朋友就相關問題進行過激烈而富有創意的交流與探讨,我的這本價值投資概論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這是一部“網絡版”的開放系統,相關的交流與探讨仍將繼續在這套系統裡延續。
1:基礎篇
格蘭姆闡述價值投資理論體系的偉大著作《有價證券分析》共有七八百頁,而我卻將價值投資理論濃縮為幾個核心概念:相關話題鍊接
(1)複利
(2)安全邊際(空間)
(3)内在價值或實質價值
(4)特許經營權
我認為深刻的理解了這幾個概念就理解了價值投資的實質與精髓,這幾個概念就是價值投資的原則,當我們以這些原則為指導所進行的投資行為就是價值投資。雖然這幾個概念不能用“數理”的定量分析公式化(就此而言它們都是模糊的概念)但絲毫不影響它們的可操作性,它們都是投資的哲學而非一般的技術。
2:“自我”篇(投資者“自我”本身就是價值投資體系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
就上面幾個基本概念對初次接觸價值投資的人來說理解起來並不容易,理解它們的過程就是一個對價值投資理論學習的過程。這一過程非常曲折複雜,並非依靠死記硬背某些所謂的投資定律或格言那麼簡單,這個學習的過程必須與相當長時間(至少也需要幾年以上)的投資實踐相互作用才能真正了解其精髓。在很大程度上價值投資的作用是由使用者對其理解的程度決定的,使用者的投資經歷、學識水平、所處環境及各自的人生態度等等因素都將影響價值投資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作用。投資者在理解價值投資時一定要意識到“自我”本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能深刻理解“自我”的處境是學習價值投資時要面臨的最大障礙,這些年裡我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過很多思考與探讨:
知道自己對在那裡!
我覺得總結自己的成功與總結自己的失敗是同等重要的!
在這個市場我們曾做錯了很多事,但我們也有正確的時候!真想知道自己曾做對的事在那裡?
這個市場,有太多的錯誤讓我們去犯,真想一天就把所有的錯全犯光了
真的高手、不論對錯、都了然於心.。
如果一個人僅靠運氣,瞎碰碰上幾只牛股,並不一定就是好事,他會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是股市天才很難再用心去學,我相信這是人性的弱點,不過也遲早得完蛋把錢吐出來,成功後的定向思維往往會在未來導致失敗---成功有時也會成為失敗之母!“胡裡胡塗”的成功往往會導致更大的“胡裡胡塗”的失敗。
我們經常把“偶然的成功”與“必然的成功”輕易的聯系在一起,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認為戰勝了莊家其實只不過是瞎貓撞上死老鼠。
輸(錯)要輸(錯)得明明白白、贏(對)也要贏(對)得清清楚楚。
風險的“層次”
我把風險分幾個層次做一些延伸性的探讨,結果是非常意外的。
第一層次的風險----對股市的一無所知
第二層次的風險----對股市的一知半解
第三層次的風險----對股市本來只有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已經全知全解
第四層次的風險----身處風險的包圍之中卻對風險本身缺乏“自覺”
第一層次的風險----對股市的一無所知:表面上這種風險是巨大的,這完全是一種賭徒的心態,把股市視為純粹的賭場就好象押大小(賭漲跌),但成敗的概率幾乎是對待的(當然如果考慮交易成本長期來說這是一場必輸無疑的遊戲),但在我看來這是股市中最小的一種風險。
第二層次的風險----對股市的一知半解:我始終認為對股市的一知半解比對股市的一無所知具有更大的風險,他們是股市中因各種騙局、陷阱而受害的主體。股市行為必然是一個讓人困惑的行為,否則稍懂一點知識的人就能獲利。市場中只要有人思考就會有人提供思考的素材(包裝或造假的動機因此而生)和門類齊全的各類理念或技術(所謂不同時段的贏利模式),並以此來影響大衆的意識與行為(騙局、陷阱就在這一過程中醞釀)。股市中人都是利益至上的主誰都想戰勝別人、戰勝市場,股市中人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自覺性是最強烈的,但他們學到的東西大多數反而是對自己有害的,動機與結果的背離在股市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我們面對“七虧二平一贏”的命運時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義無反顧的進入呢?----因為誰都認為自己是聰明人或懂得(獨門)知識與技術、誰都認為自己能成為那10%之中的一員,10%的誘惑卻對市場參與者產生100%的效應,這都是“一知半解”惹的禍。德高望重的經濟學家吳敬琏教授說中國目前的股市“比賭場還黑”,其實吳老只說對了一半,在世界範圍内的大多數股市在大多數時間裡都比賭場還黑,這不是中國特色也許是股市的本質特徵之一吧。
第三層次的風險----對股市本來只有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已經全知全解了:我將其視為風險中的較高層次,這種風險的殺傷力是毀滅性的,有人說“股市是消滅狂人的地方”就是對這種風險的最好诠釋,我就把股市中的狂人理解為那些只有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已經全知全解了的人。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有人在相當長的時間週期中連續的、堅定的犯錯誤,其實市場中沒人會去主動的犯錯誤,他們在“狂”的心態下當時肯定是在“自以為”的信心倍增的做著正確的決策(事後看只不過是在信心倍增的犯錯誤)。這類風險的主體是那些擁有一定特權、擁有強大資金或背景、以及過去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的屢獲成功的機構或個人,在中國的“中經開”就是一個典型(“自以為”對中國特色已經全知全解了)。
1/9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