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令歡:無須抗週期

2013-04-19 09:54:41

[導讀]經濟週期不是一兩個企業能控制的,抗週期的工具是長期持有

弘毅投資持有一般5到10年,所以不適合投經濟週期5到10年的行業。但中集、中聯重科和蘇甯所在行業都是3到5年一個週期。

【對話背景】2012年國際市場複蘇乏力,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與基礎設施投資、國際貿易相關的航運、造船、機械制造等行業受到重創,甚至連零售業也陷入低迷。對於掌管450億元資金的私募股權基金弘毅投資(下稱弘毅),挑戰前所未有。

弘毅有數個大型項目單筆投資超過10億元——自2005年以來在中聯重科(000157.SZ)累計投資近20億元,2012年底在中集集團(000039.SZ,02039.HK)投資1.74億美元,2012年在蘇甯雲商(002024.SZ)投資12億元。這些項目目前都處於行業調整之中,尤其後兩家公司去年利潤下降約一半。上述投資給弘毅帶來的盈虧在二級市場上一目了然,比如蘇甯已使其賬面浮虧近半,弘毅看準了嗎?市場一片質疑。

弘毅總裁趙令歡自有解釋。他在近日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稱,經濟情況不好時做投資未必悲觀,而經濟情況特別好的時候投資不要過於樂觀。近來因經濟低迷,在私募投資領域投資人與企業管理者糾紛時現,但弘毅仍選擇支持管理層。趙令歡稱他對合作夥伴詹純新(中聯重科董事長兼CEO)、張近東(蘇甯雲商集團董事長)、麥伯良(中集集團總裁)等人深信不疑,相信經濟拐點過後,他們會將各自企業繼續帶向成功。但是,中國經濟週期的拐點在何處?趙令歡的答案是,但凡弘毅確定的主打行業,即使看不清何時走出低谷也要投資,其抗週期的工具就是長期持有。他相信中國的城鎮化與消費升級會使這些企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他還就基建、航運、零售電商等多個行業的競争態勢和投資前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對話摘登】

財新記者:弘毅所投資的中集集團、中聯重科和蘇甯都處在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的強週期行業,在經濟低谷期企業業績受到沖擊。你怎麼看週期性的問題?

趙令歡:弘毅就是要投資和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聯系緊密的公司。中短期持有策略的投資公司會覺得進入週期性行業很被動,因為經濟週期不是一兩個企業能控制的。而我們的理念不是要抗週期。作為中長期價值投資者,我們對了解的行業週期會善加利用,但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我們不會因有週期性就規避,我們把長期持有作為反週期的工具,投資持有一般5到10年,所以不適合投經濟週期5到10年的行業。但你剛才提到的這些行業都是3到5年一個週期,它們和中國經濟發展體制有密切契合,受政策影響比較大。未來中國重視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發展,這些行業會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投的中聯重科、中國建材投資回報不錯,其中中聯重科已經經歷了兩個週期。而蘇甯正在轉型,得給它調整的時間。

財新記者:如何判斷企業是否進入行業低谷?何時走出?

趙令歡:我們會重點研究行業是否有週期性,對政策的敏感度等。當發現可以中長期投資,又恰逢行業低谷時,我們就會出手,中集就是一例。中集已經歷了三四年低谷,企業自身也在調整,這是進入的大好時機。我們也看好企業搭的架子。一般人認為中集集裝箱與航運、國際貿易聯系緊密,但中集還另有海洋工程裝備、能源化工裝備等產業,經過幾年積累和聚集,已具備快速發展可能,這些產業與航運是否恢複關系不大。

我們投資的每個大型企業,主業都有很大週期性,這些企業自身或在我們幫助下,可進行產業擴張以對沖週期。我們不願投入一個純粹受週期影響、處於風口浪尖的窄的行業,好比航運,它的週期5-10年甚至更長。但中集不是,它的業務很寬,而資本市場定價永遠有偏差,所以我們選擇進入。

財新記者:中遠太平洋考慮出售中集21.8%的股權,你們是否有意增持?

趙令歡:對此我們特別關註。我們會長期持有已經持有的股份,也會尋找時機加大我們在這個企業的參與力度。我們已經對中集投了近2億美元,和股東、管理層溝通得很好,不會為了增加話語權而增持。

如果有合適機會我們不介意增持,但現在的位置已經很不錯。

財新記者:中聯重科現在風險如何?2012年利潤雖然只降了9%,但應收賬款達189億元,現在融資租賃客戶違約風險已經出現,中聯重科還計提了壞賬準備。

趙令歡:首先,中聯重科的數據肯定是真實的,審計師在那麼大的輿論壓力下翻了個底朝天,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對此我們深信不疑,這也是我們在公司治理上的要求。財務數字相對市場預期是很好的,詹純新很多事情做在前面,比如產業化和城鎮化的結合,如果他能排除幹擾,能做得更好。

財新記者:阿裡巴巴、京東商城都在準備上市,蘇甯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還在整合,你對他們的競争怎麼看?

趙令歡:你說了兩個問題,一是電商的競争格局;二是蘇甯所處的階段和地位。阿裡巴巴在 馬雲領導下不斷創新,在市場中產生了重大影響,上市成功將會是企業發展新的階段,也是行業大事件。在電商這個行業,一個主要公司的動作會對其他公司的策略產生重要影響。我們投資蘇甯時,蘇甯還不算其中重量級的運動員,很多人認為我們投錯了。但這仍然引發了行業内幾乎所有大公司重新佈局。阿裡如果上市,對行業是有好處的,其他公司都會做出調整。

現在,蘇甯最艱苦的日子可能還沒過去。張近東想得特別清楚,中國的零售市場將是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但一個線下的領導型企業,在一定時間内不多走彎路、高效地把線上做好,這對任何企業都是挑戰。張近東是主動選擇,按照自己的步驟引入外力,以加快速度或少走彎路。我們認同張近東對今後發展的認識,我們也清楚做好線上談何容易。現在基本按照優化速率與方式一步步做。我認為蘇甯可以成為電商行業最重要的企業之一。

財新記者:如果京東商城收入做到千億都不賺錢,PE還會繼續支持嗎?

趙令歡:投資人多數還是覺得有利潤才投,但電商是新興行業,所以大家會有不同看法。不同的投資人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和風險承受能力。

財新記者:你怎麼看待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時間窗口?美國證監會起訴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華機構。

趙令歡:不是美國對中國企業開窗口的問題,而是中國企業應如何正確選擇的問題。美國市場目前對中國公司總體比較謹慎甚至稍有偏見,這種態勢的形成很不幸,有很多公司造假引起了擔心。我們認為,除了極少數類別的公司,比如互聯網、遊戲這樣極領先的概念才需要去美國上市——一是中國有限制;二是美國市場對怎麼定價有更先進的認識,而對其他大部分中國企業來講,香港和内地市場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從技術層面看,現在 美國股市比亞洲 股市信心多得多,中國證監會還沒有重啟IPO,而香港市場也比較弱,中國公司都擔憂上市定價不好。

財新記者:近年來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正在或打算進行私有化,對互聯網企業來說, A股和 港股估值還不如美國,你覺得可操作性強嗎?

趙令歡:上市是為了找到與公司匹配的市場。互聯網公司已經找到了一個優化的市場,為什麼要回來?我覺得它們未必真有私有化需求。我們正在操作先聲藥業(SCR.NYSE,弘毅投資的企業)的私有化,我覺得成功機會比較大。這類企業退市是出於無奈。先聲是個好公司,被扔在中國概念股裡面,成為孤兒股,價值發現功能喪失殆盡。另外,這些年發展中有重組需求,面對小股東做事更累更貴,非上市公司反而更容易重組,所以公司才有私有化需求。

財新記者:去年你們看了很長時間的歐洲德克夏 銀行,最終沒有投。為什麼?

趙令歡:我們一直在看很多國外公司,但只做了很少的幾個。

我們對國際上的一些公司繼續保持高度的熱度與關註,因為中國已經變成世界上最好、最大的消費市場,而很多國家的公司有很好的產品、服務、品牌,可以到中國來滿足消費者需求,這是一個商機。但那些外國公司對怎麼利用中國機會,如何治理與管理中國市場都不在行,所以我們熱衷做inbound crossborder(内向的跨境收購),在做國企改制的基礎上打造“外企改制”,把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運作本土化,這些是我們今後的增值點,這方面的交易會越來越多。

財新記者:大家都在觀察城鎮化帶來的投資機會,你們怎麼看?

趙令歡:城鎮化是個總抓手,我們註意到有兩方面影響:一是要搞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築材料、機械工程行業會中長期看好,所以我們堅定地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週期來投資這些行業;二是城鎮化有不同階段。過去說城鎮化仿佛就是城市化,農民工進城。下一階段會不一樣,可能嘗試以鄉鎮和已經建好的交通要道為線路,串起來的分散式工業化及就近的城鎮化,比如美國大公司的總部很少有在紐約、芝加哥這樣的大城市的,很多大保險公司總部在小鄉村,我們覺得這可能是中國未來城鎮化的趨勢。

中聯重科以前建工業園,一做就是600萬平方米,一個地方幾萬工人,幾乎是一個城。這幾年詹純新嘗試沿著高速公路,把大工業園分散到鄉鎮縣,雖然物流成本高一些,但人力成本會降低。未來這種以產業分散佈局引發城鎮就地就業的城鎮化值得註意,會發生很多這樣的機會,懂得這樣做的公司會發展很好,政策也會十分支持。這是良性的東西,我對此很看好。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