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初期,德國經濟陷於癱瘓,商品奇缺物價飛漲,黑市交易猖獗,德國人的生活基本依靠配給。希特勒時期流通的“帝國馬克”一度成為廢紙,持續的高通貨膨脹使人們逐漸喪失了對新政府的支持。為了重拾民衆對於德國經濟複蘇的信心,盟軍在德國占領區施行了一系列貨幣政策改革,逐步建立了新的貨幣制度,為戰後德國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1948年成立的德意志州聯合銀行,採取穩健的貨幣政策,註重維護國内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在此後的50多年中,雖然馬克也經歷了較大幅度的升值,但除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時通脹率曾達到7%外,其他年份大都控制在4%以内,一直低於其他發達國家,物價穩定反過來更好地維護了馬克的穩定。
1999年,德國慶祝馬克發行50週年。前聯邦央行行長漢斯·提特邁爾曾這樣評價德國馬克的歷史功績:“穩定的德國馬克成為了穩定德國民主社會的一個重要支柱。因為馬克促進了公民社會中重要因素的形成。沒有穩定的貨幣,獨立的行動能力以及自行承擔責任的精神將很難得到發揮。”
馬克升值的背景
1948年6月19日,美、英、法三國軍事占領當局宣佈,在其占領區實行幣制改革,規定從6月20日起發行新貨幣“德意志馬克”,至此“德國馬克”作為原西德的流通貨幣直至1990年的兩德統一。
1944年7月,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佈什爾州的佈雷頓森林舉行的聯合國與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了“佈雷頓森林協定”,這份佈雷頓森林協議主要確立了兩個決議:一、美元與黃金直接挂鈎;二、其他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挂鈎,即同美元保持固定匯率關系。從此,以美元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了,它標志著從此美元成為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美元成了黃金的“等價物”。
二戰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以贈與、信貸、購買外國商品和勞務等形式向歐洲散發了大量的美元,這在當時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各國金融混亂動蕩的局面,並擴大了各國的購買力,有力地促進了國際間貿易的發展。在馬歇爾計劃的帶動下,德國經濟得到複蘇和發展,從1951年起,西德國際收支盈餘達到8億馬克。從1950年到1957年,德國出口翻了兩番。1959年末,德國超過英國成為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從1957年開始,與貿易無關的資本流入額不斷增加。西德貿易呈現持續順差的局面。由於馬克貨幣定值偏低,使德國的出口產品競争力不斷提高,對其貿易夥伴造成問題,馬克升值的呼聲日益強大。西德雖然擔心馬克升值會對出口造成不良影響,但仍然採取了變更平價的方針。
1959年1月1日,德意志銀行決定馬克實行自由兌換,以恢複國際收支平衡和減輕通貨膨脹造成的壓力。1961年3月4日馬克升值4.76%,含金量提高到0.222168克,對美元官方匯率為1美元等於4.00馬克。在馬克的升值影響下,1962年的貿易順差比前一年減少了40%。與1950-1960年的10年(1958年除外)相比,出口僅增長3.5%,進口卻增長了11.6%。物價上漲沒有完全遏制,但沒有貨幣升值,物價漲幅會更大。到了20世紀60年代後半期,西德的貿易收支順差再次顯示出擴大的傾向,國際市場對馬克即將再次升值的期待增強。1967年德國政府拒絕再次實行貨幣升值,但1968年5-6月、1969年5月和1969年8月三次投機造成的危機卻使政府下決心將貨幣貶值。隨後法國法郎的貶值掀起了新一輪的投機高潮,為了支持美元,德意志聯邦銀行在兩週内買進了10億美元。
1969年9月29日,德意志銀行不再幹預市場以維持4馬克兌換1美元的官方匯率,馬克匯率自由浮動;1969年10月24日,馬克升值成為現實,升幅為9.29%。69億美元離開了德國。當時銀根突然收緊,然而貿易局勢並未扭轉,這次升值使德國的貿易夥伴受益。
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美國國際收支能保持平衡;二是美國擁有絕對的黃金儲備優勢。但自1950年代以後,由於歐洲經濟的複興,美國的經濟實力相對減弱了,特別是1960年代歐洲經濟快速增長以後,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逐步增加,黃金儲備量也日趨減少。1949年,美國的黃金儲備為246億美元,占當時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總額的73.4%,而到了1971年,美國的黃金儲備只剩下102億美元,而短期外債為520億美元,黃金儲備僅相當於積欠外債的五分之一。由於美元國際信用嚴重下降,各國争先向美國擠兌黃金。為應對此局面,美國於1971年8月宣佈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各國政府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1971年,在華盛頓協議簽訂後,德國馬克升值約5%。從1973年起,投機活動重新出現。盡管美元於1973年2月貶值10%,但仍未重新獲得信任。僅在1973年3月3日這一天,德意志聯邦銀行就不得不買進20多億美元。1973年3月12日,德國馬克相對特別提款權升值3%。1973年6月29日,德國馬克不得不再次對特別提款權升值5.5%。由於此後馬克的匯價持續看漲,到了史密森氏會議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所以在這次貨幣匯價調整時,馬克升值了14.3%。
1976年德國政府也曾一度考慮讓馬克貶值,以保持其市場競争力。然而面臨總理大選的赫爾穆特·施密特為争取連任而放棄了這項舉動。因為德國馬克的貶值會影響選民手中貨幣的購買力,馬克的貶值也會觸怒德國的相關貿易夥伴。
此外在貨幣金融市場上,一國貨幣的貶值也會帶來投機活動的增多。
優化產業結構的動力
在戰後相當長的一段世界内,與英美等國相比,德國的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是其支柱產業。這一方面取決於德國傳統工業的優勢,另一方面則依賴於當時歐洲整體的經濟狀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財政面臨嚴重的負擔,一來工農業生產在戰争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二來被戰争嚴重破壞的城市設施、交通運輸等也急需重建,此外還有巨額戰争賠償的負擔。人民的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食品短缺成為了最為緊迫的問題。1946-47年的人均熱量攝入僅為每天1800千卡,這個數值完全不能支持人體的長期健康。在這個背景下,美國從1947年7月起啟動了旨在幫助其歐洲盟國恢複因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的“馬歇爾計劃”,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内,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跟其他國家不同,對德國的援助並不是贈與的,而是以貸款的形式發放的。在當地政府的調控下,這部分基金大多用於向私人企業貸款,從而使它們在推動重建進程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這筆基金在德國的再工業化過程中也起了核心作用。以1949-50年為例,德國採煤業投資總額的40%是由這個基金提供的。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