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交易簡介
第一章程式交易簡介
紐約股票交易所(NYSE)最近的報告顯示,在2002年2月4日到2月8日這個交易週,每天的程式交易占成交量的比重平均為25.5%,達到3億9千6百60萬股。程式交易(programtrading)包括如下組合交易策略,買賣的股票在15只以上,總價值超過1百萬。計算程式交易量是把買進的股票、賣出的股票和賣空的股票加起來。這些股票之和除以總成交量得到25.5%。其中,程式買進占總買進的比重為13%,程式賣出占總賣出的比重為12.5%。同期全球市場上,每天的程式交易平均為6億7千7百萬股,其中的約58.6%在紐約股票交易所,13.9%在美國以外的市場,27.5%在美國國内其他市場,包括Nasdaq,美洲股票交易所和區域市場。紐約股票交易所的程式交易中,成員公司代理客戶執行的占程式交易量的58.1%,成員公司自營的占36%,另外5.9%是成員公司便利客戶的,它們建立程式交易頭寸以便於客戶提出程式指令。成員公司執行的程式交易量中有9.5%是指數套利(indexarbitrage)。另1.0%涉及非指數套利但與衍生產品有關的策略,它們與指數套利一起受紐約股票交易所規則80A(rule80A)約束。除了指數套利外,程式交易的策略包括客戶便利(liquidationofcustomer)、便利的清算(liquidationoffacilitation)、錯誤帳戶的清算(liquidationoferrorsaccounts)、風險的減小或對沖(riskmodification/hedge)、期貨換現貨的股票頭寸的清算(liquidationofexchange-for-physicalsstockposition)、事先的對沖(anticipatoryhedge)等。所有其他的組合交易策略占89.5%。
紐約股票交易所從1988年開始要求成員公司每天報告各自詳細的程式交易數據,據統計,2001年程式交易達到創記錄得高,占交易量的27%。它在2000年的比例為21%,在1999年的比例為20%,在1998年的比例為17%。可見,程式交易的使用比例在上升,這個趨勢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市場有時候在一個交易日内有突然大幅的波動以及為什麼大機構常常擁有推動市場的能力。
一、程式交易的定義和形式
什麼是程式交易(programtrading)?程式交易有多種形式,紐約股票交易所NYSE把程式交易定義為包含15只或15只以上的指數成分股的組合交易,其價值超過100萬,這些組合交易是同時進行的,簡單的說,程式交易就是同時買進或賣出一籃子股票,也有少數程式交易是既買進又賣出股票的混合型程式交易。同時買進一籃子股票被稱為程式買進,同時賣出一籃子股票被稱為程式賣出。程式交易主要是大機構的工具,它們同時或幾乎同時買進或賣出整個股票組合,而買進和賣出程序可用來實現各種不同的目標。程式交易的對象涉及在紐約證交所的股票和它們相應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和美洲股票交易所交易的期權,以及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的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合約。這些金融產品的交易根據的是純粹它們價格之間預先決定的關系,而不是任何基本面的因素,如各公司的收益、股息或增長前景、利率變動、貨幣波動、政策行為等。
程式交易可分為套利型(arbitrage)和非套利型(nonarbitrage)兩類,套利型的程式交易即指數套利交易,它包括所有採取識別指數套利或指數替代(indexsubstitutes)的策略的交易。指數套利利潤來源是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的實際價值關系對理論價值關系的偏離,指數套利是程式交易的一種形式,其他形式的程式交易的例子包括便利的清算、EFP(期貨換現貨)的股票頭寸的清算、組合管理,而組合管理又包括組合重組(portfoliorealignment)和組合清算(portfolioliquidation)。盡管程式交易占總成交量的比例越來越大,但指數套利在程式交易中的比重不斷下降,1988年超過一半,1995年降到1/3,1997年第四季度為17%,在交易所成交量中僅為3%。1997年10月21日的程式交易各組成部分為,以指數套利為主的受規則80A約束的交易占16%,不受規則80A約束的程式交易占84%。不受規則約束的交易中,組合重組占35.02%,風險的減小及對沖占5%,組合的清算占2.57%,期貨換現貨的交易占2.35%,客戶便利占0.84%,便利的清算占0.04%,其餘的交易有54%。
由於信息工具的普及,市場的無效性小了很多,與10年前相比,現在指數套利的利潤就小了很多,要獲得利潤就需要更大的成交量和更複雜的模型。而且不僅是模型重要,同樣重要的還有很強的計算能力、很低的交易費用和很低的資金成本。因此指數套利比例必然下降,其他策略比例必然上升,其中主要的一種程式交易方法被稱為配對交易(pairedtrading),它利用計量經濟模型識別出市場上被高估和低估的股票,賣出高估的股票,買進低估的股票,然後用期貨對沖這個程式交易的市場風險,雖然它名為配對交易,但實際上買賣股票的數量並不一定平衡。在1997年,配對交易的股票占全部的程式交易的30%。
從技術結構角度看程式交易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來設計、實施和管理金融市場中的投資頭寸,包括用網絡設備提供金融市場實時的價格數據,這些價格和交易成本數據一同輸入計算機後經專業軟件處理,看是否有交易機會。根據計算機程序發出的信號自動交易,通常是從交易者的計算機直接進入市場的計算機系統,並自動執行。程式交易公司用大量的計算機模型來設計與期貨對應的不同的股票組合。例如,公司可以運行程序識別與期貨關系最密切的股票組合,從而最大化潛在的利潤,最小化程式交易的風險。換句話說,該交易發生在兩個市場滿足特定的條件的時候,就是這個組合中的股票相對於期貨是價值高估或低估的。不過,純粹的指數套利現在在程式交易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公司還可以交易符合特定波動性和流動性特徵的股票。套利型和非套利型交易的共同之處認為市場存在均衡,計算機的高速計算能力能發現市場上的非均衡,從而從非均衡到均衡的過程中獲利。實際上,程式買進和程式賣出與計算機智能沒有什麼關系,所有的程式化交易能手工完成,只不過非常複雜,所以需要計算機。
程式交易開始於1980年代初,那時大機構開始採用指數套利策略,也就是利用股票及其衍生證券的價差獲利。組合保險(portfolioinsurance)也在1980年代初流行起來。組合保險指的是使用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來保護股票組合對付市場下跌。組合保險程序使得大機構能在一個保險模型的特定參數達到某個預定值時賣出大量的股票。據估計,在1980年代中期,有大約價值九百億的股票組合在組合保險的保護下。有人認為1987年的市場大幅波動内在的重要原因是組合保險和指數套利。不過,組合保險交易在1987年後就停止了,1988年交易所也頒佈限制程式交易的規則80A。
1/6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