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異化是因為勞動異化引起的。即使時代變了,貨幣融通的(包括其他經濟規律)規律仍然要受勞動價值規律的支配,這一點不會改變。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中,必要勞動中所包含的勞動價值和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量及其分配形式都在起變化,從而導致受勞動異化影響的商品、貨幣、資本這些構成社會發展規律的基本元素也在悄悄地發生異化,這個異化的過程在新經濟時代出現了質變,出現了一系列我們必須正視的新規律和新秩序。
認識並承認這些新規律、新秩序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新經濟時代?因為只有明白了新經濟時代與以前經濟時代的不同,才能夠明白為什麼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需要進一步發展或不斷異化。如果說在工業經濟時代的初期,現代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論述了資本主義的存在價值及運作方式;在工業經濟時代的中期,馬克思卻分析了資本主義之所以不能存在和持續運作下去的原因;而在工業經濟時代的後期,凱恩斯又神奇般地挽資本主義的“破車”於既倒。那麼,貨幣異化理論則屬於新經濟時代,屬於市場經濟充分發展的時代,它指出了現代新型資本主義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以及傳統社會主義必須歷經市場經濟洗禮的可能性、必然性和經濟理論依據。
什麼是新經濟時代?新經濟時代是創新勞動引領勞動價值比較的時代。它具有許多在農業經濟時代和工業經濟時代所沒有的產業和時代特徵,比如:科技創新速度和頻率極大地提高,信息傳播和共享的程度前所未有,產業創新與淘汰突然加速,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對分離,經濟全球化使人類合作成為時代主題等。但它並非是人們所說的所謂知識經濟或高科技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人性化時代,是平民化與個性化時代,是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通過信息處理和信息分析可以創造財富並使已獲得的財富能夠保值增值的時代,理解了這一點,就可以加深理解,為什麼說新經濟時代是創新勞動引領勞動價值比較的時代。
創新勞動中既包括了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更包括了經營管理和從事信息分析(勞動)的創新。資本勞動化與勞動資本化在這個時代都是不可避免的。創新勞動不僅會對傳統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的運營週期和管理方式進行革命式改造(引發新的產業革命浪潮),不僅會使虛擬經濟完全獨立於實體經濟,不僅會發生貿易和資本的國際化以及勞動價值比較的全球化,更重要的邏輯結論是:勞動本身在創新過程中會得到升華,勞動最終將不被“物”所束縛,人們在勞動中將真正體會到自由和快樂—資本主義會發生向高級社會主義的“和平演變”,馬克思所預言的共產主義只有通過新經濟時代的漫長過渡才能在大多數人都有產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當然那還十分遙遠。
貨幣異化理論實際是傳統經濟理論的又一次異化。傳統的經濟理論之所以有重大誤區是因為有時代的局限:在舊經濟時代,知識勞動不創造價值或沒有通過出賣勞動力的方式去實現價值;第一、第二產業是價值創造的唯一主體;第三產業不被承認其在價值實現循環中的作用;第四產業更沒有出現的可能。而在新經濟時代,不僅農民和產業工人已經不是創造勞動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主力軍,而且專門從事實體經濟的產業也不是財富創造的主力軍。以新經濟發展最典型的美國為例,1948-1969年,對於生產率的貢獻率來說:勞動要素占32.50%;資本要素占19.75%;綜合要素占47.75%。日本1952-1971年同樣數據為:勞動要素占21.00%;資本要素占23.84%;綜合要素占55.16%。“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管理出效益”、股份制、第三產業、第四產業、虛擬經濟高度興旺、特別是信息分析能夠創造財富等,這都不是馬克思之前和馬克思後面的許多經濟學家可以想像的;即使勞動本身,今日的“白領”、CEO、信息分析和處理等高技術含量的勞動,也不是舊經濟時代的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可以比擬的。
馬克思所處的時代與新經濟時代大不一樣。這就使我們能夠理解,為什麼馬克思會把他的理論註意力聚焦於“階級鬥争”的思辯裡,卻沒有發現科學技術、經營管理、資本運作、信息分析和處理等可能對經濟和社會所起到的巨大改良和推動作用?這其中,即有他深深地同情工人階級的原因,更有他所處的時代,掌握新知識和科學的人不是勞動者,沒有用知識勞動去進行價值交換,以及資本與勞動完全割裂等原因。實際上,馬克思在晚年對自己的理論也有過深深的懷疑!為什麼《資本論》第三卷被他擱置了十年,臨死也不再寫(僅僅做了資料準備);為什麼恩格斯暮年要說“我們當時的錯誤看法”不應該被當作原則。這是值得思考的。
即如此,我們繼續守著恩格斯暮年已經認定的“我們當時的錯誤看法”當作原則,顯然是一種“愚昧”或有意將科學變為宗教。
貨幣異化理論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它是突破當前理論瓶頸的最好選擇。
什麼是貨幣異化?貨幣異化理論想說明什麼?貨幣異化是對貨幣與商品價值、勞動價值的直接關聯性大幅度降低、貨幣價格(價值變化)浮動對經濟的敏感性也大大降低等許多新經濟現象的哲學思考。為什麼貨幣對經濟的敏感性會大大降低?新經濟時代到來了。這個時代除了勞動的異化外,還具有三個與勞動和貨幣相關的鮮明特點:一是除了少數稀缺的資源類商品(這種商品個人無法儲備)存在升值的可能外,大多數商品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貶值(實際是過去勞動所創造價值的貶值);二是創新勞動不斷地、且以越來越快的頻率創造出超值的勞動價值(超額勞動遠遠超出一般勞動,以至無法比較);三是信息分析和處理成為越來越獨立的產業,不僅能夠創造財富更使財富變成貨幣資產後能夠保值增值。
新經濟時代有很多貨幣現象是舊經濟時代的理論所不能解釋的,比如:貨幣貶值會促進出口?美元貶值了3年,跌幅平均40%,而美國的貿易逆差卻持續擴大。相反,歐元升值了3年,貿易仍然是順差;又如,經濟的發展會促進就業?中國是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的失業率卻越來越高;再如,一國的貨幣價值一般直接與國内物價相關,而所有的研究都證實,國際貨幣的比價變動除與國内少數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變動相關外,大多數商品的定價不主要受本國匯率變化的影響(匯率變化只對低端勞動密集型產品影響較大);還有,一國的經濟若持續增長,其貨幣必然升值?中國的經濟在25年中平均增幅高達9%,而人民幣的幣值對世界主要貨幣升值幅度卻很小,在大多數年份甚至貶值。美國在近3年中經濟發展速度遠遠地超過歐、日,而美元對歐元和日圓卻貶值30-40%(實際上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對貨幣貶值的容忍度更強,相反,那些經濟發展不快的國家最怕貨幣貶值的乘數效應)。按照傳統的勞動——商品——貨幣——資本這樣的邏輯推理所形成的貨幣理論無法解釋今天的貨幣現象。以前是今天掙錢今天花,只能靠抑制今天的消費來增加未來的儲備,所謂節衣縮食,“忍欲蓄財、以備不測”;現在則是今天掙錢明天或後天花,在社會普遍達到溫飽線之上的對過度消費的主動抑制,為遠期消費而(不是不消費)主動儲蓄。所以,新經濟時代的勞動異化了,貨幣價值也不與今天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直接挂鈎了。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當然也要異化。今天的貨幣價值含量中已經不僅僅包含與現實商品等比的勞動價值,還必須包括可與未來商品交換的勞動價值;也就是說今天的勞動不僅僅要與今天的勞動做比較,進行價值交換,還要儲備起來,並與未來的勞動進行價值交換。由於一般商品的遠期儲備功能大幅度降低,今天的勞動不可能用商品作為保值手段來與未來的勞動相交換,貨幣就成為資產(財富)儲備的最佳或最多選擇的方式。又由於凡是未來的都是預期的,凡是預期的都會虛擬的,轉為儲備的貨幣必然也必須虛擬化。因此,當貨幣價值或功能“分裂”為為現實消費計價與為未來儲備兩部分後,經濟也就徹底地分割為現實與虛擬兩部分。由於過去創造的勞動價值不立即在現實的經濟中進行價值交換必然迅速貶值,而轉為虛擬的儲備貨幣後,為了使這部分勞動價值不貶值或增殖,就需要另一類人的專門勞動。實現虛擬經濟中貨幣價值保值增殖的勞動與現實經濟中創造價值的勞動具有同等意義。金融產業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從事專業的信息分析和決策,並最終使金融產業成為第四產業的道理也就在這裡。這就是貨幣異化的簡解。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