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是科學還是玄學

2011-07-14 09:03:59

技術分析是科學還是玄學(八)

七、技術分析在我國流行的原因

在美國華爾街,也許90%的分析師都自認是基本分析派,因為他們認為圖表專家缺乏權威和專業素養。但在中國股市上,或許90%的分析師都熱衷於用技術圖表來測評市場,有些技術派人士甚至認為基本派人士多半是不學無術之輩,只是消息派或内幕派的代名詞而已。在我國報刊登載的股評文章中,波浪、時間週期、技術指標、圖表形態、移動平均線、趨勢線之類的技術詞匯比比皆是。如果哪個股評家不懂技術分析理論,不善用技術方法來測評市場(特別是大盤)趨勢,那麼他(她)是難以在我國股評界立足的。為什麼大洋兩岸的分析師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三點:

1?我國股市是一個高度電腦化的市場,電腦化是技術分析流行的物質基礎。

早在1991年深滬交易所創建時,電腦化就成為我國股市交易的重要手段。據行内人士介紹,我國證券交易的電腦化程度在全世界範圍内名列前茅。在我國,電腦撮合交易和電腦揭示行情已有近九年的歷史。隨著即時行情揭示系統在各證券部的建立,錢龍、匯金、金融家、宏匯、通達信等行情揭示分析手段被越來越多的股民所掌握。在每個交易日開盤期間,每個股民都可以在證券部電腦上看到每時每刻的大盤或個股的技術圖形及指標。如果我國證券電腦化程度不高,股民要每天手工畫圖表並計算技術指標的話,技術分析就絕對不可能那麼流行。有人可能會說,歐美股市的電腦化程度也很高,為什麼技術分析在那兒吃不開不流行呢?

2?我國股市是一個高度投機的市場,投機化是技術分析流行的心理基礎。

馬爾基爾指出,基本派相信市場是90%的理性,心理因素僅占10%。因此他們不太註意過去價格的變動模式,反而致力於推敲股票的投資價值。技術派則反其道而行之,他們相信市場只有10%的理性,90%是心理因素。他們大多認同空中樓閣理論,將投資視為猜測其他參與者行為的遊戲。

我國股市目前的平均市盈率高達50多倍,同一上市公司的A股與B股、H股、法人股的價格相比較,價差小的是幾倍,大的是十幾倍。如果讓價值分析之父格拉漢姆投資中國A股,他一定會聳聳肩,皺皺眉,一籌莫展。基本派的投資信條是買股票視同於買公司。如果讓你買某只市盈率高達50多倍的股票,並不準你賣出,只讓你分享每年的紅利,假定過了50多年才能收回你的投資本錢,你幹不幹?我相信你一定不幹,因為你想幹的話,為什麼不下手買廉價的B股、H股、法人股呢?如果你不幹,恰恰說明你是一個股市投機客。

在高度投機市場上,基本分析並無多大的用武之地;政策分析和莊家分析雖有用武之地,但提前得到此兩類情報並非大多數人所能做到的;故而技術分析就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了,因為價格與成交量的信息對於人人都是可公開及時取得的。

3?我國股市是一個以散戶為主體的市場,散戶為主是技術分析流行的群衆基礎。

發達國家股市大多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大基金與大投資公司管理著少至幾十億美元多至幾百億美元的資金。我們試想一下,巴菲特管理著160億美元的資產,即使他主觀上想用技術分析的策略來投資,客觀上也是很難操作的,因為船大難以及時調頭。所以說,華爾街大機構投資者信奉基本分析,一是由於美國股市的投機程度普遍上看不如中國股市;二是由於他們規模太大無法有效運用技術策略來操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吧。(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在國外股市上,一般而言,以技術分析聞名的投資者操盤的規模都不會很大。)

我國股市目前還是一個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個人投資者的資金規模一般在幾萬至幾百萬之間,少數人在千萬或上億的規模。散戶船小好調頭。一看趨勢線向下有效突破了,拔腿就跑;一看型態的頸線向上有效突破了,全倉殺進再說。一看個股放量創新高了,追進就是了,但如果他們是運作幾十億規模的基金管理人,就不能想進就進,想出就出了。

綜上所述,電腦化、投機化、散戶化是我國股市技術分析流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隨著指數期貨的推出和發展,技術分析將有著更廣闊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隨著各類基金和大投資機構的興起與發展,在我國股市經歷過一次甚至幾次投資價值回歸式的大調整之後,技術分析的市場才會慢慢地變小,基本分析的市場才會逐步地變大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