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達到-1%左右。
但是本世紀開始的第四次石油危機,石油價格在過去3年翻了三倍(無論是名義價格還是CPI調整價格),油價於2005年一度突破70美元每桶,並且一直在60美元左右徘徊,在當時美國的經濟增長依舊並且CPI水平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列舉如下:
(1)經濟增長:美國2005年三季度GDP增長為3.6%,預計2005全年為3.5%、2006年為3.2%。(根據英國“經濟學家”週刊)
(2)美國2005年9月的CPI為4.7%(2004年9月為2.5%),預計2005年全年為
3.2%、2006年為3.0%。(根據英國“經濟學家”週刊)
3、人民幣匯率與美國經濟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美國經濟在前三次石油危機中都伴隨著高通脹和下滑的GDP險度難關,而在第四次石油危機中卻表現優越、在西方經濟中一支獨秀呢?作者分析認為主要由如下主要三個原因使得美國經濟能夠在9.11以後的石油漲價危機中依然表現良好,當然其他原因也會不同程度的影響:
1)人民幣的釘住美元匯率政策
衆所週知,美元自從2001年以來對西方主要貨幣(歐元、日元)不斷貶值,貶值幅度高達20~30%,由於人民幣釘住美元,使得一向價格低廉的中國產品相對於歐洲和日本的產品顯得更加低廉,一方面使得美國消費者能夠享受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同時緩沖了由於石油價格劇烈上升和貨幣貶值帶來的通脹壓力。當然其它亞洲國家也在以不同規模不斷向美國輸出廉價商品,同時亞洲國家大多採取釘住美元的匯率機制(所謂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複興”)。根據瑞士聯合銀行(UBS)的資料,美國2004年的貿易赤字占GDP比率大約為5.5%(其中大約1.4個百分點來自中國,0.9個百分點來自於其它亞洲國家,其餘3.2個百分點來自於亞洲以外的地區,見圖3.1)。同時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達到過去46年歷史上最低點1%(2004年6月以前),在自從2004年6月以後美聯儲開始緩緩提高聯邦基金利率。低利率使得美國消費者能夠保持較高的消費能力,同時使得大量的貨幣湧入美國的房地產業,從而推動美國經濟的有力增長。同時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2005年上半年,美國貨物貿易規模達到12381億美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出口4446.7億美元,進口7934.6億美元,分別增長10.4%和13.8%。貿易逆差3487.9億美元,增長18.5%;逆差主要來自中國(占25.8%)、日本(11.9%)、加拿大(9.3%)、墨西哥(7%)和德國(7%)等主要貿易夥伴。盡管2005年上半年中美貿易額只有1283億美元,但是中國卻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可見中國的大量的廉價產品支撐美國的消費價格,這是一個不争的事實,這也是美國在遭遇雙重赤字危機的窘況中首先拿中國是問的一個客觀理由。
2) 美國經濟對能源的依賴度不斷降低
如下圖3.2顯示美國名義GDP中的能源消耗的比重:從1970年的8%上升到80年代初的14%左右,然後下降到95年的7%左右。其中石油消耗占名義GDP的比重從1970年的4%上升到80年代初的8%左右,然後逐步下降到1995年的3.2%,這也是最近的石油價格波動為何對經濟的沖擊較小的原因。顯而易見,由於技術的改進和不斷革新,工業社會學會了提高了石油的使用效率,使得GDP中石油成分的含量不斷降低,盡管石油的價格不斷上升。根據圖2.3可以發現,通貨膨脹調整的有價的歷史最高點處於20世紀80年代初,從此以後經濟中的能源和石油消耗穩步下降,90年的第一次海灣戰争導致的油價上升是的能源消耗略呈擡頭之勢,但是很快又開始逐步下降。
圖3.2:美國經濟能源消耗比重(資料來源: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
3)勞動力成本和生產率
人民幣的釘住美元匯率使得廉價的“中國制造”對美國的勞動力形成競争壓力,“迫使”美國的勞動力提高生產率,同時對工資福利的上調也形成了瓶頸,這也遏制了物價的上升。
由於人民幣跟著美元貶值(通過釘住),使得中國出口競争力加強,經常項目盈餘不斷轉化成不斷上升的外匯儲備,而大量的中國的外匯儲備又被投資購買美國債券,為美國的消費和投資提供了融資支持,並幫助填補其巨大的貿易赤字。
4、結論:人民幣匯率與美國經濟表現
綜上所述,石油價格的波動在過去半個世紀是導致美國經濟起伏的一個重要的直接的原因,主要體現在通貨膨脹的上升和經濟增長的下滑和停滞不前。第一次(1973~1974)和第二次(1979~1980)石油危機中,通脹和GDP下滑特別顯著,從第三次(1990~1991)開始石油價格的波動對經濟的沖擊後果相對減弱,最近的(2001~目前)石油價格劇烈上漲對經濟的沖擊明顯減弱。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元一路貶值同時人民幣釘住美元而導致更加廉價的中國商品進入美國,遏制了應該到來的通貨膨脹和經濟下滑。同時由於美元的對内和對外貶值,石油價格實際上升幅度低於名義上升幅度。另外由於人們在過去的石油危機中吸取教訓,利用了多能源渠道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從而逐漸減少經濟對石油和能源的依賴度。
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未必能夠根本改善美國的貿易赤字狀況,因為中國的低成本制造(包括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供應)已經進入一個成熟的時期並不斷得到改善;中國2005年7月21日之後的出口依然強勁,2005年8、9和10月的出口同比增長分別為33.2%、25.9%和29.7%。即使美國的來自中國的進口減少,來自其它低成本亞洲、南美等國家的商品也會不斷填補中國商品減少的空白。
如果人民幣如美國所要求大幅升值(20~30%),其理論上的可能後果將是導致或加劇美國國内的物價上升和中國貿易盈餘下降。首先,美國的物價加劇上升將導致利率不斷上升,結果是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消費和房地產的不振,甚至導致房地產的泡沫破裂。根據英國“經濟學家”週刊,2005年第三季度美國房屋價格高估程度大約為19%,過去八年美國的房屋價格上升了85%,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國過去幾年的極低的利率-美聯儲自2001年5月開始一路13次下調聯邦基準利率,從6%到1%-過去46年的最低點。其次,中國貿易盈餘下降將導致中國減持或抛出美元資產(債券等)從而使其市場利率進一步上揚,結果是居民消費下降和房地產危機,最終有可能導致美國經濟的下滑,因為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個人消費和房地產遭受挫折。而美國的巨額財政赤字使其很難通過寬松的財政政策(減稅、政府投資)來刺激經濟的發展。根據中國日報2005年7月25日轉引“落杉矶時報”的一篇文章()援引美銀證券(BancofAmericaSecurities)國債策略師傑拉德.盧卡斯(GeraldLucas)說:中國的711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大約2/3系美元有價證券,包括國庫券、政府機構債券和公司債券。可見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的變動將足夠使得美國的證券市場發生巨大的變化。
3/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