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真需要增長那麼快?中國的發展確實增加了不少需求,如果需求有那麼大當然是好事,但不少的產能由政績驅使而致,我們那的官員有句口號,叫“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意思是工廠不是我們的無所謂,只是你設在我的所在區域,產值就可算在我頭上,政績也就來了。於是乎以政府徵用為名,趕走農民,低價賣地,甚至白送,要不挖山砍樹,美名築巢引鳳,只盼什麼跨國的、開廠的、投機的、圈地的通通進入我的領域,產值年底又增長排前幾名,有政績可言,又有招商引資巨大成果,官帽越換越大。不這樣做的地方政府,謂之缺乏開拓性,大會小會批評,直叫你無地自容,只想碰牆死。
至此,我明白大躍進的笑話是怎麼來的,當你看到鄰村報了一個畝產大數,上頭又送牛,又送馬,還有拖拉機,再老實的人也得向現實低頭,幾個輪回,畝產十萬斤都能啊。所以我們的激勵(政績)機制取向是產能的溫床,搞政治的時代靠口號,搞經濟時代靠產能了。大躍進是靠吹,現在吹不易,幹脆來真的,代價卻是挖盡國家的資源,那是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都用光了。
今天看到權威部門說中國的資源已完全繃緊,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那麼老說能持續高增長20-30年的話是否有吹牛讨賞之嫌?必須改變現行激勵機制,雖然它也有很好的一面,就是獲得高速發展的推動力,但現在是該向效益轉變的時候了。
俺們小老白姓,沒錢沒權,國家大事食肉者謀之,只有在網絡上吐露肺腑,寄托心思,總算受民主進步的恩賜了。
光受政績機制驅動還不至於形成產能,雖然當官腦袋整天想露一手,但一舉一動都要白花花的銀子支持啊,要擴大政績,得有錢。在此時,政績機制屬内因,還得通過外因起作用,這就是錢。
以下機會來了,多年的通貨緊縮之後,2001年政府後大量發債,鼓勵銀行向基礎設施發放貸款,政策叫做“拉動内需”,於是放錢的閘口松開,同時為防止出現新的呆壞帳,配合清除歷史上的壞帳,銀行内部提出一個實際有反效果的對策,就是要求各行降低壞帳比例,作為考核指標。請註意,僅僅是壞帳比例,這有了很大的空子。壞帳比例即無法償還的債務與貸款總額之比,它是個相對數字,可以通過降低絕對壞帳數,或加大貸款總額來達到壞帳比例下降,由於絕對壞帳那能降得下來?壞掉的豈能複生?於是乎大家都動起腦筋往加大貸款總量上去想,除拼命盡量利用政策的許可大量發放貸款外,還用新貸款掩蓋老壞帳,即新貸款給實際上已有老壞帳的單位,然後單位再把此新貸款還掉老壞帳,造成此單位沒有壞帳,只有新增貸款的記錄,而新貸款是不能馬上定性為壞帳的,嘿嘿,以後貸款到期如此類推,銀行老總的烏紗帽又保住了。
還有,這些年的改革前景令國人感到不安,存款年年暴增,如果不能貸出,白支付利息,虧死了。水漫金山,貸,銀行下達貸款確保安全指標,大家很小心尋找安全項目,最後發現房地產業,貸給私人最安全,比貸給國企、民企都安全,個人最有信用。於是,對房屋項目大膽貸,對私人買房大膽貸,適逢低息週期很適合房地產行業,造就了熱哄哄的樓價節節攀升,圈地蓋房、推山毀田滅林越演越烈,資金越貸越多,從銀行流向四面八方。
這就是我們的管理不切實際造成的經濟過熱,這只是一些通俗的描繪。當然,這專門指一些過熱因素的由來,經濟整體上還是應該肯定的,是中國經濟要上一個新台階的必要熱身。
“資源不支持”結論片面
《財經時報》:中國最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特別快,這勢必面臨包括能源在内的資源瓶頸。國外甚至有報告,對全球資源能否支持得起中國快速增長提出疑問。他們認為,發達國家經濟經過多年增長,已控制了全球大部分資源,留給發展中國家的數量有限。
李慧:說“發達國家已經把資源用盡、中國經濟發展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撐”,這個結論並沒有通過全面的、科學的驗證,有一定的片面性。
必須看到,盡管有些資源不可再生,但許多不可再生的資源卻有替代品,而這些替代資源在中國並沒有全面推廣使用。比如發電,傳統上中國以自己是“產煤大國”自居,發電一直以火電為主,水電的大規模開發近幾年才開始,核電的份額也非常少。
以鋼鐵行業為例,過去30多年,發達國家沒有大幅增加產能,因此鐵礦石的產能並沒有大幅度增加。因此,以目前的產能來推斷全球鐵礦石資源不足,結論有失客觀。
實際上,國際市場之所以存在這一短缺而發生價格猛漲的情況,部分原因在於中國前幾年一直處於通縮狀態,在很短的時間突然進入通脹時期,二者轉化的時間極短,需求突然增加,包括國際社會在内,在心理及產能配給上一下子準備不足。
改變採購方式
《財經時報》:價格上漲太快確實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穩定,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李慧:2003年的時候,全世界的媒體都在報道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這進一步加劇了因氣候原因導致的供應下降,結果引發大豆等糧食作物價格大幅上漲。現在大家又在讨論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鐵礦石、海運價格開始下跌。難道短短幾個月國際供應量真的突然增多嗎?顯然不是這麼回事。
我覺得,有效的調整心理預期及改變中國原有的以現貨合同為主的採購模式,很有可能有效控制原材料的增幅。但在經濟大起大落的格局沒有徹底改變的時候,又有多少企業對未來有個相對準確的預期?
在國際社會,供貨商只有有了長期訂貨意向,才會安排相應的產能。我們曾與國外一些大型有色金屬供應商接觸,他們都認為,如果有長期訂貨意向,產能是可以提高的。他們不會在沒有合約的情況下盲目投入。其實,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與供應商訂立長期合約。當國外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慢慢把產能提高之後,價格漲幅也就放緩了。但是,中國必須為市場提供一個增加需求的穩定的信號。
當然,不能排除有些資源確實存在供應瓶頸的問題,但改變採購方式,至少可以緩解購買成本的大幅上升。
缺乏通盤考慮
《財經時報》:這是不是說,中國的政府或企業更在乎眼前的一些變化,對整個經濟增長缺乏一個整體、長遠的預期?
李慧:確實。在決策過程中,有時缺少發展的眼光。現在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不能不說與前幾年的判斷失誤無關。此外,過去的農村政策及其糧食採購流通系統的弊端與其後的糧食減產等政策失誤,導致了現在的供應不足,價格上漲。這些都暴露出政府缺乏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各層面的通盤考慮,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案。
追根溯源,中國在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盡管整體思維模式和經濟格局都在變化,但相關的決策機制還沒有徹底從原有的思維框架中轉變過來。
4/6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