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領域,同時兼顧趣味性和相當的科學性,看起來似乎並不可能。
科學的方法
正如H.D.沃爾夫(Wolfe)在上期雜志發表的論文“科學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工具”中指出,對各種事件的廣泛的測和記錄,種種合理的與似是而非的理論或公式的建立,以及通過相當可靠的預測媒介對他們的證實,都包括在科學方法的各種因素裡。既然存在衆多科學的及準科學的學科,因此建立在這些學科基礎之上的各種預測,其性質因基礎不同,相互間會有很大不同。麥克風是一個極端的例子。電機工程師把麥克風仔細裝配好後,能夠預料到麥克風會將其接收到的聲音馬上擴大。這項預測是準確的,其事實也是即時的和毫無疑問的。讓我們把心理分析-一門有時可以與我們證券分析相當的學科-作為另一個極端,其預測和確認更不確定。一個外行,為其家屬成員的心理分析這種治療負擔經費,他對於疾病的性質、這種治療的方法和其療效期及其可能治愈的程度,諸如此類的細節,很容易有點兒模糊不清。他惟一所能準確預見的是這種治療每小時的費用。保險精算學是一門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學科。保險精算學,在我看來,與證券分析的科學性之間的聯系較其他學科更為緊密。人壽保險精算師就死亡率、投資存量的回報率以及影響費用和利潤的因素做出預測-在所有情況下,都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對過去的經驗認真分析的基礎之上,並考慮到發展的趨勢和新的因素。根據這些預測,並借助數學工具,他為不同的保險種類制訂出合適的保險費率表。他的工作和結論,對我們而言,最為重要的是他不是處理個別事件,而是處理大量相同事件所可能有的總結果。風險分散是保險精算學的本質所在。
因此,我們有關“科學的證券分析”的第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是,證券分析是否具有精算的特性,是否把風險分散作為它的基本因素。一個似是而非的回答可能是,風險分散對於某些類型的證券分析和其分析對象是不可或缺的,而對其他則不是。讓我們對於證券分析所要達到的目標進行分類,並考察風險分散的因素在每一類中是如何運用的。同時,對於在每一類中運用的科學方法和預測手段,我們或許會提出其他種種問題。
我建議我們工作的最終結果歸結為四大類,分別如下:(1)選擇安全性有價證券,即債券類。(2)選擇價值被低估的有價證券。(3)選擇成長型有價證券,即有望比平均盈利能力增長快得多的普通股。(4)選擇“近期機會”,即選擇股價有上漲前景的股票,在短期,比如說未來12個月裡,有望超出平均水平的普通股。這個清單並沒有包含股市分析及以此分析為基礎而做出的預測。請允許我對該要點加以簡要評論。如果證券分析是科學的,它就可以不依賴市場分析而獨立存在。人們很容易完全抛開這一點而認為,如果市場分析做得好,證券分析就顯得沒有必要;而要是市場分析做得並不好,那麼證券分析就不需要借助市場分析。不過,以這樣的態度對待一大批著名的證券分析師興趣愛好所在的活動領域,或許是太傲慢了。股票市場分析和證券分析結合可能會比僅做證券分析要好得多,這是一個可以想得到的建議,但或許似是而非。但是,那些主張這一觀點的人必須負責向其他人以毫不含糊且令人信服的方式證實這一點。當然,迄今為止,刊印發行的記錄微不足道,以致於不能保證將兩種分析方法結合起來就科學了。
四大類
請回到我們歸納的證券分析的四大類。選擇安全性債券和優先股,雖然不是我們金融分析師協會最激動人心的工作,但的確是最令人看重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其本身很重要,而且因為我們的其他工作可以從中獲得有用的類推啟示及洞察力。債券分析註重某債券過去的績效,認為對於未來的市場變化和風險應持保守觀點,並據此對績效加以調整。這主要依賴於無風險收益,而無風險性來源於企業債務對總實際價值的較小比率。這要求投資廣泛分散,以保證取得的總成果具有代表性或達到平均水平。這些觀點已使債券投資成為一個相當科學的過程,這正是我們金融機構的實際做法。實際上,債券投資目前看起來像是保險精算學的一個分支。有趣的是,一個人買人壽保險,如果保額為1000美元,則他每年需繳保費34美元(註:很可能應是35美元),這與用1000美元買長期債券,每年也獲利35美元,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一些差異)。經過計算,年齡為35歲的男子的死亡率大約是每年4‰或0.4個百分點。那些財務和經營狀況極好的公司企業,適合用一個相當的“死亡率”來估計其較高級別債券的投資風險。因而,這樣的數字,比如說0.5個百分點,或許可以極好地估量最好的公司企業的債券與美國政府債務之間的風險和收益差異。
債券投資的科學程序
國立經濟研究局和其他機構對大公司債券進行研究,當該研究做完後,證券分析師就有大量的統計數據和調查結果可以利用,這樣,債券投資理應帶有更多的科學程序的特點。我一直認為,我們職業的最大缺點是,我們雖然通過運用種種原理和技巧,進行了證券投資,但是不能對投資結果做真正廣泛的記載。我們曾向別人要求關於他們操作的大量數據,但在把與我們工作有關的清楚而充分的數據進行編纂方面,我們遠遠落後。過一會,我將就此提出建議。
選擇價值被低估的證券
選擇價值被低估的證券,與投資於安全性債券或優先股之間,因為存在邏輯的聯系,所以成為我開列的清單的下一項。無風險收益,對二者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特別地,如果證券分析師能夠明確地斷定,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的價值遠高於其所有證券的市值,那麼該公司的普通股價值就被低估。這與債券選擇極為相似,債券選擇也要求企業的價值遠高於其負債。但是若某普通股價值被低估得以確認,則從中獲取的報酬,當然會比債券投資豐厚得多。因為,就一般情況而言,價值確實被低估的股票,其所有或相當一部分無風險收益最終應變現為利潤,為該股票購買者所獲得。
與此有關,我想提出一個廣泛而又富有挑戰性的理念,即從科學角度來看,普通股作為整體,可以被當做一種價值在本質意義上被低估的證券形式。這種觀點源於個別風險與總體風險或集體風險之間的基本差異。比起債券來說,人們要求從普通股中獲得高得多的紅利收益和更高的超額收益,因為單支普通股的風險損失,就平均而言,毫無疑問比單支債券大得多。然而,由於普通股整體上有一個很明確的上揚趨勢或稱長期上升動向,因此歷史經驗表明,一組經分散投資的股票,其風險損失並不一定比債券高。這一點,反過來也可以根據本世紀初以來國民經濟的增長、未分配收益的再投資及較嚴重的淨通貨膨脹趨勢加以說明。
3/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