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基金泡沫回顧

2011-06-17 08:57:24

事實上,每家公司並沒有增長,只是通過簡單的合並,投資者就會看到以上的公司的三年業績。顯然Syner公司是一家成長型的股票,它的優異的表現甚至可以使它的市盈率更高。實際上,只要Syner公司收購的公司越多,它的每股收益就成長得越快,它的股票就越有吸引力,它的市盈率就會越高。整個事件就象一個鍊條,只要收購在繼續,所有的投資者都會受益。當然,這個過程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1968年1月19日,號稱“多角化之父”的LittonIndustries公司宣佈第二季度的盈利將會大大低於預期;該公司10年來每年都保持20%左右的成長。市場對多角化公司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在隨後的抛售風潮中,多角化公司的股票下跌了40%。下表是當時幾家公司的股價變動情況。

其實,這種收購的手法在現在的一些成長型公司中依舊在使用,只不過領域集中在一個或少數幾個行業。Cisco公司90年代持續的業績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收購,每年Cisco公司都要收購20家以上的公司,這種收購當然有業務領域拓展的考慮,但更多的是利用收購公司的高市盈率和被收購公司的業績來制造每股贏利成長的現象。據統計,Cisco每年的銷售額中30%~50%是來自新收購公司的貢獻。這種成長方式在股市向上時,是一種最快速的增長方式。而股市一旦低迷,就會遭到投資者的抛壓。

業績為王:概念股的泡沫

當多角化泡沫破滅以後,投資基金的經理們開始尋找新的魔術詞語。他們不再對合並協同(Synergism)感興趣,而轉向了最基本的概念——業績(Performance)。顯然,如果一家投資基金的收益率高於其他的基金,它的股票必然更好賣。

一些基金也確實做到更好的業績——至少是在短期内做到了。FredCarr的企業基金(EnterpriseFund)1967年的收益率達到了117%,次年達到了44%。而同期的標準普爾指數分別為25%和11%。這樣的表現使得更多的錢進入該基金和其他有輝煌業績的基金。這次公衆不再賭黑馬,而是在賭騎手了。

這些騎手是如何做的呢?他們把投資組合集中在一些有活力的股票上;這些股票都有一個好的故事;只要他們發現有更好的故事,他們就會立即轉移投資。這種策略在一段時間内非常有效,引來了衆多的模仿者,這些後來者很快形成了所謂的投機基金(“go-go”fund)。這個業績遊戲擴展到所有投資機構中,甚至大學捐贈基金的經理也被迫追求業績。業績投資(PerformanceInvesting)占據了60年代末的華爾街。對基金經理的要求非常簡單:集中持有少數幾支股票,如果有更好概念的股票出現,立即更換新的股票。由於短期業績表現是如此的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購買那些有激動人心的概念並且可信的股票,你必須確信市場現在就能夠認識到你的股票的價值,而不是遙遠的將來。這就是所謂“概念股”產生的由來。

但是即使你的故事不是完全可信,只要你向投資經理證明大衆會相信這個故事,就足夠了。華爾街年輕一代的投資經理只認好概念或好故事,最後發展到任何概念都可以。右表是幾個典型的概念股票的股價變動。

其中四季醫護中心是醫療保健概念股;全國學生營銷的概念是專為年輕人服務的公司;而表現系統(PerformanceSystems)則是明尼珍珠雞快餐連鎖店,為了迎合金融界的需求,改名表現系統。該公司在股價上升到最高點時,並沒有盈利,市盈率達到無窮大。

為什麼這些股票表現如此之差?通常的解釋是他們的市盈率高得離譜,當從100倍的市盈率跌到正常的20倍時,投資者就損失了80%的投資。大部分概念股公司都是創辦人經營,而不是職業經理人,管理經驗嚴重不足,經營不善,遇到嚴重的問題。當1969年到1971年的熊市來臨時,這些股票迅速地下跌,概念股的泡沫破滅了。雖然追求優秀的業績並沒有錯,但是這種瘋狂的每星期、每月都要評估業績的做法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70年代:藍籌股泡沫

70年代,華爾街的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重又回歸到“内在價值投資”(SoundPrinciples)。概念股已經不再熱門,投資藍籌股(BlueChipCompanies)成為時尚。這些經理們認為藍籌股絕對不會像60年代那些投機股票那樣崩潰。投資這樣的股票是再謹慎不過的事了,他們唯一做的事就是去打打高爾夫球,等待這些公司股票的長期回報。

對機構投資者來說,這樣有優異的成長的公司大概只有50家左右,這些公司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IBM、施樂、柯達、麥當勞、寶麗來、迪斯尼等,它們被稱為“一流的50家”(NiftyFifty)。這些股票都是大盤股,機構投資者可以買入相當的股份而對市場沒有影響。買入這些股票很難選擇合適的時機,因此暫時付出較高的價格也沒關系,隨著公司的成長,遲早你的投資會被證明是正確的。而且,一旦買入這些股票,你就不會再賣出,這些股票又被稱為“一次決策”(Onedecision)股票,從今後,你就不再有投資組合的困擾。

1968~1969年

最高價格1969年末持股機

構投資者數目

對基金經理來說,這些股票還提供了保護傘。這些公司都是令人尊敬的公司,你的同事絕對不會因為你買了IBM的股票而指責你,即使IBM的股票下跌,也沒有人指責你不謹慎。相反如果你買了表現系統(PerformanceSystem)(見上表)的股票而股價下跌,那你的麻煩就大了。

不管你是否相信,一股新的炒作藍籌股的風潮又開始了。退休基金、保險公司、信托基金都開始買入“一次決策”的藍籌股。這些公司的股價上升到難以置信的程度。他們忽視了一點,沒有一家大公司的成長可以支撐80~90倍的市盈率。他們也再一次證明了有時愚蠢可以被包裝得像智慧。

下表是一些藍籌公司的市盈率:

結局是不可避免的悲劇,藍籌風潮就象其他投機風潮一樣破滅了。基金經理開始抛售藍籌股,這些“一流50家”股票完全失去了對華爾街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80年代買入這些股票,並一直持有到20世紀末的投資者,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80年代:覆轍

20世紀80年代投機風潮再起,機構投資者再次為他們制造的空中樓閣(Castleintheair)付出代價。這次風潮是從又一輪的新發股票投機中開始的。

1983年上半年,高科技新股發行熱潮就像是60年代的翻版,只是領域稍做變動,成了生物技術和微電子。1983年的瘋狂使得60年代的投資者看起來像膽小鬼。1983年新發股票的市值超過了整個70年代。對投資者來說,初次公開發行(InitialPublicOffer)是最熱門的遊戲。只要買到新發的股票,就會使你自動成為贏家,因為股價在下午就會暴漲。

典型案例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個人機器人公司,叫做Androbert,準備制造一系列個人機器人。這個公司的主要產品——BOB,研發尚未完成,還存在重大的技術障礙,公司的機器人產品是否能大規模制造還不清楚,在公司產品售價基礎之上的市場是否存在也不清楚。這樣一個沒有銷售額,沒有利潤,甚至連淨資產都沒有的公司市值竟然達到1億美元。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