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制度變遷的百年歷史也是人類對以貨幣表示的信用秩序選擇的歷史。經過了各種形式的金本位制和佈雷頓森林體系以及牙買加體系後,國際貨幣制度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背景下,又出現了區域匯率協調安排和貨幣區域化趨勢。歐盟區内歐元的成功啟動和中北美區的貨幣合作以及拉美國家的"美元化"是這種趨勢的具體表現。2030年,世界將形成兩個主要的貨幣區--歐洲貨幣區和美洲貨幣區。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極,亞洲(註:這裡所指亞洲包括中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十個國家和地區。)各國(或地區)有必要加強本地區内的金融協調與合作,亞洲區域貨幣面臨著重新整合的必要與趨勢。本文認為:亞洲地區經濟金融一體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主要國家和地區的主要經濟指標也已逐漸趨同,但貨幣合作的基礎仍較為薄弱,還不完全滿足最優貨幣區的標準。亞洲區域貨幣未來整合的趨勢是單一貨幣亞元,但這一演進的過程是逐步、漸進的。其演進可分三個層次:一是建立區域内的金融合作組織;二是建立亞洲匯率機制;三是最終過渡到亞洲單一貨幣區。亞洲貨幣聯盟和亞元的建立雖困難重重,但仍值得期待。
一、全球貨幣制度的歷史變遷
貨幣制度,也即貨幣體系是支配各國貨幣關系的一系列共同標準、國際協議、規章制度、組織機制和由此產生的協調機制的總稱。縱觀國際貨幣體系的百年變遷,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1.1870-1914年是金本位的"黃金時期",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流通、自由兌換,在各國之間可以自由轉移,從而保證了金幣内、外幣值的穩定。"黃金輸送點"規則也使得國際金本位制具有自由調節國際收支的機制,從而保證了各國貨幣之間匯率的穩定。因而,在此期間,全球經濟貿易迅速發展,國際貨幣秩序和匯率較長時期保持穩定。但是,國際金本位制運行到20世紀初仍不可避免地面臨瓦解的境地,這主要是由於黃金生產與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國只能增加流通中的紙幣,這為它的瓦解創造了物質條件。其次,缺乏嚴格的國際監管機制,盈餘國傾向於將盈餘凍結以獲得更多利潤,這樣,紙幣與黃金的自由兌換便難以維持。另外,黃金充當貨幣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美國經濟學家特裡芬指出:"如果再用黃金作為世界貨幣,人類的命運就取決於金礦主的利潤,人類就要做金礦的奴隸,就要做金礦主的奴隸。"
2.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參戰國實行黃金禁運和紙幣停止兌換黃金,金本位制崩潰。戰争結束後,人們重建了金本位制度。除了美國實行金本位制度外,英法等國家實行金塊本位制,其它大多數國家實行金匯兌本位制。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貨幣體系經歷了金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並存階段及金本位制的瓦解階段。金匯兌本位是一種"虛金本位",使得本國對外貿易和財政金融受到金本位制國家的控制和影響,是一種附庸貨幣制度。1925年、1933年英、美先後放棄了金本位制,資本主義各國組成相對獨立的貨幣集團,各貨幣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加強外匯管制,對世界經濟和貿易產生了巨大的破壞作用。這一期間不存在統一的貨幣制度,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3.1944年7月,在美國佈富頓森林召開了有44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簽訂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佈雷頓森林協議》,規定了關於匯率安排和對成員國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佈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是一種"可兌換黃金的美元本位",但又與金本位完全不同,因為金本位與國内貨幣供應聯系起來,這會引起貨幣緊縮、失業和蕭條,現在這種聯系割斷了,逆差國可以得到基金組織的幫助而不必在國内實行貨幣緊縮。但這種體系的建立是英美貨幣主導權之争的結果,美元與黃金挂鈎,其它國家貨幣以固定匯率與美元挂鈎,實質上使美國幾乎獨占了貨幣金融領域的遊戲規則。更為重要的是,佈雷頓森林體系隐含著深刻的内在矛盾,即"特裡芬兩難";若美國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則國際金融市場美元短缺,勢必影響全球經濟的正常發展;若美國國際收支持續逆差,雖可滿足國際間對美元作為支付手段和儲備手段的增長性需求,但逆差的擴大意味著美元的泛濫,國際間對美元信心的下降乃至瓦解,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基礎必將動搖。20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了美元危機,並宣佈放棄維持黃金和美元的比值的義務,其它國家紛紛宣佈不再繼續履行貨幣平價的義務,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佈雷頓森林體系實質上是國際貨幣制度的一種"霸權合作",一切外圍國家必須服從和維持美元,各國不能靈活運用匯率作為調節國際收支的工具,只能被動地在市場上輸出入美元來抵消或平抑美元的過剩或供給的不足。當其它國家越來越不能從這樣的制度安排中獲益時,體系性崩潰就無可抑制地爆發了。
4.1976年的"牙買加協定"和"IMF章程第二次修正案"宣佈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也是後佈雷森林體系的起點,其主要特點在於:一是貨幣的大量黃金化為既定事實,美元成為未制度化的主要本位貨幣;二是全球固定匯率制度的崩潰,匯率調節更多地依賴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三是大國之間缺乏制度化的貨幣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國際放任自由制度。
這種既無本位及其適度增長約束,也無國際收支協調機制的體系,通常被稱為"無體系的體系"。這一時期,世界性通貨膨脹開始蔓延,各種區域性金融危機頻繁爆發。因此,歐盟開始了向貨幣聯盟邁進的初步嘗試,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選擇了釘住單一貨幣或貨幣籃子,絕少任由匯率自由浮動。"無體系"的體系對國際收支和清償力的適度增長兩個核心問題不能給出較好的解決方案。它過分強調匯率的單邊自主以及協調機制的非制度化,使協調變為逆效。同時,由於缺乏制度化的監督機制,各國在貨幣供給、財政政策等方面不能形成概括性的協同制約協議,造成了清償力不能適度增長的軟弱性。
5.全球化中的貨幣聯盟時期。20世紀80年代後期,國際貨幣體系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一是經濟、金融一體化背景下,世界上出現了一股貨幣集團化的潮流,產生了不少區域性貨幣組織,如西非貨幣聯盟、中非貨幣聯盟和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等。但這些貨幣集團尚處於一體化程度較低的發展階段,對國際貨幣體系的影響不大。歐盟的建立及歐元的成功啟動則將貨幣一體化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二是美國經濟保持了長週期的景氣,北美的南美洲部分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區域美元",即美元化現象。三是區域性金融危機頻繁爆發,各國都在尋求組建區域性貨幣聯盟的有效途徑,以維系世界金融的穩定。據估計,到2030年,世界將出現兩個主要貨幣區--歐洲貨幣區和美洲貨幣區。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