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一個報道:
[路透?夕法尼??州?]美????斯?週一指出,美??С種??蚋?`活?R率政策??的一切???.他?K?,已?χ??幸膺@?幼鲇興???.
斯?在出席?夕法尼??州一保健??h後告??者:"我??了解中????幸膺~向以市??榛?A的?活?R率,?Υ宋??表示支持."
他?,"根??沂占?撓?息,中??嚴蚱渌??翌I??吮硎?有意使人民??R率更具?活性,他??的??行???艿焦??"(2003。6。17)
這是一什麼樣的信號?
3.國内有些研究者(如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的王建先生)也認為,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都可能與美國謀求世界金融霸權,推行全球新經濟戰略有關。
如果說蘇聯解體很可能預示著這一戰略的開始,不排除它與美國有密切關系。俄羅斯爆發的經濟危機使投資者避之惟恐不及,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不會有大量的投入了。
亞洲金融危機的直接動因是索羅斯的對沖基金在亞洲的一系列行動。文章認為,索羅斯對沖基金應該是獲得了強大的支持,才能使它有如此的判斷力,以區區百億基金在亞洲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而這種支持只可能來自美國。危機後,大量的資本撤退並轉向美國和歐洲。
科索沃事件是因為美國希望借這一戰事削弱歐洲各國的經濟實力,影響投資者對歐洲經濟的信心,使大量本來投資在歐洲的資本流向美國。北約國家對這一戰事的希望則是以此削弱美國的經濟實力,使歐元得以快速發展,當然也可以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對歐洲的影響。
最近的文章則直接說,海灣停戰後美元出現貶值,這兩個事件間有直接關系。美國原打算用戰争手段制止國際資本流向歐洲和美元貶值,但是戰争中出現了德、法、俄三國聯盟,是俄羅斯站出來以軍事力量護衛歐洲,而英國參戰是想打軟歐元後加入歐元,提高在歐元區中的地位,與美國打垮歐元的目標不同,也不願跟隨美國走上與核心歐洲對抗的道路,最後迫使美國不得不停止戰争,所以美元貶值就是海灣停戰後美國不得不面對的前景。
美國目前主要是想用減稅、增加對資本市場的貨幣供應和打擊股市賣空行為這三個辦法,實現美國資本市場與美元的“軟著陸”,但是這些辦法可能都不會奏效,這將迫使美國在海灣重啟戰端,而在下次海灣戰争中,美歐直接沖突的可能性更大了。
個人分析
70年代末,以格拉斯為首的一批美國左派經濟學家首先提出了“金融霸權”的概念,所謂金融霸權是指以大銀行家和大機構投資者為核心的金融寡頭及其政治代表,通過控制經濟活動施以重大影響並以此牟取暴利或實現其他政治、經濟目的的一種社會關系。金融霸權理論認為,金融霸權的權力主要在於①控制貨幣資本或其他信用工具;②利用金融衍生物;③金融行業趨於壟斷。金融霸權控制企業的兩種工具是控制資本流動並設置金融市場各種參數。金融霸權對國際關系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控制國際資本流動,二是進行國際金融投資,三是操縱各種國際經濟組織。
如果說美國想謀求世界金融霸權,推行全球新經濟戰略,這是誰也不會否認的。在這個世界上,最少到目前為止,也只有美國有這個實力與資格去謀求這個霸權。現在世界上除了美國以外也沒有一個地區或國家具有與美國一樣的長期投資環境。但要說美元貶值是為了謀求世界金融霸權,感覺上就有一些牽強附會了。
我們知道,隨著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金融霸權所造成的社會經濟後果日趨凸現。從對國内經濟結構影響來看,金融霸權通過控制資本流動,不僅可以改變左右一國的產業結構對各個部門的經濟發展起著決定作用,還會促成泡沫經濟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並影響政府的行為。從對國際經濟影響看,金融霸權控制國際資本流動的直接後果是加劇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金融霸權會以通過各種形式從發展中國家抽走極為稀缺的資金,同時又會扭曲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模式,使其經濟與社會失衡加劇,最終導致南北國家經濟差距不斷擴大。
但我們在前幾章分析過,美元貶值不但無法控制國際資本流動,甚至對美國的國際金融投資的能力也會造成弱化的影響。
我認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争的目的還是為了控制中東的石油(伊拉克擁有世界第二的石油蘊藏量),把油價壓下去。如果美國最終目的是為了打倒歐元的話必須把油價提高,才能達到目的。這樣的話,必須使美國把他和歐洲的利益完全劃分開來,而且從現在開始和歐洲進行競争,這樣才可以引導油價上漲。
另外一個就是轉移美國經濟上的巨大壓力,以戰争來促進傳統產業特別是軍工產業的發展。
從政治、經濟的多極化的發展來看,歐元確實是對於美元的一個挑戰。但如果美國打垮要歐元的話必須承擔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危害的風險。我想70年代初的石油危機給美國造成的影響不少人還會記憶猶新。另外,有俄國支持的歐洲在軍事上也是可以與美國分庭抗禮的,美國能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韪,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世界大戰的風險嗎?!
8.美元的匯率及其影響的因素
美元的匯率
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裡芬曾一語道破:美元價值要穩定,它就不能作為國際貨幣;美元要作為國際貨幣,它的價值就不能穩定。
1971年,美國政府宣佈美元與黃金固定價格脫鈎的"尼克松震蕩",開創了國際貨幣體系市場化的新時代。以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為支撐,美元既作為國別性貨幣又作為國際性貨幣,一時間難撼其貨幣首領地位。
對於他國來講,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是源於美國經濟實力的支撐,他國願意多多保留,希望美元價值穩定,同時衷心希望美國的經濟更為強大;而美元作為國際性貨幣,使用越是頻繁,同時大量被他國保留,那麼美國對外的負債就越大,美國經濟的穩定性趨差無疑,受債務所困的危機自然變大,美元的價值穩定向好也自然成南柯一夢。
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裡芬教授將人人納悶的事情一語道破:美元價值要穩定,它就不能作為國際貨幣;美元要作為國際貨幣,它的價值就不能穩定。從1996年開始,美元一直處於強勢貨幣地位,它與美國的經濟增長花葉配襯,美元支持者歡欣鼓舞。9·11之後美元貶值漸顯,美元支持者開始垂頭喪氣。對於美元價值高估卻是通過市場對美元貶值而映射出來。
贊同美元貶值的觀點認為,美國除了聯儲減息以及今後可能的減稅之外,希望重振疲軟經濟又要預防通貨緊縮,惟一的辦法就是美元貶值。這樣有利於解決目前企業和投資者面臨的諸多問題。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W·A·劉易斯認為,從資本的形成來看,過剩的貨幣引起價格的上漲,是過剩的貨幣流入用過剩的貨幣進行生產性再投資的人的口袋中。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無論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對資本形成的影響首先取決於資本家的大小,其次取決於有多少利益歸於這個階級。
15/16 首頁 上一頁 13 14 15 16 下一頁 尾頁